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1263—1323)
號中峰,爲一代臨濟宗名僧高峰原妙(1238—1295)的得意弟子,被尊師評爲“竿上林新篁”。元仁宗時賜號“佛慈圓照廣慧禅師”,宣政院屢請不就。他常年草棲浪宿,隨處結庵,徒衆廣布。元末山水畫四家之一的一代才子倪瓒(1301—1374)曾頌他“東南唱道據禅林”、“善矣不塵仍不染,美哉如玉複如金”。著有《山房夜話》、《天日中峰和尚言語廣錄》30卷和《天目明本禅師雜錄》3卷等。
天目山
一山未盡一山登,百裏全無一裏平。
疑是老僧遙指處,只堪圖畫不堪行。
【賞析】
這是一首對詩僧久居之深山的贊頌。天目山即位于浙江杭州西北的名山。
首二句說明天目山重巒疊嶂,崎岖險峻,叁個“一”字,極盡鋪陳,一唱叁疊,描繪出萬山齊喑、逶迤綿延的寬闊山景,仿佛“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出一山攔”(宋·楊萬裏)的連綿不絕。而老僧明本的庵室,便在那萬山深處。這位自宋以來少見的坐禅高僧,二八時中,腳不履地,肘不側席,不行不臥,自然是明白那遙指處的妙處,幡然領悟“只堪圖畫不堪行”處的清幽,這正是詩人題寫天日山一詩的本意:最險峻遙遠的山中,便是衲子最好的修行坐禅之所。
雪
凍雲四合野漫漫,誰解當機作水看。
只爲皮中花未瞥,啓窗猶看玉琅玕。
【賞析】
這是一首獨具風韻的題雪詩。
首句題寫雪景,烘托宇宙的廣茫與遼闊;在如此天地間,雪花自雲間飄落,多少人站在窗前,欣賞著銀裝素裹,欣賞著玉樹瓊枝。有誰在此一瞬間,由雪花生發開去,思索過生命的大意麼
若有誰能臨機直悟,把它當做鏡月水花,去追尋生命循環往複的規律,則可謂是大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