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诠(生卒年不詳)
北宋詩僧,一作惠诠,杭州梵天寺僧。蘇轼極愛其詩,有唱和詩《梵天寺見僧守诠小詩清婉可愛,次韻淨。
題梵天寺
落日寒蟬鳴,獨歸林下寺。
松扉夜未掩,片月隨行屦。
唯聞犬吠聲,又入青蘿去。
【賞析】
“幽深清遠,自有林下一種風流。”這是南宋詩人周紫芝對守诠詩作的中肯評述。(見《竹坡詩話》)自此,“幽深清遠,自有林下一種風流”,廣爲世人論禅談詩時所引用。蘇轼喜愛小詩的清婉幽寂,追和守诠詩道:“但聞煙外鍾,不見煙中寺。綱人行未已,草露濕芒屦。惟應山頭月,夜夜照來去。”
詩名“題梵天寺”,實寫山僧夜歸。首聯點明時令,烘托出晚秋淒寒蕭殺的氣氛,獨有那古木掩映的林下寺,有一種提唱不盡的風流。眼前是松扉常啓,擡頭是明月如鈎,明月正自在地穿行于雲中,夜晚顯得如此幽美僻靜。唯有犬吠聲伴隨著衲子的靜修,而且也隨著夜色消失在青蘿深處。蟬鳴與犬吠,以動襯靜,著力渲染山中的空寂,烘托出一種永恒的靜寂。而那幽深清遠處,自有禅心的靈現,是忘卻塵俗的覺者最爲鍾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