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生感應奇迹記▪P10

  ..續本文上一頁。行至戶外,高舉書本,接上樹枝,請其離開。果真依語照行,走上枝頭,本以爲蝗蟲即將離去,但此時,它又轉回身軀,雙眼炯亮,直視末學。而後,四足卻退數步,才轉身展翅飛去。

  末學當下被蝗蟲謝恩之舉所感,久久不能自己。有道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萬物皆具如來本性是謂也。若吾人心地純仁,常行善舉,施于無畏。將無言有情,視之如己。即是慈悲的示現。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大惡曰殺生,古有明訓。此有色世界,並非人類獨有,人與其他生命共存此界,應並育不悖,同榮共存,不應以, 殺相向。, 吾人周遭常見,蚊蟻蠅蟲,胎卵濕化,皆知痛癢,鹹具情感。今蜈蚣通曉人意,蝗蟲謝不殺恩,其心之純淨。比之凡人,沈淪墮落,自以爲是,不知感恩。吾人名爲萬物之靈,豈不汗顔乎!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于護生畫集中載有一偈,對照此篇旨意,頗有異曲同工之妙,節錄于此,以享諸衆。偈雲:

  “誰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

  子在巢中望母歸。”

  鳥兒如是,蜈蚣蝗蟲亦如是,萬物生靈皆如是!

  觀音慈,普賢行

  賴光輝/南投縣竹山鎮

  放下屠刀,立地向佛。

  屠刀者,往昔所造,諸端罪業。

  向佛者,恭敬誠意,皈依佛門。

  今者,我們訪談的這一位,就是年少無知,染上煙毒惡癖。後因菩薩點化,改過向善,成就現在,恭敬叁寶,以隨緣慈悲放生的典範。

  竹山鎮賴居士光輝,年少時,愚昧輕狂,因工作關系,結交損友,以致染上吸食海洛英惡習。由于長期吸食,金錢需耗甚大,入不敷出,事業頹落。

  有日,因無錢購買毒品,憤恨郁悶,渾身難耐,遂走至德山寺,藉佛門靜谧,暫舒心中之苦。突遇一比丘尼,慈顔善目,見其郁郁寡歡,獨坐階前,便趨前慰問:“這位居士,我見你眉頭深鎖,痛苦萬般,有何苦悶心事,可一吐爲快,或許我幫得上忙。”

  光輝居士蹙眉回答:“我現在毒瘾發作,全身難受,您能給我海洛英嗎?”

  比丘尼不解的說:“我無法給你毒品,我只知念佛,如果你願意接受,相信阿彌陀佛會助你渡過難關,甯願往生,也不可再服毒。”

  光輝居士初聞佛號,將信半疑。經比丘尼苦口婆心勸化,勉強接受,展開戒毒之旅。時值仲夏,天氣懊熱,但寒毒沁入心肺,全身戰栗,身裹棉被,亦不能禦寒。那種痛苦,刻骨銘心。曆時月余,終靠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及幾顆安眠藥,渡此難關。

  事後,光輝居士數次回德山寺,找尋那位比丘尼,致謝並報知遇之恩,卻遍尋不著。他才明白,是菩薩化身,來指正點化,佛恩浩瀚,感激涕零。

  後有因緣,結識善知識劉繼元居士,得以親近上圓下因老法師,蒙師庭訓,告以放生即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茅塞頓開,自此之後,便以放生爲職志,見有物命,隨買隨放。或見動物被輾斃身亡,亦懷哀愍之情,代爲收屍埋葬,並爲其念佛及往生咒,期其能早日脫離畜身,往生淨土。

  蓮池大師雲:“普勸世人隨所見生命發慈悲心,是捐舍世財,作斯方便。”光輝居士隨緣放生,常因放生而身上錢財散盡,但心中卻法喜充滿。

  談及放生感應,光輝居士強調,心中常懷慈悲放生,自有感應,數年前因工作關系,移居大陸深圳。佛法而言,大陸仍屬冰山一角。居民多數不知阿彌陀佛爲何?爲勸導員工識佛念佛,權巧方便。以十元人民幣換取部屬念一句阿彌陀佛,希望他們在八識田中,種下阿彌陀佛種子,真可謂用心良苦。

  至于放生,雖身處大陸異鄉,仍不改其志,隨緣放生。有一次,巧遇商賈兜售穿山甲,因穿山甲屬保育動物,不可買賣。但光輝居士不忍其被買後殺,便冒險買來,並在回家途中,予以放生。

  誰知半途突遇公安臨檢,說有人通報某某車號車上有保育動物,違法買賣。公安在車上翻箱倒櫃,仍無穿山甲蹤迹,不得已,才允予放行,事後才知道,是商人與公安串通,欲圖兩面蒙利。一面賣穿山甲,一面在半路攔截盤察。

  “萬法唯心”,爲善爲惡,全在一念間。若心正,一切行爲自然端正。心在道上,一切行爲即無過失。光輝居士心存放生善念,使其避過了一場官司訴訟,甚至牢獄之災。

  老子言:“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娑婆世界,財色名食,五欲六塵,時時牽纏。一子錯,滿盤皆落索。一步錯,再回首已百年身。光輝居士佛緣深重,歧途知返,吾等凡夫俗子,豈能不以此實證,隨時警之!惕之!

  佛爲大醫王,放生念佛治絕症

  葉明傑/竹山

  蕅益大師雲:“欲即人心證佛心,轉劫濁成淨土,術莫于放生,放生一法,唯擴與久,一杯水不救車薪火,唯設人各一杯焉,一杯不已再一杯已,杯水多,車火未有不滅者,今殺運紛紛,並同分惡業招感,非慈悲叁昧水,孰能熄之。”

  這是發生在民國八十七年,因放生功德,得到不可思議感應的真實故事,竹山鎮葉明傑師兄的四嬸,住在員林鎮光明街;有一天突然發現胸部長了一塊腫瘤,于是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檢查。

  一個月以後,醫院打來電話;

  護士小姐:“請問您是陳女士的先生嗎?”

