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璧(1065—1129)
字德操,號饒節,撫州(今江西臨川)人。曾爲丞相曾布門客,因論新法不和,遂離去。38歲時聽聞智海禅師說法而悟,後出家。挂錫靈隱寺,晚主襄陽天甯寺,道號倚松老人。詩入江西派,陸遊稱其詩爲“近時僧中之冠”。劉克莊《後村詩話》稱“如璧詩,輕快似謝無逸”。著有《倚松老人集》。
戲汪信民教授
汪侯思家每不寐,顛倒裳衣中夜起。
豈作蓐食窘童奴,頗複打門攪鄰裏。
涼風蕭蕭月在亭,老夫醉著呼不醒。
山童奔走奉嘉賓,銅瓶汲井天未明。
【賞析】
本詩用輕松幽默的筆調描寫了友人汪信民教授思家心切時的種種舉動,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了詩僧與友人間親密的情誼。
汪侯思念故裏時總是夜難成眠,有時半夜起床竟性急地穿錯了衣褲。不過他知道思念歸思念,回鄉的夙願是難以實現的。所以,他沒有催醒書童連夜起床趕路,也沒有敲門打攪鄰裏的不雅之舉。然而,那回鄉的願望是如此的強烈,他唯一排解的方法便是找友人如璧聊敘衷曲。夜半時分,涼風習習,明月朗照,他來到詩人的居處,可氣的是詩人酣醉如泥,千呼萬喚總是不醒。幸好有童子起身接待,去井邊打水煮茶,其時天尚未明。一個是思家難寐、半夜奔走,一個卻大醉不醒、安然長睡,對比鮮明,極妙地表現了詩題中的“戲”字,也活靈活現地表現了一個有欲之人與一個無欲之人的明顯區別。
寄呂居仁
向來相約濟時功,大似頻迦饷遠空。
我已定交木上座,君猶求舊管城公。
文章不療百年老,世事能排雙頰紅。
好貸夜窗叁十刻,胡床趺坐究幡風。
【賞析】
這是一首寄友言志詩。
首聯寫二人志投意合,抱定匡濟天下之志,誓如長啼不止的神鳥般奉獻終生。怎奈世事變幻,壯志難酬,如今我已參禅出世,你這位詩人也提筆難有作爲。首聯與颔聯在意趣上幡然一轉;而颔聯中的叁、四句也是互爲對襯,透露出對世事無奈的悲涼與醒悟。頸聯進一步用佛理來诠釋世事:文章再妙,難救百年老;世事如刀,卻能催人頹。既然如此,我將會珍惜眼下的時光,埋心于禅門奧理之中,于一切皆空中體證自性。全詩巧用典故,顯得詩意古樸,由此亦可見當時愛頌古、拈古之風氣;又妙用轉折、對比、對仗,散溢出斐然的詩意禅趣。難怪時人謂其詩風“高妙不可及”。
呂居仁即江西派重將呂本中(1084—1145),詩人與居仁交情甚厚,常以詩酬答。呂本中的《讀書》一詩可謂飽蘊禅趣:“老去有余業,讀書空作勞。時聞夜蟲響,每伴午雞號。久靜能忘病,因行當出遨。胡爲良自苦,膏油自煎熬?”如璧的一首《答呂居仁寄詩》,將兩個詩友間的友情勾勒盡現:“長憶吟詩對短檠,詩成重改又雞鳴。如今老矣無心力,口誦君詩繞竹行。”
晚起
月落庵前夢未回,松間無限鳥聲催。
莫言春色無人賞,野菜開花蝶也來。
【賞析】
這是一首意趣平和沖淡的即景抒情詩。
首句緊扣詩題“晚起”,心安意適的詩人胸無塵事,自可安眠,無俗事攪擾,晚起也無妨。並且他的晚起還具有無比的詩意:是松間的鳥鳴將他從禅床上喚醒。“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衲子將大詩人孟浩然的這一情趣做了詩意的再現。叁、四句以景句抒情,一句“野菜開花蝶也來”,既具濃郁的生活情趣,又表現了禅者隨緣任運、恬然自適的意趣。元明之際僧人明德的《雨前》,也有同樣的禅趣:“雨前不見花間葉,雨後渾無葉底花。蝴蝶紛紛過牆去,不知春色屬誰家。”春屬于花,也屬于蝶,更屬于熱愛春天的清修晚起之人。
詩人的不少詩作均表現出同樣澹然的情趣,如《偶成》:“松下柴門閉綠苔,只有蝴蝶雙飛來。蜜蜂兩股大如繭,應是山前花又開。”描寫細膩、生動,意境層層轉遞,自是筆力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