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難道也不行嗎?阿真姑知道它的心理。就再對它說:“悟空!你今天還是不敬,這是佛前的法器,是不可以亂打的,以後不准你再打什麼法器,來!來!再來跪香!”但這次跪不多久,它就把香折斷,站了起來。
衆生從無量劫來,最難消除的,是貪欲習氣。悟空亦不例外;眼見鄰居田地上的玉米(俗稱番麥)一棵棵成熟時,不免垂涎叁尺,在中午人家休息的時候,把他人的玉米一一摘取,其中有成熟,也有未成熟的,滿地上亂七八糟,使人一見啼笑皆非,但是被悟空偷走的,不過兩只。阿真姑爲了這事向鄰居道歉,還賠償人家的損失,阿真姑非常同情悟空,費了一番唇舌,好好的對悟空教訓了一頓。
又有一次,悟空開人家玩笑,開得太大,使人提心吊膽,嚇得一身冷汗;原來阿真姑與鄰居的住房,皆是草屋,有一天悟空拿了一盒火柴,跳上屋頂中央,把火柴打開,擦了一枝,看了火焰就很高興的用嘴吹火,一枝又一枝的擦火,吹火,玩得挺高興的,卻令人見了提心吊膽的,阿真姑和阿鳳姑怎麼叫它都不下來,一直等到他一盒火柴通通擦完爲止,可是這次悟空玩火的行爲,因爲危險性很大,引起了左右鄰居的大爲不滿,非要除掉它不可,這使主人大傷腦筋,不知如何是好?
阿真姑姊妹左思右想,欲縱入深山,而他已種下善根,學會了五體投地拜佛,還會叫阿鳳姑師傅,又吃淨素。有一次,人家拿葷腥的食物給它吃,它拿來用鼻嗅一嗅,就棄掉不吃。因此不忍將它趕往深山,便想起霧峰的師父,不如牽去寄他,或是送他亦好,于是就買了一條很長的鐵煉,將悟空送去那裏,把它縛在門前樹下。豈料悟空不肯如此,竟以絕食來表示抗議,叁餐不食任何飯菜,終日哭叫不休。已經離開悟空七八天的阿真姑,以爲悟空換了個新環境,已經習慣了,就抽空去看看它,悟空一見主人拉住不放,死都不肯離開,阿真姑眼看餓瘦的悟空,終不忍心再留在那裏,當要帶回山的時候,阿真姑便向它說;你在此吵鬧師父們,現在要回家,你得向師父們頂禮謝謝,說也奇怪,悟空真有靈性,而且識別誰是住持,誰是當家,它自己走向住持師父面前,先行五體投地,頂禮叁拜,又走向當家師父面前,五體投地頂禮一拜,其余的師父們就各握握手,不再五體投地了,悟空終于又由阿真姑用腳踏車載回,到了半途,自己就跳下來,跑回家去了,阿真姑回到家中一看,悟空已經把飯桶捧了下來放在地上,自己正坐在那裏,痛痛快快的把中午剩下的半桶飯,用手抓著,快要吃完了,悟空經過這次的教訓,即使主人外出,不在家時,亦不會再損害別人植物,更不敢再玩火了。
(二九)犬具善根隨主聞法
再說,阿明居士在世的時候,曾經養過一只狼犬,也曾爲它皈依叁寶;是一頭種下了善根,忠于主人的畜生。當阿明兄在山中養病的時候,這只狼犬,每天必須從山上到北溝一段遠路來回四次,每天早上阿真姑把阿明的中藥單,用手巾包好,交與狼犬銜到北溝某中藥店配藥,事先當然阿真姑與藥店主人講妥要記帳及犬來配藥的事。所以店主把藥配好,依然用毛巾包好,狼犬就再銜回,路上必須經過一條大溪,有時候溪水又大又急,狼犬因爲口銜藥包,怕藥受濕,昂首向天遊水而過,回家放下,主人一看,果然中藥一點也沒有受濕。
