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婦女的故事▪P4

  ..續本文上一頁去,他也給蓮華色女的寬大胸量深深感動,她就把那個小妾帶回家中。

  妻妾的年齡,雖然相差十七八歲,但兩人的美貌,象是差不多少,尤其它兩人的面容、身段、談吐,有很多極相似的地方。

  蓮華色女問她的姓名,那知不問則已,一問之下,使蓮華色女頓時天旋地轉,悶絕倒地,原來這個姑娘就是蓮華色女親生的女兒。

  蓮華色女傷心到極點,她慨歎自己的命運,當初,母親爭去了她的丈夫,現在,她的女兒又和她合爭一個男人,她像發狂似的又離家出走了。從此,她討厭世間,玩弄人類,她做了賣笑的淫女。

  目連指引 忏悔得救

  蓮華色女淪落到做妓女,她罪惡的命運是夠悲慘的。一個叁十多歲的半老徐娘,以色相換取金錢,把名譽、羞恥早就置諸度外,有一次她受外道的買囑,要她用美色破壞目犍連尊者的戒行。

  目犍連尊者是佛陀的大弟子,外道對于佛陀沒有辦法,因此他們就想破壞佛陀的弟子,尤其用美色破壞一個比丘的戒行,那計謀是再毒辣沒有。

  蓮華色女,叁十多歲的年齡,但她的美麗、輕狂,很能打動一般男人的心。

  有一次,她在一座園林旁邊等候路過的目犍連,她見到目犍連的時候,就用柔媚的言語對目犍連說道:

  “尊者!你忙到那裏去?你有時間和我談談嗎?”

  目犍連是何等人物?他是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弟子,他一看面容,一聽音聲,就曉得蓮華色女的企圖,他莊嚴的站著呵斥道:

  “可憐的女人!你不要隱藏你的罪惡,爲了金錢,聽信外道的指使,竟這樣昧著良心,你如果不忏悔改過,好比老象沈溺于汙泥,越陷越深!”

  蓮華色女大驚,想不到目犍連完全知道她的企圖,她的天良忽然發現,她流淚道:

  “尊者!我是一個罪業深重的人,我想向善,但是世間令人太灰心,我對不起尊者,我知道我是沒有救的人了。”

  “你不要難過,”目犍連安慰她道:“你如肯忏悔的話,罪業再重,都可以得救的。汙濁的百川,流入大海,總會清淨的。我的老師佛陀的教示,可以洗淨汙穢的人心,你來出家皈依佛陀好嗎?”

  蓮華色女很歡喜,她就在僧團中如法出家,因爲她過去受的折磨過多,一旦出家,就能真心學道,她要效法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經過一段修行,她證得聖果,有了神通!

  蓮華色女轉禍爲福的佳話,說明“過去”在佛法中是不要緊的。比丘中神通第一的是目犍連尊者,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就是蓮華色女。希望墮落的婦女立心改過,忏悔就能得救,蓮華色女是最好的說法!

  

  

  九、大愛道尼 崇高聖德 

  聖潔高德 撫育佛陀

  在佛本行經以及中本起經裏,記載著大愛道比丘尼的事迹。大愛比丘尼,本名摩诃波阇波提,又名憍昙彌,是聖母摩耶夫人最小的妹妹,是佛陀的姨母,也是最初的比丘尼。

  聖母摩耶夫人生養佛陀後的第七日,就不幸逝世,憍昙彌爲了代替姊姊撫養太子,自願許配給淨飯王爲妃,她除撫育佛陀的幼年以外,也就是後來難陀尊者的母親。

  憍昙彌夫人,生得容貌端麗,性情慈和,她的聖潔高德,固然獲得淨飯大王的寵愛,就是宮中的宮女,也沒有一個不對她敬仰。她後來雖然生養了難陀,但對姊姊所生的東宮太子的愛護關懷,絲毫沒有減少。

