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1032—1085)
字伯淳,河南洛陽人。北宋理學奠基人之一,與弟程頤世稱“二程”。著有《定性書》、《識仁篇》等。
偶成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幻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賞析】
理學大儒程颢是一位崇佛之士。二程所推行的叁功夫即“靜坐”、“用敬”、“致知”,便是從佛門的“戒”、“定”、“慧”衍學而來。程門立雪的故事,也是從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斷臂的逸事中得到啓發的。
本詩信手拈來,皆成章句,理趣斐然,而又不減詩興。首句描寫詩人的閑適從容,日日安眠皆不覺曉,直至紅日叁竿。颔聯、頸聯采用工整的對仗,描繪了詩人心目中的大道。天地萬物無不自在自得,四時更疊也處之泰然。叁句的“靜觀”與四句的“佳興”均爲句眼。大道無形,然而卻廣布于渺宇之間;世事的風雲變幻,無不是道的再現。當一個男兒達到“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境界,他就成了人間的大丈夫了。
程颢一生中作有不少禅詩。《題淮面寺》亦爲表現禅宗超塵脫俗、隨緣任運的佳作:“南去北來休便休,白蘋吹盡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對愁。”而一首《秋月》,更是不著一字盡顯風流:“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隔斷紅塵叁十裏,白雲紅葉兩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