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妇女的故事

  《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妇女的故事

  时间:公元一九六三年

  地点:宜兰念佛会(弟子慈庄记)

  一、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  二、胜鬘夫人 说一乘法

  三、天女散花 鶖子惭愧  四、自在主妇 乐善好施

  五、龙女成佛 菩萨敬仰  六、摩耶圣母 女中至尊

  七、妙慧童女 发坚固愿  八、莲华色女 神通第一

  九、大爱道尼 崇高圣德  十、摩登伽女 出家证果

  

  一、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 

  圣像金容 家家供奉

  大乘妙法莲华经中,第二十五品所叙述的是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在中国、日本、韩国,说到“观世音菩萨”、“观音老母”,那是没有人不知道的。菩萨的圣像金容,在都市、村庄、船上,差不多有人烟的地方,都有人供奉。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从这两句话中,我国人民传统和普遍的信仰,已经很简单的表明了。

  现妇女身 随缘游化

  菩萨,本来是没有男女相的,但在我们众生心中所信的观世音菩萨,总以为是个女子。

  普门品上说:“若以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虽然菩萨也现国王、长官、居士、异教徒等三十三身随缘游化,但一般信者总是信妇女身的“圣母观音”。

  在许多感应的事迹中,观音菩萨总是现老婆婆的样子;在家家户户供奉的圣像,菩萨总是庄严美丽的女郎。

  菩萨本来没有年龄的,年老年轻,总不一定是菩萨的真像。但从现身年老的婆婆一点来看,知道菩萨慈和如母亲的;至于菩萨多是年轻的圣像,那是象征着纯洁和清静的意思。

  净瓶杨枝 慈悲摄受

  年轻、纯洁、庄严的菩萨,左边站了一个善财童子,右边站了幼年的龙女,隐隐约约的从云端里而来;或是菩萨的左手执着净瓶,右手拿着杨枝,站立在鳌的头上,从茫茫的苦海那边飘来;见到的,以及诚信的,能不对菩萨恭敬礼拜吗?能不皈投到苦海慈航的怀抱中吗?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菩萨以她的净瓶杨枝,到处慈悲摄受众生,只要是苦难的人儿,菩萨是没有不垂救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要紧的是我们众生不应辜负菩萨的慈悲。

  我们众生,不是在歧途上彷徨,就是在苦海中漂泊,我们能不要云端里菩萨的指引吗?我们能少了苦海中慈航大士的救济吗?

  云端里的菩萨,苦海中的大士,那不是美丽的图画,在我们虔诚恳切的信愿中,不假他求,心上都可显现的。

  救苦救难 妇女美德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这正是妇女一般的美德。

  孤儿院里,把慈爱施给无依无靠的孤儿;养老院中,陪伴在白发衰残的老人群里,那不都是救苦救难的年轻的妇女吗?穿着白色的衣裙,不时的出现在病榻前,温和地哄着病患者打针吃药,那不是具有慈悲德性的妇女吗?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正是代表了一般妇女的美德。

  

  二、胜鬘夫人 说一乘法 

  父母关怀 爱女信佛

  胜鬘夫人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中,就是本经主角胜鬘夫人所说的一乘法。

  胜鬘夫人,本是波斯匿王的女儿,她的妈妈就是常常被迦留陀夷称赞为天下第一美人的末利王后。

  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生下这位女儿,特别钟爱,替她起名胜鬘,是希望她的才貌福德,胜过母亲(母名末利,此云鬘)的意思。

  胜鬘夫人自幼长得聪明美丽,及至成长后,出嫁到很远的阿踰者国去了。

  有一天,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正拟宣讲妙法,在座听讲的波斯匿王忽然想起了他的女儿,因此就对身旁的王后说到:

  “我们的女儿胜鬘夫人,可惜出嫁得那么远。她很有聪慧利根,假若能够听闻佛陀说法,必定很快的生起信仰,证悟佛法,心无疑惑。”

  “那我们赶快写封信叫她回来吧!”末利王后说。

  王和后非常欢喜,即刻修书要女儿回来听闻佛陀说的法。

  一封家书 生希有心

  波斯匿王在书信中,简要的称赞佛陀无量的功德。书信写好后,就想到派谁送去给他的女儿胜鬘夫人最适宜。

  刚巧,有一个内监站在他的身边,他即刻就命令内监持书不分昼夜地赶送去阿踰者国的王宫中,将书信敬致胜鬘夫人。并代向胜鬘夫人的丈夫有称王问好。

  胜鬘夫人,远在异国作人的妻子,忽然接到父母的来信,家书抵万金,其内心生起欢喜之情那是不用说的。

  她读诵父母的来书后,对佛陀生起无比的希有的信心,她欢喜得即刻就向送信来的内监,朗诵出赞美佛陀的诗句,并赏赐很多的衣服给内监。

  未来成佛 普光如来

  胜鬘夫人,急于要见佛陀,她在自己的宫中,就诚恳的向佛陀祈祷说:“伟大的救主!慈母的佛陀!你普为一切众生说法,能否垂慈哀悯我,令我能见你佛陀的现身?”

