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個念頭而改變了一生
爲了一個人、一塊錢、一句話會改變命運,一個念頭也會使我們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這一念可能是聖賢,也可能是愚夫,這一念上窮碧落下黃泉,百界千如無所不遍,因此如何攝心正念是不容怠忽的工夫。
十大傑出青年鄭豐喜先生,先天上雖然有缺陷,但是憑著一念堅強:“我要站起來!”飽受玩伴無知的欺淩,以手代腿,終于完成大學的學業,爲社會樹立刻苦勵學的楷模。海倫凱勒女士,又盲又聾又啞,從小生活在沒有光明、沒有聲音的寂靜世界裏,但是爲了感謝老師悉心調教、耐心指導她的一念,不斷地努向上,終于成爲世界的偉人。雖然她自己不能言語,但是透過手勢的翻譯,她到處演講,把生活于黑暗、絕望之中的殘障者的心聲,傳達給世人,掀起國際間對殘障福祉事業的重視。各國的國王、領袖鹹以能夠聽到她的演講爲莫大的光榮。由于海倫凱勒的努力,將盲聾的殘障者帶入充滿光明的世界,而她本人也成爲人間不幸者的希望象征!
在佛教裏,爲了一念之誠,而不畏艱難,獻身弘法工作的高僧大德,更是不勝枚舉。唐朝的玄奘大師,年輕時代閱讀經典時,感到當時的傳譯版本不夠周全,而萌發到西天取經的念頭。由于這求全的一念,一去天竺,十八春秋,帶回了無數的經典,成爲一代的叁藏大師。他的一念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而中國佛教乃至中華文化的發展史,也因此而揭開了新頁,其貢獻是昭諸青史,而其影響是超乎時代,曆久彌新。
唐朝的鑒真大師感于日本僧侶求法的摯誠,興起將佛法傳弘至東瀛的念頭,十二年之間,經過七次的嘗試,到了老年,雖然雙目失明,卻不忘這最初的一念,曆盡艱辛終于完成了心願,將佛陀的戒律,播揚于日本。今天日本的房屋建築方式仿造自中國,日本人的生活習慣類似于中國,吃飯用的筷子學諸于中國,播種的種子谷物移植自中國,這一切都是當初鑒真大師攜帶過去的,因此日本人尊稱大師爲“日本文化之父”。鑒真大師的一念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而整個日本佛教文化的發展、國家人民的生活也因此大大的改觀。從大師這種“不忘初心”的聖賢風範,使我們對“弘毅”的意思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二.控製命運的力量是什麼?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于別人的人生境遇,有時候看到別人的飛黃騰達,想想自己的不如意,就慨歎起:“時也、運也、命也。”感傷自己命運的乖舛,更甚者就怨天尤人,埋怨老天爺捉弄命運。其實我們的命運並不是別人所能控製的,控製我們命運的力量究竟是什麼呢?那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又如何控製自己的命運呢?
(一)習慣控製命運
佛教說:煩惱難斷,而去除習氣更難。壞的習慣不但使我們終生受患無窮,並且累劫遺害不盡。習慣會左右我們的一生,習慣成自然,變成根深蒂固的習氣,即成爲修證菩提的障礙。譬如一個人脾氣暴躁,惡口罵人,習以爲常,沒有人緣,做事也就得不到幫助,成功的希望自然減少了。有的人養成吃喝嫖賭的惡習,傾家蕩産、妻離子散,把幸福人生斷送在自己的手中。更有一些人招搖撞騙,棄信背義,結果雖然騙得一時的享受,但是卻把自己孤絕于衆人之外,讓大家對他失去了信心。
現在有些不良的青少年,雖然家境頗爲富裕,但是卻染上壞習慣,以偷竊爲樂趣,進而做出殺人搶劫的惡事,不但傷害了別人的幸福,也毀了自己的前程。壞習慣如同麻醉藥,在不知不覺中會腐蝕我們的性靈,蠶食我們的生命,毀滅我們的幸福,怎麼能夠不戒懼謹慎!
