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么一句阿弥陀佛,一抹眼神间温暖的交会中萌芽了。自此,才了解以前身在福中,不知向佛,愧疚万般。
一个完整的家,就像树;迎著朝阳,葱翠的绿叶,但如果失去了枝干的补给,也会萎黄枯落。贵屘居士自同修往生,家庭重责由其担当,屡屡夜阑人静,睹物思人,不知其灵归何处,忆及伤心处,泪下沾襟。所以,居士初学佛时,坦言是有所住的,举凡念佛、放生、布施诸等功德,悉皆回向亡夫,期盼他能往生善道,莫堕黄泉。
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执束缚之苦,是难解脱。贵屘居士虽爱夫逝去,却得闻兆劫难遭难遇的佛法。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藉著佛理的融通,加上放生时对物命重生喜悦的感受。体悟出缘起性空何所执,缘聚缘灭皆为幻。渐渐的,对亡夫的思念淡然放下。转之而成的是念佛的欢喜心,放生的同悲心,乃至于了脱生死的菩提心。
现在居士除了每个月固定随上圆下因老法师放生外,私下藉著生意接触,也会积极鼓励别人放生,常藉著放生问答一书,来说明放生的道理,及回答众人对放生的疑问,现在的贵屘居士就诚如她所说的“欢喜做,甘愿受”。然而,也就是她如此的慈悲善念,理事用心,护法在侧,让其躲过了一场劫难。
今年四月二十四日晚,气寒雨霪,约八时许,贵屘居士正在柜台内侧念佛,是时进来了一个头戴安全帽,外披风衣的青年,顺手从厨柜上拿了瓶饮料,抽出百元钞票,示意要找钱。居士不疑有他,打开收银机,瞬间手臂上感觉一阵麻痛,原来是歹徒用电击棒射出二针麻药。居士当下直觉反应是抢劫,乃奋力抽身往外狂奔,大声喝斥。歹徒见状,面色狐疑,以闽南口音连说三声:“那也按呢?”亦拔腿外逃。街坊邻居赶来探望,幸哉!居士安然无恙。
案后,警员勘察,望著居士臂上二针,直呼不可思议,因为那是最新型的电击棒,麻药之强,十五秒令人瘫痪,三十秒令人昏厥,若不幸射中头部,有成为植物人的可能。然居士只是手臂麻痛,且人财无失。听完警员一番分析,当下心中默念,感恩哪!这一切都是菩萨垂佑。
若一个人念头忌克,心就如朔雪阴凝。若念头宽厚,心就如春风煦阳。事后,贵屘居士细细思量,为什么一个二十初头的年轻人,会如此的冲动、鲁莽、无知?是缺钱?亦或急用?才会让他出此下策。以他的年纪不正与吾儿相彷吗?这时居士对歹徒的态度,已由愤怒转化成悲怜与不舍。所以当警员询问,捉到歹徒后如何处置时,慈悲的说:“原谅他吧!毕竟只是个孩子。”
望著歹徒匆忙留下的百元钞,贵屘居士心绪盘旋,这是累劫中结下的恶缘,有以前的因,才会有今天的果。当下忏悔,并将那一百元委托师父放生,希望二者恶缘当世释解,并藉此功德能稍减这位年轻人今夕种下的恶业。
菜根谭云:
“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
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虽然只是区区百元,却蕴含著包容、宽恕与悲怜。贵屘居士虽谦称学佛仅年余,但这宽仁大度的胸襟,恒持刹那的悲心,不正是菩萨精神最佳的示现吗?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郑雅泯/台北三童
积习难除!
人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又道:“性从偏处克将去。”了凡居士改过,皆由难克处著手。欲去习,谈何容易?
三年前,至莲因寺,发现后山小径,直登而上,巧遇上圆下因老法师。师父剀切训示:“郑居士,安住在家,心莫外驰,老实念佛,护持放生。定静匡习,方有所得。”弟子愕然!弟子我慢、攀缘重,从前已被数位师父指正。临下山,师父再叮咛:“明日有大放生,可参加。”孰料!是宿习渐断之始,亦逆境现前之际。
早期,常至民间庙宇,同修曾任一贯道堂主。自皈依、学佛,跑遍全省各道场、法会,攀缘炽盛,可想而知。
过去,事业腾达,钱财宽裕,浮躁易怒,无明、我慢起;未先报恩,反退道心。每思及,痛心疾首。
自依止师父,逐摒外缘。因父亲往生、事业受挫、金钱匮乏;母亲、同修,业病缠身,苦扰不堪。我慢稍熄。每至夜阑人静,内省澄观,为冀赎前愆,发愿革除恶习,并日日放生一年。无论风雨,重重险阻,身心疲累,皆恒持不辍。学佛贵勤,譬如磨镜,垢去明存。
发心未久,左脚大姆指至脚盘前,红肿如发酵面包,敷贴何药膏,无效;二周过,化脓、退肿。然左脚一好,右脚随肿,二周方愈。期间,即使痛至椎心刺骨,步行不易,请人搀扶,仍不忘放生。
近年,做手机生意,与人交易,改以诚心,恶缘渐散;一遇逆境,有贵人来助。巧的是,至金山海放几次,今年竟可设店,且有业绩。
母本有胃出血,年初(八十九年)至巴西旅游一月。回台后,体虚如生完大病,昏倒数次,带她每日放生,半年后,不见愁容,展颜开怀,神采奕奕言:“放生,吾一辈子事。”
