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萬(生卒年不詳)
北宋詩僧。字致一,住錫浯溪(湖南祁陽縣)。嘗參拜江西派詩人呂本中。著有《浯溪集》。
郴陽道中(二首)
草荒驿路欲迷人,未見梅花信息真。
憶著舊家煙雨外,犯寒斜放竹籬春。
※※※
曉村寒水碧悠悠,雨歇浮雲漫不收。
且緩晨炊叁十裏,不妨亭午到郴州。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遊方僧生活的情趣盎然的好詩。
第一首詩寫雖然荒草連天遮古道,但是詩人心中早已有了春天。這種心情正應了英國大詩人雪萊的一名句詩:“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在詩人的眼前,出現了老家春的消息,出現了淩寒的冬梅斜放籬邊的詩意小景,于是詩人心中充滿了希望。
第二首描繪了一位經行的衲子暢快輕松的心情,其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盡管曉村寒水,浮雲滿天,但是詩人想盡快抵達郴州,盡快見到師友們,心情喜不自勝,于是決定“且緩晨炊”,早飯都不吃,趕他叁十裏路,並算好大概亭午時分便可抵達目的地。這種心情同李白歸鄉的心情、杜甫歸鄉的心情一樣,充滿了濃郁的詩意。李白的《白帝城》中的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詩”(浦起龍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的詩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又下襄陽向洛陽”,與顯萬衲子詩中的“且緩晨炊叁十裏,不妨亭午到郴州”,均令人痛感人生的快意。長路漫漫的行腳跋涉在衲子眼中是如此暢情,怪不得元僧行端也留下如此佳句:“落日照江村,秋花豔欲燔。芒鞋遙路客,一步一紛煩。”(《古今禅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