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心淨土(二)

  安心淨土(二)

  佛說的經藏是文字般若,從文字般若上,了解修行的方法,然後從這個方法上起用,這叫觀照般若。從觀照般若久久純熟,證到實相般若。觀照無我,天天觀照無我,天天觀照諸法實相。當功夫純熟,有那麼一天,你能觀的觀,和所觀的觀,成爲一的時候,那就證得了諸法實相,就見性了。

   所以第一就是文字般若,第二是觀照般若,第叁是實相般若。佛說叁藏十二部,就是文字般若,從文字般若上去理解,然後從觀照般若啓用,啓用我們能念的念,所念的念,能觀的觀,和所觀的觀,觀久了自然能和所雙亡,就見性了就成佛,這樣就見到了宇宙真相。從自性自然流露出來一切智慧。所以經藏就不起任何作用了,這個經藏,就不需要了,就應該一心念佛、坐禅、持咒,修清淨心,啓發般若智慧,掃掉一切煩惱、業障、習氣。佛在說法時,隨說隨掃,不留迹相,一切經藏都是緣起的。世出世間法都要放下,如果佛法你放不下,心也是障礙,那也不能了生死。真正的禅定沒有語言,沒有文字,古人說過,有念即錯,動念即乖,都是錯誤的,不能見自本性,大多數修淨土的人都誤解在這裏。去深入經藏,誦經,了解經義,都用心意識去了解經義,分別、執著來了解經義,這都是錯誤的。佛在經上講過,依文解義叁世佛冤,你要以文字來解如來意,十萬諸佛都喊冤枉,叁世諸佛說我講的不是那意思,理解錯了,佛所以喊冤枉。我們沒有能力,來把佛的經藏完全來理解,經藏就是我們每個人清淨心,自然生智慧,開發自己本來的智慧,才是經藏,希望大家不要誤解。

   我這一生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佛到什麼時候來接我,我怎麼安心淨土,什麼是真正的淨土,我們現在就來談一下這個問題,佛在經上說過,心靜則佛土淨,西方極樂世界是怎麼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在無量劫來發四十八大願,接引十方衆生,這四十八大願建立在什麼基礎上,這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推動的,他實際行動,在無量劫來修種種苦行,福慧雙修,福德智慧具足,佛是兩足尊。佛具足福慧功德,什麼是功德?清淨心爲功,平等爲德。佛在無量劫來修出無量的智慧和福報。從佛的清淨法身上開發出來的智慧,顯出來的莊嚴佛刹土。

   佛的法身爲正報,佛的報身爲依報。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花、鳥、樹爲依報。正報爲佛的清淨法身,這位正報,正報爲體,也是我們每個衆生的自性佛性,這就是體性法身,這個法身沒有形相,沒有來沒有去,沒有生滅,沒有方圓大小,沒有始,沒有終,在時間上無始無終,在形相上,無相、無生、無滅,這就是佛身,法身是體。

   我們修行淨土安在什麼地方?要安在佛的清淨法身體上,有體才有用,無體就不能顯報身,必須有體,體和用,法身是體,報身是用,從法身上安住,這才是真正的淨土。法身是無相無不相,就是諸法實相、怎樣安住諸法實相,安住佛的法身體,安住佛的法身體?

   我們每個人都有,都有貪嗔癡慢疑。以爲五蘊色法爲我,不能了解緣起的法相,緣起的條件生出生出諸法,來透過這個假象,看到我們不生不滅的自性本體,因此六根就攀緣六塵,見到色以爲真有,這就是不能見到自己的本性,不能安住自己的本性上,啓發般若智慧,所以六根攀緣六塵,造叁惡道的因,生娑婆世間,生地獄惡鬼畜生道,如果要想真正往生淨土,首先要把色受想行識轉成我們的五種智慧,我們見一切色相,都是假相,包括我們的身體都是假的,透過這種緣起的條件,佛法講一切都是空,空中生有,如果不空,不生有,不空不有,不有不空。拿我們念佛堂來說,裏面是空的,大家才能進來,如果裏面不空,實心的,我們能不能進來,能不能在裏邊念佛、聽法,因爲他是空的,大家才能進來,才能受用,這叫福德。

   體上是空的,但是他有妙用。大家能不能在裏邊聽經聽法,在裏邊念佛打坐,這就是妙用功德,因爲體是空的,從體上顯出妙用,顯得這種莊嚴形相,莊嚴依報相,空中生出有,如果要不空,比如這個水杯放到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沒有空,沒空就不生有,空中才生有。現在這個地方太小,想拆掉它,重新蓋座樓,小房子不拆掉,怎麼蓋新房子,必須拆掉後,這個緣起條件拆掉了,然後重新蓋新的。所以空中生有,不空不有,越空越有,越有越空,了不可得,一切諸法,它本來是假的,他是各種條件具備,鋼筋水泥磚瓦等蓋起新樓,他是各種條件所形成的,是緣起條件而産生的假相,暫有、假有,透過這種假有,才看到諸法本體的實相,是空寂的。般若智慧就是從這裏出生。從空中生妙有,生出智慧。