  胜鬘夫人由于久修的善根,佛陀是无感不应,所以当胜鬘夫人祈求时,佛陀已在空中出现了。

  胜鬘夫人和宫内的眷属,得见佛陀圣像金容,抑不住内心的感动,欢喜无量,踊跃扑地,顶礼佛陀,并要求皈依。

  佛陀也很欢喜,接受她们的皈依,并对胜鬘夫人说道:

  “胜鬘夫人!你久积善根,敬仰佛陀,赞歎佛陀真实功德,你自今而后,世世生在人天之中,为自在王,一切生处,常得见我,于今无异。你如能不停的修学,过二万阿僧只劫以后,当得成佛,号普光如来。”

  胜鬘夫人很感激佛陀,佛陀对男女都能成佛的平等之教,使她像见到前途是无限的光明。她很想即日开始在宫中成立佛化儿童的聚会,导引七岁以上的女孩来皈依大圣者的佛陀。

  十大愿心 接受佛化

  胜鬘夫人接受佛陀的授记,她很恭敬的对佛陀表明心迹,受十大受,她说: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受的戒律,我绝对不再生起毁犯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尊长,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轻慢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一切众生,我绝对不再生起一点瞋恚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他人福乐、美貌,以及资生物件,我绝对不再生起嫉妒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对于我所有一切,所知一切,都愿布施,有人来求,我绝对没有悭吝不舍的心。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不为自己受蓄财物,凡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成就贫苦的众生。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不为自己来行四摄法,为了一切众生,我要无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孤独、幽系、疾病、困苦的众生,我一定要设法以义饶益,令他们脱离苦难,我心才安。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若是见到一切损人利己的人事,我必维护正义,对这些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

  佛陀!从今日起,一直到我证得菩提,我愿摄受正法,终不忘失。”

  可敬可佩的胜鬘夫人,他所受的十大受,完全是为了利乐一切众生,这不但是妇女界的模范,也将是一切人类仰望的圣者!

  

  

  三、天女散花 鶖子惭愧

  见女生疑 结习未除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中,有一段记载着舍利弗和天女的故事。

  毗耶离城中,菩萨应化的大长者维摩居士忽然染病在床,佛陀命文殊菩萨带领八千菩萨及五百声闻乘的罗汉等共诣维摩诘处问疾。

  起初,维摩诘的病室中,什么东西都没有,后来,向东方须弥灯王佛借了三万二千师子座,等大家坐好,忽见有一位年轻美貌的少女,在维摩居士的左右,穿来走去,象是很活跃的样子。在声闻乘中被尊为上座的舍利弗,见此情形,大为不悦,认为修道的地方,男男女女,太不庄严。这是很难怪的,证得阿罗汉果的舍利弗,我执虽除,法执尚存,因为在他的心中,还有男女相的结习,所以对这位少女生起轻慢之心。

  花朵缤纷 着身不去

  可是,这位美丽活泼的少女,并不是等闲的人物,她原来是一位天女应化人间。

  天女知道舍利弗的心,即时从空中散出缤纷的花朵(天华),那花朵,落在菩萨的身上,即时堕地,落在舍利弗等的声闻身上,任是怎样的要把花朵除去,也不能够。天女就对舍利弗说道:

  “尊者舍利弗!你何故去华?”

  “这些花朵落在身,很不如法,所以要去除。”舍利弗忍耐着回答。

  天女微笑说道:

  “尊者!你不可以说此花不如法,花是没有分别的,是尊者自己心生分别啊!如果皈依佛陀出家,心有分别,就是不如法。”

  被称誉智能第一的舍利弗,给天女这么一说,也很感到难以回答。终于,他沉默了。

  鶖子劝告 忽转女身

  舍利弗(鶖子)被天女奚落得一时无法回答,可是他那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存在,稍停以后,他就忍不住的问天女道:

  “你到维摩居士这里来已经有多少时间了?”

  “我吗?我从天上来到这里太久了,如耆年解脱一样。”天女这样回答后,怕又再生枝节,故又补上一句道:“十二年了!”

  舍利弗听后,带着同情的口吻又问道:

  “你既是这么一位不平凡的天女,何不转女身变成男子呢?”

  天女回答道:

  “我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这又怎样转法呢?尊者舍利弗!我举个譬喻请教你:假如有个变魔术的幻师,他变作出一个幻女的形相,有人问他:何不使此女转变成男?幻女本没有固定的形相,这样问法对吗?”

  天女的话,舍利弗听了,还没有男女平等的心,虽然是罗汉,男人的优越感还是很强。

  这位不平凡的天女,知道舍利弗还有“女人到底是女人”的心,她即刻就显了一个神通,把舍利弗变为一个女子,自己变为舍利弗。问道:

  “尊者!你何不转变女身?”

  舍利弗大惊,即以天女像答道:

  “现…

《佛教妇女的故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现代化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