  佛陀的童年太子時代,淨飯大王選了叁十二名宮女照顧侍候,但憍昙彌夫人仍不放心,一切有關太子的飲食衣服等,總要親自處理,從小失去母愛的佛陀,在姨母憍昙彌夫人處得到了補償。

  佛陀十九歲時,爲了廣度衆生,了脫生死,私自踰城,跑到苦行林去出家修行,消息傳到憍昙彌夫人的耳中,她好多天不眠不食,以淚洗面,雖然這是世俗難免的情感,但由此可以知道她對佛陀關心愛護的深切。

  五百女人 要求出家

  佛陀在菩提樹下成正覺以後,先在波羅奈國、摩揭陀國弘法,經過大約二叁年,佛陀就回到故鄉迦毘羅衛國說法。在佛陀的教化中,跋提王子、阿那律、難陀等都皈依佛陀剃度出家,王孫羅睺羅也做了沙彌,憍昙彌夫人眼看這些情形,她的善根發芽,她也想要求佛陀准許她在僧團中如律出家。

  但這時佛陀的僧團中,還沒有比丘尼,對于憍昙彌夫人的要求,佛陀就不允許,佛陀叫她在家學佛,皈依叁寶,奉行五戒,也是一樣可以修成聖果。

  做在家的學法女,憍昙彌夫人不能滿足,每當佛陀回國說法的時候,她就要求佛陀允許她出家。她有一天親自縫了兩件袈裟,到佛陀暫住的尼拘陀林中,供奉佛陀。佛陀接受以後,就說道:

  “這兩件袈裟,我接受一件就好,另一件我替你施僧。”

  憍昙彌見佛陀接受了她的袈裟,她就提出要求道:

  “佛陀!我要求你慈悲允許我們一件事,就是讓我們女人也能依照正法出家,求受具足戒。”

  佛陀聽後,不假思索道:

  “你快不要這麼說!女人在家學佛比較好,正覺的道果是不分在家與出家的,你們女人出家,加入我的僧團,好像良田生長了稗草。你的德行當然很好,但未來的女子,自私嫉妒,她們出家會影響我的僧團。”

  憍昙彌夫人不退初心,仍然要求佛陀允許她出家,她曾叁度要求,都遭佛陀叁度拒絕。

  佛陀怕姨母憍昙彌夫人糾纏著要求出家,因此就帶領弟子往毘舍離不遠的那摩提尼精舍去教化。

  夫人出家的志願真切,她帶領爲數約五百的女人,一起追到那摩提尼精舍去,一定要求佛陀允許她們加入僧團。

  憍昙彌夫人苦苦哀求,阿難尊者也幫著勸說佛陀,佛陀實在不好再拒絕,只得用八敬法來要她們遵守。

  憍昙彌夫人什麼戒法都願奉行,只要佛陀能准許她們出家。

  “有志者,事竟成”,憍昙彌夫人做了僧團中第一個比丘尼,那五百女人也跟隨她出家。

  女衆教團 受其指導

  憍昙彌夫人出家後,我們就稱呼她爲大愛道比丘尼,她很能奉行佛陀的教法,她並不以爲她是迦毘羅衛國的國母,就有特殊的地位,她也不以爲她是佛陀的姨母,她就要與衆不同。謙卑、精進、熱忱,不但跟她出家的女衆接受其指導,就是很多的大比丘對她也很敬仰。

  大愛道比丘尼也幫著佛陀從事佛化社會的工作,對于有病的貧民,她總是喜歡前去慰問,有時各地發生的天災人禍,她總是領導女衆們前去從事救濟,她勸兒童們信佛,她要婦女們皈依,因爲她的努力,很多的病人恢複健康,很多苦難的人民獲得拯救,更有很多的家庭都遵從佛化,因爲有大愛道比丘尼助佛宣化,佛法在女衆中很快的展開。

