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遠(991—1067)
宋代名僧,字圓鑒,又號柴石野人,河南鄭州人。初習史事,後出家嗣法于葉縣歸省禅師。晚歲住舒州(今安徽潛山)承天寺,工詩,著有《浮山九帶》。
自歎
孤舟夜靜泛波瀾,兩岸蘆花對月圓。
金鱗自入深潭去,空使漁翁執釣竿。
【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優美的禅理詩。
首二句寫靜夜垂釣時的靜態美。秋夜甯靜,孤舟漂浮,江水微瀾。明月高挂,蘆花靜立,隨風搖曳。這證明空靈的大自然,使人萬慮皆忘,機心頓失。即使沒有金鱗吃鈎,也不爲所歎,兀自空執漁竿,陶戀于秋月澄江之中,忘情于虛空自在的禅境裏。禅者如此,便連那有靈性的魚兒也不爲外物所擾,逍遙自在地遊入深潭。有了這一層了悟,獲此清靜本心,還有何可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