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與科學——地球環境的危機

  佛教與科學——地球環境的危機

  內容摘要:爲了克服地球環境的危機,必須擺脫人類中心主義,肯定自然萬物和人類是同等的並樹立宇宙觀,從而實現人類對自然的六波羅蜜多。

  關鍵詞: 菩薩 宇宙 人類 地球環境 六波羅蜜多  

  人類曆史開始以來許多科學家和哲學家們一直都在研究有關創造宇宙的根原。但是早在2600多年前,有關創造宇宙的原理有一位已經很鮮明的指出來了,這位就是釋迦牟尼菩薩。菩薩指出所有存在的出現、維持、瓦解、消失這4個不斷反複的現象就是宇宙創造的原理。

  不僅是擁有有限生命的的生命體還是到宇宙所有的萬物,這些萬物都必須互相連接互相依賴的存在。目前科學證明了不論是最小的基本粒子還是一切萬物,永遠不變的固體是不存在的。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一切所有的萬物都是無我無實體無果的事實。

  另一方面由于所有萬物都是在相互關連相互依賴的條件下所形成。現代科學又指出了其中任何一個都不會永恒不變的原理。萬物是變化莫測的。包括基本粒子的生命體到宇宙所有的萬物只是一個緣起的塊。所有萬物如果不具備自性只因緣起相互連接相互依賴的現象稱爲諸法無我,則因緣融合的話暫時存在,相反因緣因別離而空虛零散可稱爲諸行無常。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不僅是諸法無我,諸行無常,而且是個重重無盡,實現法界緣起的趨勢。 

  像這種既是無我又是無常而互相依賴的世界菩薩比喻成一把蘆葦。“就像3根蘆葦想在土地上站穩必須互相依賴。如果放棄其中任何一個其余兩個就不會站穩,同樣放棄兩個剩下的一個也不會站穩一樣,只有互相依賴才能站穩”。因此,就會出現”存在那個就有這個,有這個就存在那個,同樣,如果沒有那個就不會存在這個,不存在這個也就不會有那個”的相互依存的關系。

  宇宙法界萬物任何一個都不例外包括我們每個人都是菩薩的姿態。宇宙的法界就是菩薩的身體。十方叁世,不論是多小的灰塵其中的所有因素都是由菩薩來構築。就現象存在先後的最終原理來看在一切法界中不由自主的出現都是佛法。最終佛法的真理十方叁世不管在什麼地方也不例外永遠常住不滅,常住不壞。 

  有著46億年曆史的地球,最近隨著産業化和消費的增加,以及有害物質的排出,感染了各種疾病正在呻吟之中。這種地球疾病再一次面對人間,對生命十分危險,甚至對地球上的繁衍的種類有滅絕的傾向。

  特別是地球大氣層快速增加的水蒸氣和二酸化炭素吸收紅外線而放出,以提高大氣和地面的溫度爲主要作用。以這種地球溫室效果,地球平均溫度百年之間上升了5℃,2100年有關部門預測還會高出5 ̄6℃度。這麼一來土壤會幹燥,作物的生命力逐漸低下,年降水量逐漸減少,出現了沙漠化。以這種預測計算200年後,推算成爲沙漠的面積約占地球面積的1/3。氣溫的上升的話,2100年全世界都會直接面對嚴重缺水問題。 

  另外大氣循環的變化經常會出現的酷暑,洪水,局部暴雨,臺風,旋風,飓風,龍卷風等等,像海洋一樣氣象萬變,海水溫度和海水上升,經常會出現地震和海嘯。特別是酸性雨的出現會引起整個地球上,土壤的生命能力降低,山林的荒廢,水中生物的滅絕,湖水的死亡,生態界崩潰等現象。

  像目前這樣有關地球環境的嚴峻和生態界的危機,解決方法早已在2600多年前,菩薩已經通過很多法文指出。佛法的根本是宇宙間的緣起關系,即萬物是變化的所以不存在固定不變的磁性。不過像今天出現的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因爲只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緣起,而忽視了人與自然的緣起的緣故。

  所以爲了將來能夠維護自然與叁輪清靜的緣起關系,必須改掉輕視外物存在的觀念。另外堅持主張人類優越主義的人不會把自然視爲同等的緣起關系,所以地球環境的崩潰是必然的。因此爲了保存地球,擺脫人類中心主義,必須承認和維持與自然萬物同等關系的重新樹立宇宙觀,同時也要認識到人類僅是宇宙組成的一部分,而不是特殊的存在體。

  這樣的真理面前,人類也很隨便的將萬物分爲有情和無情。這始于輕視生命思想。宇宙萬物作爲具有所有生命的超有機體,其存在價值必須具有尊重同等生命的思想。所以佛教必須成爲用心去體會宇宙萬物的宗教。這樣的話,自己是別人的同時,別人也會成爲自己。因此從自然中可以了解人類,從人類可以認識自然,以自然中一即多,多即一的相即相入,這就是人類的自然化。

  若想擺脫地球環境的危機,該怎麼做呢?爲此我們來認識一下有關自然人類的波羅蜜多。

  自然與人類之間的禮尚往來是日常生活中的布施波羅蜜。人類從自然中獲取衣食住。那麼對于這些回報人類又是怎樣向自然奉獻的呢?很簡單,擺脫任何一個人爲行爲,把自然所擁用的現狀保存下來就是對自然最好的布施波羅蜜。

  另外爲了集團的安定和成長,地界波羅蜜是必須的。人類只是自然中的一個組成因素。爲此人類在自然中生存下去的話,必須遵守自然秩序,降低消費以及尊守自然環境秩序,這就是對自然的地界波羅蜜。

  我們稱無生命的所有自然物正在修養忍辱波羅蜜。在人類和自然之間,如果不存在忍辱波羅蜜的話,結果在人類之間,最終忍辱波羅蜜也不會存在。因爲離開自然,人類就不能生存。爲此對自然最大限度的包容及適應,就是對自然的忍辱波羅蜜。自然萬物一同在修養精進波羅蜜。 

  但是大多數人類只是爲了貪欲的目的而在精進。自然任何時候都是其本身,而人類每天都在說要發展它。精進不是發展而是持續。所以與自然維持平等和諧的緣起關系對自然才是精進波羅蜜。 

  與自然疏遠後,才醒悟只爲空虛的目標而修的精進,使萬物失去了存在價值,只是個空虛的夢而已。像自然的萬物一樣,常常以最低的精神狀態既不漂浮也不興奮,維持安定的狀態才是對自然的精進波羅蜜。 

  如今所有佛家人都要成爲現代的“釋迦牟尼菩薩”。爲此成爲當代的法燈名,自燈明,恢複物質文明奪走的精進文化,進而在佛教文化的創造和實踐上起先導的作用。爲了這個,出家人不要強迫在家的人超度,持具體的宇宙觀克服地球環境的危機,時刻准備率先成爲修法的人。 

  這個時代的科學與佛教相似點就是發現因果。但是科學的因果是直線的,相反佛教的因果就是開始和結束,或者沒有方向的總體關系。另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科學分析還原論。所謂還原論是斷絕關系,觀察組成因素,組成因素以微觀查看的話更加容易挑出來。就像把車的組成部分車輪、軸、手把等分開的話,就能了解車原來的模樣和機能,像這樣以西方分析的還原論的方法與我們的混爲一起的話,在認識方面是有局限性的。

  與此相反佛教掌握了世界上所有的萬物都是互相影響相互發展的一個整體。 

  面對這種事實面前時,沖破種族和宗教的界線,以相生。融合實現平等走向世界和平。

  作者簡介:

  林影潭 韓國佛教放送理事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