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樣才能活在每個當下?▪P2

  ..續本文上一頁己也看不到。一般衆生人前說一種話,背後又說一種話,

  

  「兩舌」在挑撥是非,自己都覺察不到。很難很難覺察得到,不承認、也看不到自己在製造是非、製造問題,總是認爲製造是非、製造問題是別人,我是「如實觀」,我是親眼所看、親耳所聽,都會認爲自己是正確的,總是認爲是別人在製造問題。

  

   所以,這世間充滿著沖突一大堆,就是因爲衆生很難看到我們自己的問題,而一檢討問題、檢討原因,總是認爲別人、錯在別人。一出戲裏面有好人、有壞人,衆生都把自己認爲我就是好人,壞人是別人,別人是在製造問題、我都沒問題…。就因爲如此,所以這世間的沖突不斷,因爲每個人都認爲是別人在搬弄是非、在挑撥、在造口業,但很少看到我們自己天天在無明沖動的情況之下在造口業,我們都覺察不到。

  

   我們的「口行」所造的口業、所結的惡緣,非常多!如果你沒有提高覺性、沒有醒過來,你的「口行」常常在造口業,我們覺察不到,結果我們都是在播種苦因、播種苦的種子,自然他因緣慢慢的成熟之後,你很多的苦果就會産生。但是當衆生産生苦果的時候,檢討這個現象會産生,又總是怪別人、認爲別人不對。所以,問題就沒辦法真的從根本來解決。今天來學佛,就是要從根本來找出真正的苦因、真正的原因。

  

  如果你的覺性開發出來之後,你才會清楚的覺察到:原來以前我活在無明沖動的世界裏面,我講話是多麼的沖動、多麼的酸澀,原來我以前講話是在展現我慢,原來以前的心態裏面充滿著不平等,不是自卑、就是我慢;原來以前的心態裏面,是加入「苦海的聯合轉播站」,我們都覺察不到。所以,你能夠淨化、淨化,成長到來到有一天你覺察到:我昨天以前是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裏面…。這樣,就恭喜你!這樣就好辦了!

  

  表示你能夠覺察到我們本身自己過去是活在顛倒夢想,表示你逐漸的醒過來,這個就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很重要的分水嶺,「醒過來」不要以爲很容易,也不要以爲那個太簡單了,那個都是很基礎的、不重要…,錯了!錯了!可以跟大家肯定的說,所有的解脫者,所有的諸佛菩薩,最後要成佛,他一定是要透過「四念處」的修行。

  

  「四念處」是讓你真正全面的醒過來、醒過來,唯有你真正的醒過來,你才能夠真正的大徹大悟,才能夠真正的遠離顛倒夢想。遠離顛倒夢想,所有的苦海都消失了,所有的二元對立都消失,所有的我是、我能、我慢都消失,所有的自卑跟我慢都消失。這時候,你才會來到真正的清淨的世界、清涼的世界,這叫做真正的極樂世界、真正的淨土。你的心清淨,佛土就清淨;你的內心世界裏面沒有沖突,外面的世界就沒有沖突;你的內心世界是清淨、和諧,你所到的世界就是一片的和諧、祥和。

  

  成佛、解脫自在的世界、涅槃彼岸的世界,都是要從開發我們的覺性開始,因此希望這一次的因緣跟大家結緣之後,大家能夠重視「四念處」的開發。「四念處」的開發,除了禅修打坐之外,最重要的是每天曆緣對境,大家都是在修行,你真正打坐時間會比較少,但是在動態中,你都在修行。所以身體的動作的覺察,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都要清楚覺察你現在在做什麼,你現在當下的身態是怎麼樣,要清楚的覺察,你能夠清楚覺察我們當下的身體狀態,你進一步去覺察感受,你的感受是什麼?這就是「受念處」的開發。

  

  「受念處」一定要繼續的開發出來,你才能夠來到將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爲你會覺察到你心裏的感受,怎麼樣做能夠帶給自己快樂、帶給自己安祥,怎麼樣做能夠帶給衆生安祥快樂,你真的有去覺察到自己的感受的時候,你也會尊重衆生的感受,當別人有意思食、主宰欲在主導我們,在主宰我們的時候,你這時候會有痛苦,你內心會有拉扯、會有不安、會煩惱,他都會産生出覺受,不舒服的覺受,你如果能夠清楚的覺察到我們自己的覺受之時,你也會將心比心,我不應該用「意思食」、用主宰欲去主導別人。