每天中午,阿明兄一定要洗身換衣服,換下的髒衣服,阿真姑依然用包巾包好,叮咛狼犬,銜回北溝家中,交給阿明嫂,阿明嫂把衣服洗幹淨後,依然包好再交狼犬銜回山上。可是中午回來的時候,狼犬一定要在清水溪中沐浴一次,聰明的狼犬,就把口銜的那包衣服,選擇最清潔,不濕水的大石上放下,自己就跳入水中沐浴,浴後再咬著那包衣服回山,在阿明兄養病幾個月中,天天如此,來回四次,比請一個傭人更方便,更聽話。
這狼犬也有很大善根,喜聞佛法,當時阿真姑每星期日晚上都來布教所聽經的時候,此狼犬時常跟來,蹲到大殿一角,在接近講者的地方,比人更加虔誠的樣子,目光炯炯默默聞法,絲毫也不亂動,每次聽完經就不許阿真姑與人講話,一直跳著要出去。出了大門,就大步奔跑,在離佛殿很遠的地方去小便,小便後就不再跑,慢慢的跟著主人走了,可見此狼犬也知莊嚴佛堂清淨,不敢任意放尿,穢渎道場,也真稀有難得。可惜人生無常,阿明兄往生了後,此聰明又具善根的狼犬,也悲哀的難以形容?真如俗語所謂“如喪家之犬”終日垂頭喪氣地,失去了昔日活潑、神氣,等喪葬事畢,可憐此犬,竟不知去向了。以上二則說的是四腳動物得蒙佛緣薰陶的事實。
(叁十)早晚課誦蛇來聽聞
有一次阿真姑外出歸家途中,看見一個捉蛇的人,肩挑兩個布袋中裝著兩條蛇,阿真姑一見,就問他是什麼地方捉的,那男子告訴她。原來就在她家附近捉住的,阿真姑說:“那二條蛇是我養的,你要還我!”那捉蛇的人那裏肯還,他說:“奇怪,奇怪,我捕蛇幾十年,從未聞山人養蛇,你養蛇做什麼”?阿真姑告訴他:“我們早晚念經做功課,這二條蛇都來聽聞,若是有飯就給它吃,已經好幾年了,送叁十元給你,快快放下吧!”那男人還是不肯:“不行,不行,叁十元有什麼用,這二條蛇皮價值幾何,二個蛇膽就得幾十元,蛇肉又是人家爭著要買的?”阿真姑此時大聲說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多可憐啊!”誰知正在此時,那兩條蛇在布袋裏聽到了阿真姑的念佛之聲,在布袋中跳動不休,拼命要攻出來,那男人亦沒辦法再挑回去,無可奈何!就收了阿真姑的叁十元,問要放在何處?阿真姑教他就放在這裏好了,那男子把布袋口解開,那二條蛇高高興興的向山上爬回去了。本來,一切動物無不貪生怕死,那二條蛇,經過這次受驚以後,白天便不敢出來了。事實就是證明,人們最怕的蛇,也喜歡聽人念經課誦,因此獲救,而得免被人抽筋剝皮,受流血慘死的災難。
(叁一)孤魂有靈隨人聽經
再說一則阿真姑的事,阿真姑心地正大光明,俗謂:“心正不怕邪”,在七年前的八月下旬,一個黃昏,阿真姑騎了腳踏車,要來霧峰聽經,半途上,遠遠看見一個穿黑衣服的巨漢,擋在路中央不走,阿真姑亦不怕他,向他直進,當到近處卻不見了,阿真姑此時雖然不怕。可是毛孔直豎,一刹那間腳踏車發生了一聲大響,便不動了,阿真姑跳下車來查看車子並無毛病,開口就喝道:“你是什麼人?我與你無冤無仇,我是要去霧峰布教所聽經,七點叁十分時間快到了。你自己愚癡,不知學佛,還在這裏擾亂別人,罪大惡極!萬年不得超生,現在霧峰布教所看治師姊在講地藏經,你好好隨我來去聽經,也可開開智慧,離苦得樂。”