(二)迷信控製命運
在我們的感覺裏,“迷信”好象是東方的産物,其實西方也有他們的迷信。西方流行著一種風氣,如果今天是十叁日,又是星期五的話,最好不要出門做事,因爲十叁不吉利,星期五是黑色的星期五,本來有一筆好生意要交涉,由于迷信怕觸黴頭,而失去了大好機會,白白錯失了寶貴的機會。
說起避諱的迷信,在我們的社會更是多見。譬如蓋房子建高樓,不能有四樓,因爲“四”和“死”同音,住起來人畜不安,必有凶煞。出外住旅館,避免住“九”號房,因爲“九”容易聯想及死翹翹。迷信影響我們生活方面,更是深遠。有的人做什麼事都要看日期才放心,其實這又有多少值得信憑的呢?有些人的婚姻也看過日期,千挑百選的黃道吉日,不也離婚了嗎?孩子生下來,要找個算命先生算算命有多重?總要個前面揹金、後面揹銀才放心。算命蔔卦的人如果能夠替別人算命,那麼他自己的命運又如何測度呢?有的人過年掃地不能往外掃,而要朝裏面掃,因爲深怕把錢財掃出去了。有人說女人懷孕不可念金剛經,因爲金剛的力量太大,會把胎兒沖壞。其實金剛經乃般若聖典,不但不會傷害胎兒,懷孕期間持誦此經,反而能讓小孩子有良好的胎教,增長智能。民間流行一種怪誕的事,女兒死了,牌位卻可以嫁人,堂堂正正的一個青年,本來可以明媒正娶,卻討個牌位回來供養。迷信的行爲,如同一條繩索,把我們的手腳綑綁起來,無法動彈。迷信的行爲,如同一片烏雲,使我們的人生,蒙上了一層陰影,無法見到自性的光明。這許多禁忌迷信,影響我們命運之钜可見一斑。
(叁)情念控製命運
前不久報紙刊載臺北縣蘆洲鄉的鄉長李文彬和一位藝名貴妃的女子,由于感情糾紛惹出來一場官司,鬧得舉國皆知,不但自己的仕途受到了影響,家族也感到門面無光。在我們的一生之中,受到感情牽絆的影響最深。有些人爲了感情不順利而毀掉前程的比比皆是,有的家庭爲了對方金屋藏嬌或紅杏出牆而幸福破滅的不乏其例,感情如果處理不當,不幸的命運就如影隨形接踵而來。
經上說:情不重不生娑婆,有的人掙紮得出名缰利索的桎梏,但是卻擺脫不了情絲的糾纏;或者對家族的親情,或者對朋友的友情,或者對男女的愛情執著放不下,活在痛苦的泥沼裏。要免除感情的束縛,必須持有智能的利劍,懷抱豁達的胸襟,控製感情,而不爲感情所駕馭。
(四)權力控製命運
權力也是控製我們命運的要素之一,人們往往有了錢財之後,更汲汲于權力的追求,所謂有錢有勢,如虎添翼,但是權力卻容易腐朽我們純真的本性,有多少的人在叱叁喝四威勢中,丟失了那寶貴的家珍;有的人飽嘗了權力的滋味之後,卻無法品茗人生的本味。權力影響我們人生的力量,不可說不巨大。
關于控製我們命運的權力,我分成下列幾種來說明:
(1)神權:有的人不論婚喪喜慶,都要求神問蔔,向神明請教個吉凶禍福,才敢放心去做。事不分好壞、人不管善惡,只要神明認可就依照著做,唯神明的指示是從,自己沒有智能來判斷是非,仰賴神明爲他做主張。像這種“不問蒼生問神明”,把一己人生交托給神明主宰,而自己卻甘心做神明的奴隸,實在是一種愚蠢的行爲。依照佛教的說法,天神也免不了因果輪回,如何有力量操縱我們的命運呢?
(2)政權:政權是一股影響大衆命運的巨大力量。翻閱曆史,生活于聖王治世的百姓和苟全于庸君掌權的黎民,其差別是不待言的。反觀現代,生存在開放、民主、進步的國家社會裏,比起那些淪亡于暴虐、極權、頑冥的人間煉獄之中的人們,是何等的幸福。
(3)親情:親人的鼓勵可以增加孩子的力量,使他走向成功的道路,但是親情的包袱有時候也會成爲孩子求道的障礙。叁十年前我去澎湖弘法布教,有一位卸任鎮長的侄女,十七、八歲年輕貌美、才華洋溢,登臺演說佛法,受到衆人的愛戴。大家看到她優秀超群,就鼓勵她到臺灣就讀佛教學院,進一步研究佛學。她說:“不行!父親說年老的祖母身體違和,需要人照顧。”爲了祖母,她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二十年過去了,祖母在她的悉心照顧下,安祥地走了,而她也由少女而近不惑之年了。
四十歲人生還大有可爲,有人再勸她趕快把握機會充實自己,她支吾地說:“父母親交代,伯母年紀大,需要人侍奉。”第二度的蹉跎,十年過去了,她已經五十歲,邁入老年的晚境,當日的英發氣韻已經不見,年輕時代的抱負理想,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失了。她一生的命運,在親情的指示命令下犧牲了。我們的社會裏,有多少的人才,在親人的溫情包圍下,無謂地被埋沒了。父母愛護子女,應該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權力,去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不是一手導演,留下無奈的憾事!
(4)欲權:欲望也是控製我們命運的可怕力量,我們常被欲望所牽引,成爲欲望的奴隸。看到別人有汽車洋房,升起了貪求的念頭,自己明明沒有能力購買,于是不擇手段,或偷竊、或詐取、或搶劫,不但自己觸犯法律,也帶給社會不安甯。報紙上層出不窮的搶殺案,大多是受到欲望蠱惑的人間慘劇!
(五)業力控製命運
控製我們命運的最大力量爲業力。所謂業,是我們行爲的結果,包括口中所說、心裏所想、身體所做的種種造作,通稱爲身口意叁業。有一句話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業可分爲善業、惡業,我們自己造了善業或者惡業,時機成熟了,一定要隨著這些業力去受報,業力控製我們的命運是絲毫不爽的。業力雖然能夠控製我們的命運,但是控製業力的卻在于我們自己,如果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不造惡業,廣植善根,我們的命運必定是光明平坦的。
業除了善業、惡業之外,還有許多種類。影響個人的稱爲別業,影響衆人的稱爲共業。譬如生長在臺灣的人有共同出生于此地的共業;同爲娑婆的衆生,必有相同的共業,但是有的人住亞洲,有的人住美洲,甚至膚色有黃、白、褐、黑等等,那是因爲別業的不同而産生的種種差別。除了共業、別業之外,業還可分爲定業與不定業,譬如有人出身豪門,有人生長蓬戶,投胎張王李趙由不得自己,此乃依據前生業力已定的定業,但是未來的命運不定,則爲不定業,未來的命運乃依照今生所造…
《佛教對命運的看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