  葉政賢先生回答:“是的。”

  護士小姐以很誠懇的言語說:“您前一陣子,是不是有帶您太太來醫院做檢查。”

  葉先生說:“是啊!是啊!不知檢查的結果是怎麼樣呢?”

  護士:“情形不太樂觀,葉太太得的是惡性腫瘤,是癌症。”

  葉先生一時之間說不出半句話來,挂了電話,不敢將這個事實告訴自己太太。

  于是直奔到住在對面大哥家中(葉明傑師兄的父親),很緊張激動的說:“大哥、大哥,內人得了癌症,怎麼辦,怎麼辦呢?家裏經濟不好,如今內人又得了癌症,往後生活怎麼過呢?”—葉老居士早年即常親近上圓下因老法師,跟隨師父放生,對于放生的殊勝功德,深信不疑,于是就告知其四弟說:“明天一早我帶你去放生,病痛都是業因果報招感來的。弟媳得了癌症,更應該要放生,在諸功德中,以放生功德消業第一快速,明天我就帶你們去放生。”

  他的四弟聽了大哥說的話後,才又道出這麼一段預警的夢緣:“大哥,其實我在五天前,睡到天快亮時,猶在半夢半醒中,就聽到有人在說:“趕快放生,趕快放生。”這聲音由遠而近,一陣陣傳來,非常清楚,想不到是在告訴我內人得了癌症的事,要趕快做放生功德一事。”

  于是葉先生更深信不疑,隔日即隨其大哥馬上買物命放生;更在每個月師父舉辦的大放生活動中,參加放生。病情于是得以穩定控製,身體也因此一天天的好轉。

  因爲放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于是都到師父座下皈依了叁寶,並依師父之慈悲教化,吃素、念佛、放生、忏悔,使他們更深深體會到,戒殺放生的功德利益不可思、不可議。

  家,就是修行道場

  陳思儀/彰化縣員林鎮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值此末法蒼茫,去聖甚遙,邪師說法如恒河沙。芸芸衆生,無以適從。有者,趕經忏,參法會,渾渾噩噩,不知所以。甚者,怠忽職守,致夫妻失和,家庭不睦。有者,盲修瞎煉,追求偶像,散財失身。甚者,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殊不知,家中即道場,修行念佛,貴在一心,四大假合,業已足夠,何需外求。

  員林陳思儀居士,初學佛時,懵懵懂懂,隨波逐流,人雲亦雲。除念佛、誦經外,亦多參加法會,東奔西跑,常不在內。對家人鮮少關懷,疏于照顧。其同修,生性傳統保守,對她經常外出,極爲反感。初則偶有龊語,漸至格格不入,倆人經常吵架,貌合神離。同修因而借酒澆愁,濫交損友,夜不返家。對其學佛,百般阻撓。學佛之人,家庭何以沈淪至此,諸位見聞,宜細思量。

  某日,在蓮社禮佛,思及命運多舛,悲從中來,心起忏悔:“弟子思儀,業重如山,障深似海,學佛曆程,多有阻礙。雖誦經念佛,仍不得同修支持,致夫妻失和,諸多事端。我佛慈悲,指引迷津,除念佛誦經外,有何法門,消業最速。”禮佛畢,至善知識蘇腦居士處,抒發心中怨怼,言談之間,談及蓮因寺後山,上圓下因老法師,理事無礙,見解道地,專事念佛放生,或可上山求法。遂央請竹山葉居士,代爲連絡。

  首次上山,見師慈眉善目,法相莊嚴,心生歡喜。秉明來意後,師規谏勸導,囑要放生,安分在家,相夫教子,念佛禮忏。但思儀居士對于法會,尚不能舍,依然故我。及至第叁次上山,師乃疾言厲色,怒道:“你要好好在家念佛修行,不要到處亂跑,法會可以放棄,如此,夫妻關系自能修好。”

  聽師言後,彷如當頭棒喝,頓時明白,自此之後,斷絕外緣,專持念佛、誦經、放生。並全心照顧家人。所謂“罪從心起將心忏”,思儀居士誠心忏悔,得佛菩薩加被指引,心燈朗明。

  放生叁月,突作一夢,夢境如後:

  自身處在一座森林中,山路彎延,幽腸小徑,兩旁樹木,蒼翠茂密,高聳入天。心欲上山共修,走至山頂,見一佛寺,衆多居士,共處念佛。念佛畢,挂念同修不悅,急欲返家,但見上廣下欽老和尚,立身牆前,囑一居士,將我攔下。初見老和尚,以爲高僧大德,高不可攀,心中忐忑。老和尚抄著閩南口音,說:“留下用齋,齋畢再走。”聽其一語,如沐春風,全身舒坦,原來老和尚,親切和譪。

  齋時,老和尚開示,並在身後黑板,寫下放生二字。殷殷囑付:“你要好好護持放生,不用煩惱同修問題,你業障深重,要多放生,亦有人同你一般,同修會改變。”夢醒後,腦中宛如醍醐灌頂,智慧開啓,從此心中笃定,全力護持放生。

  自首次谒見上圓下因老法師,至今已屆叁載。期間,思儀居士律己甚嚴,除誦金剛經數千部,大悲咒數萬遍外,每日念佛,每月放生,時時提醒,行止坐臥,不忘念佛。用心體會同修的感覺,用智慧與同修溝通。現今,其同修已不再阻礙,夫妻互相尊重,家庭和樂,融融泄泄。前者家庭崩離,後者…

《放生感應奇迹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