同修,原体质差,在家静养二年多。中医诊,肝有湿气,影响胃肠。血气不足,经脉不畅,又经年累月头痛,一星期休四、五日;病重时,卧躺自早至晚才起身。放生一年,间用中药调服,今年初,医师断,好至五、六成。最妙者,原下巴长疹(因肝起),服药罔效,放生却除。今回店工作,精神熠熠,音声宏亮,深体放生功德,无形中利益:生命健旺,智慧开展,心胸宽大,是无上方便之教化也。
嗟夫!人之有病,业习来扰。愚一家人,因放生,致身体、事业、习气、人际皆获改善。恳劝先进,有习要改,痛下针砭,切勿轻忽,修行功德,自然渠成。
放生,真的很好
廖裕/竹山镇
俗谚有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若是世间,财食小福,不值一书。若为了生脱死,修佛大福,即值赞叹。
廖裕老菩萨,性慷慨,乐助人。笑脸常迎,慈祥贞静。学佛因缘,起自一场,生死车祸。忆及当时,心有余悸,亦至感恩,如来加被。十年前,老菩萨与同修,共乘一车,由信义回程,山路弯蜒,于郡坑处,车滑出道,坠入山崖,芒草堆中。因地偏僻,罕无人迹,呼天喊地,无声无息。同修不治,当场身亡。老菩萨亦伤重昏迷,无法起身求救。就此,躺在崖下,望著青天,心中默祷,静待奇迹。二天三夜,端靠求生意志,露水止渴,花草充饥,终得获救。
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老菩萨平时乐善好施,终能重难获生。几经转送,至八○三医院急救,历时数月,伤痛大致痊愈。唯右膝关节,脓血黑瘀,肿胀如昔。院方建议,截肢保命,老菩萨闻讯心惊,遂出院,转民俗疗法诊治。儿子刘继元居士,亲近三宝,孝廉有加。知观音灵感,救急救难,乃至九华山,虔请大悲水,为母擦拭病处。如此,病势转佳,后得痊愈。
老菩萨经此生死交关,体悟人生无常,命不坚久,乃听孝儿劝勉,皈依佛门,茹素念佛,戒杀放生,常随上圆下因老法师大放,亦私下随缘放生。
翌年,突身感不适,形体消瘦,下体出血。至荣总诊查,才知是子宫颈癌四期,院方建议,开刀割除。住院期间,放生更勤,金额亦大,手术过程,顺利无比。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手术迄今,业已十年,始终坚持放生,从未服药,同期病友,几已往生。现每两年,回院复检,健康依旧。
历经两番险境,老菩萨体验,生命短促,世间一切,如梦幻泡影,看破放下。如今,日日念佛,拜佛,谦言识字无多,不会诵经,唯念佛,放生尔尔。私行放生,均恳请诸佛菩萨,加被十方众生,离苦往乐邦,同证菩提,合家平安,古德言“目不识丁能味道”,廖裕老菩萨虔劝末法众生,多行善放生,因为她说:“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净霞居士/台中市
人生在世,为了贪恋,财色名食,汲汲营营。时刻不断,争名夺利。“勤劳者”争得多,“懒惰者”争得少。争得多、争得少,全都活不好,因为“争”而失去了“方寸”,失“方寸”者,日日打转日日忧。
末学,自幼赋性悍烈,利欲熏心,争功取利,百中一、二。有朝闻得佛法,才恍然;原来身挑百千担重,皆是来时路,自己一个石子、一个石子的往肩上放,悲哉!不禁莞尔过去愚痴,如今虽知佛法,仰望经典之堂奥,却已为人妻、人母。只能巴望傻楞,后悔莫及。但也真信因果,深知面对有情生灵,都应以慈悲心怀,如亲以待。
“慈为善本”,佛之弟子,应有爱己之心,推己及人,推人及物,人物一体的悲愿。于此,野人献曝,提供二则自身体验,以供养诸众!
一者:约在七年前,某日夜里,家中浴室突现一条硕大黑亮的蜈蚣,蜈蚣身怀剧毒,若遭咬噬,将危及生命。当时,末学小儿子刚学会走路,跌跌爬爬,若不慎触及,后果堪忧。眼盯蜈蚣,口念佛号,心中惦念,有何方法?不用杀害,毫发无伤的将其带出。又恐其逃离视线,四处窜躲。
正当踌躇犹豫之际,不自觉的对它说起话来,希望它能会意:“你的毒我们都很害怕,你进入家中,令人不安。我不愿伤害你,更不愿家人伤害你,请你爬上长刷子,我带你出去。”口中仍续念“南无阿弥陀佛”,见那蜈蚣竟不迟疑,爬上长刷,静止不动,令人惊讶。见状,便疾步谨慎,拖它带出门外,沿路佛号不息,小心翼翼,将之放生。
二者:民国八十六年,某日午后,适逢亲友来访,带著两个活泼好动,童稚可爱的幼儿。当时,店虽已开幕年余,但亲友送来的祝贺盆景,依然林立,恰有只蝗虫误飞入店,伫立在盆景上,在都会中,能见蝗虫,已属不易,何况是体型肥长壮大者,更是少见。初见如此雄大气赳之蝗虫,让吾等一干,见识浅薄,化外之民,大开眼界,新奇万分。正当众人雀跃观赏之余,童心未泯的幼童,竟无知的拿起清洁剂,喷洒向它,甚至手拿利器,企图玩弄伤害。末学恻隐,见状急切阻止,善巧引开孩童,劝其勿伤害物命。
须臾,趁四下无人,信手拿出一本书,递向蝗虫,示意要其走上书本,带它离开,放之外面的行道树,以免被玩弄致死。妙哉!这虫儿似能会意,也不畏惧,缓步走上书本,任我处置…
《放生感应奇迹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