阿真姑說了以上這幾句話後,即時登車,說也奇怪,好像車自己會跑一樣,也不用腳踏,如飛一般直達霧峰,本來大約二十多分鍾才能到的,現在不十分鍾就到了。阿真姑知道鬼魂已經跟來,下車要入牆門就叫:“孤魂!霧峰布教所到了,你從此鐵門進去。”到了大殿門,又再叫:“孤魂!現在開始要講經,你跟我進去聽經。”阿真姑告訴我,從此以後,這幾年中,那個地方,通過的人就再看不見什麼東西了。
以上這幾件事,都是阿真姑親口對我說的,筆者寫到這裏,真是感慨無量,阿真姑可以說是一位女中丈夫,確實精神偉大,智勇兼具。
(叁二)一團白光接引亡者
李清源居士是霧峰布教所,中正班念佛班長。
他是曾阿鶴師姊的先生,服務于公路局,擔任司機,阿鶴師姊自四十八年學佛後,深信念佛對于多災難多逆境的人生可以逢凶化吉,就時常勸她的丈夫念阿彌陀佛,尤其在危急的時候,以及遭遇災難時,更要拼命的念阿彌陀佛。李清源先生雖然馬耳東風不甚理會。可是有一次開夜車時,由埔裏回臺中的山路上,在一個轉彎的地方,忽然車子發生了故障,但怎麼檢查都看不出什麼毛病,坐車的客人紛紛下車步行去找電話自叫計程車去了,車掌小姐亦要去通知公路局派車來拖回,剩下李清源先生一個人坐在駕駛臺上,黑夜中的山路上又沒有人家,一片黑漆漆,身上的毛發直豎,竟不寒而栗起來,左思右想,想到他太太阿鶴教他念佛的事,即時大聲念起“南無阿彌陀佛”來,念不到幾十聲,忽然車能動了,便立刻開走,一直開到臺中,卻安然無事。這一則以一句聖號而獲得不可思議的感應,是筆者到李家時,李先生親口對我說的。當時曾鶴師姊亦插嘴說,還有一次自日月潭歸途中,亦發生過類似的情形,用念佛解脫了厄難。
可是人命無常,李清源先生,平常長得頗爲福相,但患有高血壓症,在七年前的四月初旬,由于血壓過高,在家中纏綿床枕年余,醫藥無效,在此期間,他便是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一旦面臨壽命將終,阿鶴師姊到布教所去請了幾位蓮友,爲他助念,蓮友們自清早去輪流著一直念到是夜十二點鍾,只見病人還是一息奄奄,可能要拖延到天明,便各回家休息,約定明天再來,繼續助念。只有阿秀師姊及其妻子兒女等五六人仍留著助念。到二點多鍾,忽然來了一位本省青年軍人,亦願助念。這位青年聲音大,又虔誠,與阿秀師姊等人提起精神,正念到可以說是“一心不亂”的時候,忽然之間,大家看到一團似太陽一般,白白的圓光,從大門飛入屋內,因爲阿鶴師姊房屋是坐東向西,正對著霧峰中正路的大馬路,所以那青年跳出來看,以爲是什麼車停在門口,但是在這半夜叁更的時候,四周寂靜,一片黑暗,只見一條光明,從西邊虛空,一直射入門內,那青年一見如此不可思議境界,真是莫明奇妙,又再向內一看,正在此一刹那間,臨命終人臉面含笑,喘了一大口氣便與那似太陽般的光明同時消失了。屋內即時恢複黯淡如常。他太太及子女,阿秀等諸人,都看見此一阿彌陀佛放光接引的奇迹,因此依然佛聲不斷,一直念到天明。布教所的張審,寶雲等諸蓮友,次日再來助念,一直念到上午十一點多鍾,正是亡者斷氣後八點鍾,念佛聲音才停止。大家圍觀亡者瑞相,比他生前更爲…
《念佛感應見聞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