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婦女的故事

  《星雲大師講演集》-佛教婦女的故事

  時間:公元一九六叁年

  地點:宜蘭念佛會(弟子慈莊記)

  一、觀音菩薩 救苦救難  二、勝鬘夫人 說一乘法

  叁、天女散花 鶖子慚愧  四、自在主婦 樂善好施

  五、龍女成佛 菩薩敬仰  六、摩耶聖母 女中至尊

  七、妙慧童女 發堅固願  八、蓮華色女 神通第一

  九、大愛道尼 崇高聖德  十、摩登伽女 出家證果

  

  一、觀音菩薩 救苦救難 

  聖像金容 家家供奉

  大乘妙法蓮華經中,第二十五品所敘述的是觀世音菩薩的故事。

  在中國、日本、韓國,說到“觀世音菩薩”、“觀音老母”,那是沒有人不知道的。菩薩的聖像金容,在都市、村莊、船上,差不多有人煙的地方,都有人供奉。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從這兩句話中,我國人民傳統和普遍的信仰,已經很簡單的表明了。

  現婦女身 隨緣遊化

  菩薩,本來是沒有男女相的,但在我們衆生心中所信的觀世音菩薩,總以爲是個女子。

  普門品上說:“若以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爲說法”,雖然菩薩也現國王、長官、居士、異教徒等叁十叁身隨緣遊化,但一般信者總是信婦女身的“聖母觀音”。

  在許多感應的事迹中,觀音菩薩總是現老婆婆的樣子;在家家戶戶供奉的聖像,菩薩總是莊嚴美麗的女郎。

  菩薩本來沒有年齡的,年老年輕,總不一定是菩薩的真像。但從現身年老的婆婆一點來看,知道菩薩慈和如母親的;至于菩薩多是年輕的聖像,那是象征著純潔和清靜的意思。

  淨瓶楊枝 慈悲攝受

  年輕、純潔、莊嚴的菩薩,左邊站了一個善財童子,右邊站了幼年的龍女,隱隱約約的從雲端裏而來;或是菩薩的左手執著淨瓶,右手拿著楊枝,站立在鳌的頭上,從茫茫的苦海那邊飄來;見到的,以及誠信的,能不對菩薩恭敬禮拜嗎?能不皈投到苦海慈航的懷抱中嗎?

  “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菩薩以她的淨瓶楊枝,到處慈悲攝受衆生,只要是苦難的人兒,菩薩是沒有不垂救的,“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要緊的是我們衆生不應辜負菩薩的慈悲。

  我們衆生,不是在歧途上彷徨,就是在苦海中漂泊,我們能不要雲端裏菩薩的指引嗎?我們能少了苦海中慈航大士的救濟嗎?

  雲端裏的菩薩,苦海中的大士,那不是美麗的圖畫,在我們虔誠懇切的信願中,不假他求,心上都可顯現的。

  救苦救難 婦女美德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這正是婦女一般的美德。

  孤兒院裏,把慈愛施給無依無靠的孤兒;養老院中,陪伴在白發衰殘的老人群裏,那不都是救苦救難的年輕的婦女嗎?穿著白色的衣裙,不時的出現在病榻前,溫和地哄著病患者打針吃藥,那不是具有慈悲德性的婦女嗎?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正是代表了一般婦女的美德。

  

  二、勝鬘夫人 說一乘法 

  父母關懷 愛女信佛

  勝鬘夫人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中,就是本經主角勝鬘夫人所說的一乘法。

  勝鬘夫人,本是波斯匿王的女兒,她的媽媽就是常常被迦留陀夷稱贊爲天下第一美人的末利王後。

  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後生下這位女兒,特別鍾愛,替她起名勝鬘,是希望她的才貌福德,勝過母親(母名末利,此雲鬘)的意思。

  勝鬘夫人自幼長得聰明美麗,及至成長後,出嫁到很遠的阿踰者國去了。

  有一天,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正擬宣講妙法,在座聽講的波斯匿王忽然想起了他的女兒,因此就對身旁的王後說到:

  “我們的女兒勝鬘夫人,可惜出嫁得那麼遠。她很有聰慧利根,假若能夠聽聞佛陀說法,必定很快的生起信仰,證悟佛法,心無疑惑。”

  “那我們趕快寫封信叫她回來吧!”末利王後說。

  王和後非常歡喜,即刻修書要女兒回來聽聞佛陀說的法。

  一封家書 生希有心

  波斯匿王在書信中,簡要的稱贊佛陀無量的功德。書信寫好後,就想到派誰送去給他的女兒勝鬘夫人最適宜。

  剛巧,有一個內監站在他的身邊,他即刻就命令內監持書不分晝夜地趕送去阿踰者國的王宮中,將書信敬致勝鬘夫人。並代向勝鬘夫人的丈夫有稱王問好。

  勝鬘夫人,遠在異國作人的妻子,忽然接到父母的來信,家書抵萬金,其內心生起歡喜之情那是不用說的。

  她讀誦父母的來書後,對佛陀生起無比的希有的信心,她歡喜得即刻就向送信來的內監,朗誦出贊美佛陀的詩句,並賞賜很多的衣服給內監。

  未來成佛 普光如來

  勝鬘夫人,急于要見佛陀,她在自己的宮中,就誠懇的向佛陀祈禱說:“偉大的救主!慈母的佛陀!你普爲一切衆生說法,能否垂慈哀憫我,令我能見你佛陀的現身?”

