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打坐會變成呆掉?

  師父我還想問,就是幾年前我也很喜歡打坐,但沒有師父教,只是一個老人家告訴我如何打坐,我就去打坐,後來佛教界的一位老師看到我打坐,他就告訴我不要坐,他講我坐下去會變成呆掉。(2010.3馬來西亞12)

   答:對。有知正見做基礎的話,你一般的打坐充電休息這個是可以,如果你在社會工作忙碌,我們靜坐幾分鍾,靜坐,閉目養神、休息、調養身心,這樣是可以;如果你沒有聞思基礎,你要深入去打坐、喜歡打坐、常常打坐這樣就容易出問題。因爲,如果沒有深厚的正知、正見做基礎的話,那你喜歡打坐,深入去打坐,常常打坐的話,因爲後面的問題,你不知道怎麼去解決,而且觀念知見錯誤,只要你起貪愛、起貪愛之心,很容易就出問題。在我所看到的很多人,他們修行到後來出了問題甚至走火入魔,嚴重的話就是神經病,主要都是因爲貪求禅境,貪求禅定,貪求快速,但正知正見聞思的基礎忽略了。

  所以通常我不鼓勵一般人,你沒有聞思基礎就一門深入,然後就在那裏一直的打坐、閉關、精進用功,我不鼓勵這樣,因爲那太危險的了!你不用功沒問題,你用功就出問題。這樣知道嗎?沒有正知正見做基礎,你越用功打坐,就越容易出問題。

  知見不正確的話,你打坐、深入打坐之後會出幾種情況:一種是,你有了一些覺受之後,你以爲:我已經有很重大突破了!你看到一些光之後,你以爲:我看到我有什麼樣成果出來了!那你內心有所期待,看到一些相,結果你以爲:我已經看到什麼聖境了!不知道說很多的影像都是你內心裏面你想要看到,然後你內心裏面那個“自我”投射出來、投射出來的影像,那你以爲說你已經修行到看到那個影像了,結果被自己欺騙不知道,被外境欺騙不知道。有的人還甚至跟你講:你這樣的一個情況啊,這個是快要開天眼了、快要開什麼天眼通了、快要怎麼了……增加一些欲貪、欲求,結果發神經病。

  所以這是由衷的跟大家講:真的要解行合一,要解行合一,要有正知正見。“八正道”它第一個、第一階段是以“正見”爲首,“正定”是排在最後面,你沒有前面的“正見”,你不可能有“正定”。就算你沒出問題,你修、修、修到後來在“世間定”裏面繞你也都不知道。而且這一種偏愛“定”之後,這個不止這一生這一世,他下一生下一世一樣,繼續偏愛“定”的。

  所以最重要,真的要有正知正見,修行是要開啓智慧。禅定,包括我們跟大家講的出入息的十六個階段這些,那都是一個輔助、一個過程,都是一些輔助工具,是要幫助我們後面止觀雙運。

  所以正確的觀念知見很重要,修行的過程,是要放下我們那些種種欲貪的。但是很多禅定它卻是用來針對衆生的弱點、針對衆生的欲望、欲貪來引導。那越是針對這方面的引導的,越熱絡、越多人,然後他要交錢的,衆生也很喜歡,因爲要花很多學費去學的,衆生也會很喜歡,因爲他是針對衆生的欲望、欲貪。那這個跟“出世間法”所講的真正的解脫道是不一樣的。真正的出世間那就是、正是要放下啊,你要放下啊,包括對各種禅境、禅相都要放下。

  所以爲什麼禅定它是在……證果總共有十個結:色界貪、無色界貪,那是屬于後面的五上分結,後面五上分結才有辦法真正超越突破。那一般不知道,一直很多人沒有聞思基礎,然後就強調在打坐,這個很容易出問題,就算你神經方面沒有出問題,你執著在禅定、禅境、禅相上面,然後落入在“世間法”你不知道。因爲,你沒有一個正確、清楚的解脫之路讓你對比,你不知道你偏到哪裏。通常這樣的話,都只能夠隨緣,這一世無緣,以後再說,就只能夠這樣。

  所以,真的希望大家我們不要貪求快速,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做個實實在在的人。本來修行之路,要邁向高等心靈品質的世界,就一定是返璞歸真。

  我跟大家保證、確定的就是,真正的心靈淨化絕對是——越來越樸實、越踏實、返璞歸真、回複赤子之心,絕對不是越修越厲害,那是“世間法”的修。真正“出世間法”的修,那是返璞歸真,回複我們的純淨的心靈,回複我們的赤子之心,讓我們回複到沒有貪、嗔、癡的清淨的心靈世界。沒有貪、嗔、癡當然沒有“我慢”,也沒有“自卑”,所以正知、正見很重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