  

  當別人尊重我們的時候,我們心靈的感受是很快樂、很安祥、很舒暢,這時候你就會將心比心,喔!我希望別人尊重我,同樣的我也應該尊重每一個人,這時候你才能夠真正的將心比心去尊重每一個人。所以,如果你只是緊緊用著一個法門,一直在深入深入,緊抱著一個法門,但是你沒有去開發你的覺受,真的!你的身心很容易漸漸變得僵硬、變得遲鈍了。因此,「身念處」開發之後,進一步要開發「受念處」、感受,然後你「受念處」開發了,爲什麼會有不舒服的感受?一定跟你的心態有關系,于是要進一步的深入到「心念處」的開發。

  

  在《阿含解脫道次第》的書本跟光盤VCD裏面,都有更詳細的介紹,以後歡迎大家深入去看。你有時間,多騰出時間來,深入去研讀、研習,你對修行之路會越來越清晰,而且越來越安祥,你對于你所要走的方向,你會覺得很清楚。什麼叫做「成佛之路」?「彼岸」在哪裏?修行的次第是怎麼樣?你都會很清楚。就像整個的修行地圖,都清楚的告訴你,讓你可以清楚的對照,我現在是處在什麼樣的位置、階段,我不足的地方還有哪些?我們的目標、方向是要朝向哪裏?彼岸在哪裏?解脫的要領核心在哪裏?你都可很清楚的掌握到。

  

  這時候只要你好好認真的去看解脫道的課程,你會越來越安心、越來越安祥、越來越自在,而且法喜會一直不斷的開啓跟流露,還有你的慈悲心也會自然的流露。所以,跟大家肯定的保證,沒有自私自利的阿羅漢,沒有自私自利的解脫者。如果你自私自利,連證到初果都不可能。「四無量心」一定要展開,你的心量展開、慈悲心展開,身心才會漸漸的柔軟;身心漸漸的柔軟,你才能夠入法流。

  

  整個宇宙都是個流體。記得!整個宇宙都是個流體,都在流動、都在變化,這就是佛陀所講的「諸行無常」,一切都在流動變化、變化--無常法印。如果你身心不柔軟,你不可能溶入無常法流,因此身心不柔軟、沒有慈悲心,你不可能證到初果。初果都證不到,何況二果、叁果?!何況阿羅漢果?!所以,不要聽別人講說阿羅漢是焦芽敗種,阿羅漢是自私自利、自了漢,不是的、絕對不是。

  

  釋迦牟尼佛的十個名號裏面,大家每天課誦的釋迦牟尼佛的十個名號裏面,其中一個名號就是阿羅漢。釋迦牟尼佛本身都自稱阿羅漢,只是我們把它翻譯成意思之後,就是「應供」。「應供」的本來音譯就是阿羅漢,佛陀都自稱阿羅漢,那些解脫者都自稱、佛陀都稱他們爲阿羅漢,而且當他們成就、遠離顛倒夢想之後,他們都是到各處、到各方去弘法利生,都是能夠自利、又利他。

  

  因此,只要你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你絕不會自私自利,絕不會只爲自己。但是你會有本末輕重的選擇,就像你發心想成爲一位醫生,要去懸壺濟世,來幫助衆生解除病痛。你有這樣的願力,叫做菩薩的大願、大慈悲心。但是非常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回來好好的用功、自我充實,進入醫學院裏面好好的讀書,好好的埋頭苦幹幾年,這就是在自利的階段。你透過自利的階段,好好的練習,才能夠成爲一位醫生。

  

  理論、學術都有了,醫術有了,你才能夠進一步去真正的幫助衆生,而不是只是在發空願,或是在喊口號,或是以盲導盲,你就不會這樣。你看到衆生在苦海裏面浮浮沈沈,你想跳到苦海裏面去協助衆生出離苦海,記得!本末先後,我們自己要先學會遊泳,你真的學會遊泳了,你就能夠跳下去協助衆生出離苦海。

  

  (空海法師講述,由學員發心文字彙整)

  

  

《怎樣才能活在每個當下?》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