  勝鬘夫人由于久修的善根,佛陀是無感不應,所以當勝鬘夫人祈求時,佛陀已在空中出現了。

  勝鬘夫人和宮內的眷屬,得見佛陀聖像金容,抑不住內心的感動,歡喜無量,踴躍撲地,頂禮佛陀,並要求皈依。

  佛陀也很歡喜,接受她們的皈依,並對勝鬘夫人說道:

  “勝鬘夫人!你久積善根,敬仰佛陀,贊歎佛陀真實功德,你自今而後,世世生在人天之中,爲自在王,一切生處,常得見我,于今無異。你如能不停的修學,過二萬阿僧只劫以後,當得成佛,號普光如來。”

  勝鬘夫人很感激佛陀,佛陀對男女都能成佛的平等之教,使她像見到前途是無限的光明。她很想即日開始在宮中成立佛化兒童的聚會,導引七歲以上的女孩來皈依大聖者的佛陀。

  十大願心 接受佛化

  勝鬘夫人接受佛陀的授記,她很恭敬的對佛陀表明心迹,受十大受,她說: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對于我所受的戒律,我絕對不再生起毀犯的心。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對于一切尊長,我絕對不再生起一點輕慢的心。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對于一切衆生,我絕對不再生起一點瞋恚的心。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對于他人福樂、美貌,以及資生物件,我絕對不再生起嫉妒的心。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對于我所有一切,所知一切,都願布施,有人來求,我絕對沒有悭吝不舍的心。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我不爲自己受蓄財物,凡所有一切,都是爲了成就貧苦的衆生。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不爲自己來行四攝法,爲了一切衆生,我要無愛染心,無厭足心,無罣礙心,攝受衆生。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若是見到孤獨、幽系、疾病、困苦的衆生,我一定要設法以義饒益,令他們脫離苦難,我心才安。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若是見到一切損人利己的人事,我必維護正義,對這些衆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我願攝受正法,終不忘失。”

  可敬可佩的勝鬘夫人,他所受的十大受,完全是爲了利樂一切衆生,這不但是婦女界的模範,也將是一切人類仰望的聖者!

  

  

  叁、天女散花 鶖子慚愧

  見女生疑 結習未除

  維摩诘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中,有一段記載著舍利弗和天女的故事。

  毗耶離城中,菩薩應化的大長者維摩居士忽然染病在床,佛陀命文殊菩薩帶領八千菩薩及五百聲聞乘的羅漢等共詣維摩诘處問疾。

  起初,維摩诘的病室中,什麼東西都沒有,後來,向東方須彌燈王佛借了叁萬二千師子座,等大家坐好,忽見有一位年輕美貌的少女,在維摩居士的左右,穿來走去,象是很活躍的樣子。在聲聞乘中被尊爲上座的舍利弗,見此情形,大爲不悅,認爲修道的地方,男男女女,太不莊嚴。這是很難怪的,證得阿羅漢果的舍利弗,我執雖除,法執尚存,因爲在他的心中,還有男女相的結習,所以對這位少女生起輕慢之心。

  花朵缤紛 著身不去

  可是,這位美麗活潑的少女,並不是等閑的人物,她原來是一位天女應化人間。

  天女知道舍利弗的心,即時從空中散出缤紛的花朵(天華),那花朵,落在菩薩的身上,即時墮地,落在舍利弗等的聲聞身上,任是怎樣的要把花朵除去,也不能夠。天女就對舍利弗說道:

  “尊者舍利弗!你何故去華?”

  “這些花朵落在身,很不如法,所以要去除。”舍利弗忍耐著回答。

  天女微笑說道:

  “尊者!你不可以說此花不如法,花是沒有分別的,是尊者自己心生分別啊!如果皈依佛陀出家,心有分別,就是不如法。”

  被稱譽智能第一的舍利弗,給天女這麼一說,也很感到難以回答。終于,他沈默了。

  鶖子勸告 忽轉女身

  舍利弗(鶖子)被天女奚落得一時無法回答,可是他那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是存在,稍停以後,他就忍不住的問天女道:

  “你到維摩居士這裏來已經有多少時間了?”

  “我嗎?我從天上來到這裏太久了,如耆年解脫一樣。”天女這樣回答後,怕又再生枝節,故又補上一句道:“十二年了!”

  舍利弗聽後,帶著同情的口吻又問道:

  “你既是這麼一位不平凡的天女,何不轉女身變成男子呢?”

  天女回答道:

  “我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這又怎樣轉法呢?尊者舍利弗!我舉個譬喻請教你:假如有個變魔術的幻師,他變作出一個幻女的形相,有人問他:何不使此女轉變成男?幻女本沒有固定的形相,這樣問法對嗎?”

  天女的話,舍利弗聽了,還沒有男女平等的心,雖然是羅漢,男人的優越感還是很強。

  這位不平凡的天女,知道舍利弗還有“女人到底是女人”的心,她即刻就顯了一個神通,把舍利弗變爲一個女子,自己變爲舍利弗。問道:

  “尊者!你何不轉變女身?”

  舍利弗大驚,即以天女像答道:

  “現…

《佛教婦女的故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現代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