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杜甫~望牛頭寺

  ☆杜甫(712—770)

  後世尊爲“詩聖” 字子美。叉稱杜少陵、杜拾遺、杜工部、祖籍湖北襄樊,後遷舌河南鞏縣。少時漫遊吳越齊魯。35歲時入長安求仕。屢試不第。安史之亂中追隨肅宗,後遇貶官。遂棄官入蜀,築草堂于成都。768年出川,輾轉漂泊于荊湘之間,生活貧儉,後病死于湖南耒陽的敝舟上。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作品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社會的動蕩不安、百姓的流離失所,後人譽其詩爲“詩史”。其詩承繼前賢,刻意求精,無體不工,形成了“沈郁頓挫“、“律切精深”的藝術特色。故又享“詩王”之聖譽。

  望牛頭寺

  牛頭見鶴林,梯徑繞幽林。

  春色浮天外,天河宿殿陰。

  傳燈無白日,布地有黃金。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賞析】

  傾心于禅宗的一代大詩人,通過描寫牛頭寺的景色,表示自己對禅居生活及心境的向往。

  鶴林寺在牛頭山的深處,經過層層幽林,如林的石徑,方可抵達。叁、四句“春色浮天外,天河宿殿陰”句意在表現鶴林寺仿佛仙宮瑤阙,在極樂世界而非人間世界。亦再現了春色之濃,殿宇之深。在這裏,衲子們不舍夜晝,布道傳燈,向往那黃金敷地的琉璃世界。是啊,如此清修淨境,誰不向往?我年紀也大了,別再作狂吟之事了,曾經“爲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是該收收心了。其實,收住自己的清淨心不是更加自在麼?

  杜甫寫有禅詩數十首,中多論禅禮佛之句。如《大雲寺贊公房四首》、《太平寺泉眼》、《法鏡寺》、《大覺高僧蘭若》與《嶽麓山道林二寺行》等。《太平寺泉眼》中有道:“取供十方僧,香美勝牛乳。”《夜聽許十二誦詩》中有“余亦師粲可,身猶縛禅寂”句;《秋日夔府詠懷》中自稱:“身許雙峰寺,門求七祖禅。”表現詩人曾欲師事禅和,許身寺宇,心系禅悅的心迹。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