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修持的功夫叫自力。阿彌陀佛的光時時攝受你就叫他力。願力呢?我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你的願力。十方一切諸佛不離願力,有願力才能成佛,沒有願力不成佛。我們的願力也就是我們修的一切福慧功德,都回向給西方極樂世界。我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閻浮提衆生,舉止動念,佛都悉知悉見,明明白白。你動個念頭佛都知道。不需要喊啊,阿彌陀佛呀,你快來接我吧,我要去。不管用!爲什麼?緣份還沒成熟,功夫還沒到。只有你感應道交才可以,只要你時時安住在佛的法身體上,那你就時時跟佛的清淨法身感應道交了。什麼叫阿彌陀佛?大家都誦過《阿彌陀經》吧,佛在《阿彌陀經》上不問自說。舍利弗是對機者,釋迦牟尼佛就問舍利弗,“于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爲阿彌陀。”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什麼叫阿彌陀佛。無量光,這叫真正的阿彌陀佛。不是有爲有相的阿彌陀佛,那是報化身,從法身體上起的報化,報化身。沒有體,就沒有用。從法身常寂光土起得用,就爲報身。見一切因緣現身就爲化身。法、報、化叁身。所以說,我們證得了體,就有用,不需要念報身,念化身,然後再念法身。念體,就具足了用,具足了報身、化身,一念就具足了法、報、化叁身佛。我們念佛時,就這麼念,你試試看,功夫上得很快。
“工夫至此, 念佛法得。感應道交, 正好著力”。現在你才用上力了,原來都用不上力啊。用的力都是假的。念佛時,即使你沒打開本來,也要一字一句的念下去,句句從心起,句句從心滅,這叫念佛。現在有些人,以多爲勝,磕頭像雞啄米一樣,念佛,念得嘴裏冒沫子,以爲這就是功夫,錯了!我們心地本來無念,不是你念得快,成佛就快。如果誰念得快就成佛快,歲數大了的老菩薩就不能成佛了嗎?年青人就先成佛啊?那不對的!關鍵是清淨心,不在于念的數量多少。有的人認爲自己已經念了很多遍了,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其實如果你的心不清淨,全是妄念,念佛不攝心,數量再多也沒用。初級念佛我們最好用意根去念。不用嘴念,用意根。如果用第六意識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念佛伏不住妄念。你這邊念著佛,那邊打妄想,隨著你念的佛號妄念就出來了,它倆並排而出。念佛是個妄,妄心也是個妄,它倆都是妄念。妄念同時出來,無論你怎麼做,都止不住它。大家都有體會,用第六意識念佛,越念妄念越多,你清淨的時候只是一會兒。這樣念佛是不懂修行的方法,是盲修瞎煉,不能解決生死的根本問題。真正的念佛不明理的時候,用意根,口都不動,用意念、心念。用第六意識是粗念,用七識是默念。默念是小舌頭動,用嗓子念,是第七識的作用。意念是阿賴耶識、八識的作用。這樣念爲意根念佛。意根念佛直接攝住意根,意根攝住了,其他根就都攝住了。意根是一千二百功德,耳根、舌根一千二百功德,其他根都是八百功德。所以,我們攝住意根,就能念得清淨,字字從心過來,妄念很少起來。第八識是微細識,可以攝住妄念。妄念很少進來,即使進來自己也能知道。用第六意識念佛的時候,妄念來了我們都不知道啊。這邊念佛,那邊妄想來了,自己也不知道,知道了也晚了,妄念已經跑出十萬八千裏了。我經常看到或聽說有些人,念佛時,睜著眼睛,到處亂看,嘴裏喊著阿彌陀佛,眼睛到處看,這哪兒是念佛啊,這是給別人看的。讓別人看,看我們多莊嚴,多整齊,看我們念得多響亮,這不是真修行。這樣修,根本不明白佛法。我們念佛,不要管別人看我們怎麼樣。有的老菩薩,拿著念珠,“嘩嘩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圈圈的念,完全是給別人念的,自己完全是妄想,全是著相,永遠也白費勁兒。真正修行人,要腳踏實地的從心地上下功夫。當念佛時,先不要起念。不管你明不明理,打坐或念佛的時候,先靜靜心,把心放得空空洞洞,了無一物,不起念,把心歇下來。然後,靜上叁分鍾到五分鍾,觀想自己坐在阿彌陀佛的大圓光裏,大光明果海裏。靜上叁、五分鍾,再起這個念頭。念阿彌陀佛,用意念,不是有聲音的,慢慢地一字一句的從心裏穿過,一字也別落下,這叫念佛,這叫意根念佛。一個妄念都很難插進來。我們這個心,就像野馬一樣奔騰,到處亂跑。你念佛的這個念頭跟妄念同時跑,怎麼能把它刹住呢。所以,先要把心歇下來。過去古人講,狂心一歇,即見菩提。歇下來就是啊,就清淨啊,這就是佛,就這麼簡單。然後再起這句佛號的念,這一句佛號不可思議,與法身相應了,就消了無量的業。這樣念佛,你試試看,一定能得到真實利益,這是我從修行實踐中得來的真知,不是從書本上來的,全是自己修行的心得。
【其相如雲散長空, 青天徹露。親見本來, 本無所見。】
功夫到這裏,猶如萬裏晴空,清澈湛寂,沒有片雲阻隔一般。“如雲散長空”,雲彩只剩薄薄一層了,這是地上菩薩以上了。“青天徹露”,像晴天一樣,一點雲彩也沒有了,這是八地菩薩以上了。沒有烏雲了,就沒有業障了,心眼洞開,明見本來面目,而實在卻無有形相可見,這就“親見本來,本無所見”。有的人說,自己見佛了,見性了。那就錯了!有見性這個念頭,還是生死。應該什麼念頭也沒有。你看大修行人,跟他說話,他都不願意回答,好像變了一個人,這是大修行人在用功呢,一天天的了無一事,自在潇灑。
《念佛叁昧摸象記淺釋(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