   佛在經上講,空生大覺,什麼叫智慧?空中生出的妙用,靈靈不昧的覺知,這就叫智慧。你心念不動,一念不生,那不爲慧,那叫定,從定中了了常知,明明曆曆。這爲智慧,佛在經上講,怎樣才能開發智慧呢?心無念,心裏本來一念不生,成爲自性定,清淨無我自性慧,清淨無我時,沒有我,本來智慧就開發出來,定慧等齊,具足了定,具足了慧,這就是真正的安心淨土。

   淨土在哪裏?必須安住在佛的清淨法身上,這叫真正的淨土。大家不知道,把心安在淨土上,心外求佛,心外求法。西方極樂世界,十萬億佛刹,還有個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在我們的心裏,沒有在心外,在一念之中,一彈指就到,因爲他沒有跑到我們心外。淨土在我們心裏,不是在外邊還有個淨土,大家要透過這個假有,把我們看到的假相空掉,變成我們的大圓鏡智,你看見一切諸法山河大地房屋廊舍,都是諸佛的清淨法身,是諸法的法性,實相就是無相,就是諸佛法身,把色受想行識,轉成佛的大圓鏡智,轉成平等性智。大家在思考好壞不平等,你高他矮他胖他瘦,分別執著,這就是造業,不能平等,産生六道輪回。如果我們見一切諸法,平等,不分別、不執著,那你就見到了本性。本性是平等的,就轉成平等性智,把我們的想,變成平等性智,轉八識成四智。妙觀察智,把色受想行識,見到一切事情好壞。好的想取,就想去取,不好的想舍,行爲去造作,這種行爲就是造業,就輪回生死。

   如果我們要想離開生死,見一切諸法本來是空寂,不生不滅,在這個諸法體上,不去分別,見就見了,不著住,見相離相,這就是妙觀察智。觀察它背後,不生不滅,那個空性,就是佛的法性,它是不生不滅的,一切諸法相不是真的,是假的,不要執著它。暫有、假有用智慧去觀察它,它就變成妙觀察智,不去分別和執著。

   成所做智,就是我們現在自性本體的一念,一念的普光明智顯出的莊嚴相,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相,是以何爲體呢?以我們法身的普光明智而爲其體。

   西方極樂世界以何爲體,而一念的普光明智而顯出的莊嚴佛刹。以體顯用,以光明體顯的妙用,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花、鳥、樹、七寶池、樓閣、殿堂,這都是以阿彌陀佛的普光明智顯現的般若妙用,就是顯的莊嚴刹土。因此說,這是真正的淨土,就是把我們本身的識蘊轉成成所做智,就顯莊嚴相。我們成佛時,也就是識蘊轉成清淨佛刹土。

   我們成佛時的世界,是金、銀、琉璃等清淨的佛刹,還是不清淨的佛刹,都取決于我們在因地所發的願力。成所做智,轉成清淨的莊嚴佛刹,轉八識成四智。在這體相上,還要顯出體性的智慧,我們這個體性,包括色、受、想、行、識,還要起總體的體相智,體相就是法界的體性智,最後成佛,具足了法界體性智,是圓滿妙用的體性。等覺菩薩,還不能具足法界體性智,只有佛境界,才能具足法界體性智,能把四智,變成清淨的佛刹妙有本體。本體的佛性,法身和你顯出這四種莊嚴佛刹土,成爲法性體性智。

   我們看到了法界身阿彌陀佛,法界身就是法界體性智。佛的法身和佛報身都是一樣的,到了佛的境界,就具足了。法界體性智,菩薩還沒有證到,只有成佛,普賢菩薩證到了法界體性智,菩有普賢,這叫法界體性智,我們在修行方面可以轉四智,把八識轉成清淨智慧,就這樣轉。安心淨土,心安在什麼地方,這樣大家腳跟就點地了,不要懷疑。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佛刹是從我們的清淨裏流出來的,是以自己的本來清淨的一念普光明智慧顯現出來的報身,也就是臨終時,跟佛的法身清淨光明合二爲一。佛的清淨法身裏,顯出西方極樂世界。現出阿彌陀佛報身,來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才是安心淨土。大家不明白這個道理,一邊求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這是心外求法,心外根本沒有佛,所以你的心沒有真正安在淨土上,淨土就是安在清淨法身體上。無相法性體就是第一義谛。

   諸法實相,這是真正的淨土,如果你證到法性體性智,清淨法身。我們不能完全證道佛的圓滿清淨法身,但起碼證到一分,就破一分根本無明,見一分法身,我們人有四十一品無明,你破一品無明,就證得一分法身,具足一分法身。具足叁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這個叁德就是修行的一念清淨心,從清淨心裏顯出莊嚴佛刹土爲德,德就是一種德相,這種相就是妙用。這種妙用就是顯出來的種種莊嚴妙相。

   我們要安心淨土,就必須天天時時刻刻念佛,把佛號安住在我們的清淨法身上。這爲真正的安心淨土,淨土在哪裏?不是在我們的心外面找一個淨土,那就錯了,真正的淨土在我們的心裏。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是佛經上講的,我們的心本來具足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不慌不亂,你證到了佛的體性,在佛清淨法身體上,自然顯現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真正的淨土。你就安心在法身體上,你不要懷疑,有人懷疑,臨命終時佛能不能來接我,有疑者出障礙。

   爲什麼修一生,生邊地疑城去了?佛爲什麼設疑城?而不是說那個疑城是佛設的,這個疑城是…

《安心淨土(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安心淨土(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