  大愛道比丘尼很能遵守八敬法,她領導的比丘尼教團,一點自私驕氣都沒有,她告訴初出家的比丘尼,要去依止比丘受戒,每月十五日,她就領導比丘尼到比丘的地方,依其布薩,受其教誡,每年跟隨比丘受雨安居,附近沒有比丘,她們就不敢自專受夏座;她絕不允許比丘尼們談論比丘的過失;比丘尼犯戒時,半月內要到二部衆中自行忏悔請罪;她要老年的比丘尼,對于年輕的比丘也要恭敬;比丘尼對于佛法有疑、有不解的地方,安居以後,要在大比丘衆中請示;比丘尼問比丘,若比丘不聽,比丘尼就不可再問。

  比丘尼對比丘要奉行這八敬法,大愛道很能教導比丘尼們如法奉行。

  佛陀稱贊 有德丈夫

  在大愛道比丘尼領導下的女衆教團,她們不准濫收徒衆,不隨便化緣應赴,她們的服裝統一,一個人不可單獨出外行走,出門時手上不准攜帶包裹之類的東西,不准在俗人的群中應酬交往,每一個女衆,總要先從變化氣質做起。大愛道告訴女衆們道:“你們出家做比丘尼,把名聞利養的心要要完全戒除,絕對不可有虛榮傲慢之心,靜靜的修道,靜靜的生活,每日不可多言多語,靜默是女衆最好的美德!”

  大愛道不愧是最初的比丘尼,不愧是女衆的領導者,她很能體會佛陀的心,佛陀希望女衆能做到的,大愛道比丘尼都做到了。

  大愛道一直活到九十多歲才圓寂,當她圓寂的時候,佛陀曾在僧團中稱贊她道:

  “諸比丘!像大愛道比丘尼,不可把她看做女人,她是一位有德丈夫,她的聖德美行,可做今後僧團的模範。”

  佛陀是在贊美大愛道比丘尼,實在也是希望後來的女衆們要向大愛道比丘尼看齊。

  

  

  十、摩登伽女 出家證果 

  賤族美女 愛慕比丘

  在摩登伽經和楞嚴經中,有一段敘述摩登伽女迷惑阿難比丘而爲佛陀所度化的故事。

  摩登伽女本是首陀羅族奴隸階級的年輕女子。有一天,阿難從只園精舍出來,持著缽到城內乞食,回途中,見到路旁有一個大池,很多人遊集其上。當時,摩登伽女正于池側汲水,阿難因爲口渴,便上前請她布施一缽水。

  摩登伽女自以爲身份低賤,不敢將水呈給阿難。阿難委婉地向她說:“我是個沙門,在我的心裏,看誰都是平等的,沒有貴賤的分別,請你給一缽水吧!”

  摩登伽女聽後非常欣喜,很恭敬的用雙手捧水給阿難。阿難接過水後,也很有禮貌地點頭致謝。

  阿難走後,摩登伽女目送著他的背影,看著他莊嚴的風度、儀表,想著他謙和的音聲、容貌,不由自主地生起愛慕之心。

  摩登伽女回家後,日夜思念,終日抑郁不樂。母親疼惜愛女的嬌容消瘦,再叁地盤問事情的原委。摩登伽女于是將遇見阿難的事情一一說了出來,並請母親設法,讓她能得到阿難做自己的丈夫。

  母親聽後,皺著眉說道:“關于你的婚姻之事,有二種人,我是沒有辦法的。一是斷除愛欲的人,二是已經死去的人。聽說大聖佛陀是有崇高道德的聖者,他的弟子都已斷除愛欲,即今全國上至國王、學者、大臣,大都信仰佛陀,對于你的這種癡想,我真是感到無能爲力。”

  摩登伽女聽了母親的話以後,傷心的說道:“如果母親不能將阿難找來,那我也不能再活下去了。”

  母親很疼愛她的女兒,當然不忍心看到女兒傷心難過,但是,要令阿難招親,除非學用娑毘迦羅先梵天咒迷惑阿難,使其矇蔽心智…

《佛教婦女的故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教現代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