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音靈感錄續編▪P42

  ..續本文上一頁非坐牢獄

  慈烏尚反哺 羔羊猶跪乳 人爲萬物靈 何反不如物 何不思此身 形體誰養育

  何不思此身 德性誰式谷 何不思此身 家業誰給足 父母即天地 罔極難報複

  天地雖廣大 難容忤逆族 及早悔前非 莫待天誅戮 奉勸爲人子 孝經宜早讀

  養親須及時 省得悲莪蓼 若是女兒身 孝思尤貴笃 勿忘本與源 常念風與木

  兒出謀衣食 媳婦須賢淑 翁姑年衰老 猶如風中燭 飲食與起居 賴媳作心腹

  奉侍要真誠 儀容須溫肅 轉眼爲翁姑 果報恒迅速 雨水滴檐前 點點相繼續

  奉勸世間人 事親如事佛 萬善孝爲先 信奉添福祿

  第五節 戒殺延壽

  一、壽近古稀 趙母金廣量居士,江蘇泰縣人,默庵法師之母也。年十九適趙炳榮,事翁姑以孝聞。生子女五人,師其次也,幼多疾,久勿愈,遂舍入淨業寺爲僧,病忽瘳。母喜而發道心,皈依叁寶,茹素戒殺。師將參學異地,母念之切,乃爲說淨土法門,勸母一心念佛,勿以兒女之虛幻因緣自苦。即起信心,虔修淨業,念佛及觀音聖號,終日不斷,並以誦經放生等爲助行。民國十叁年秋夫死,深感無常迅速,念佛益精進,笃志求生西方。二十年水災遍地,師即迎養,奉母進香普陀,禮觀音菩薩,于梵音洞睹觀音化身。至阿育王寺拜佛舍利塔,見舍利放光。廿二年五月初在家染重疾,知生西期近,誦心經藏余,爲生西資糧。九月初五日沐浴面西臥,合家高聲助念。怡然念佛而逝,享壽六十九,身冷頂溫,經久始散。

  二、夫享遐齡 龍母張太夫人,安徽桐城龍燦居士之母也。因夫壯年咯血,恐壽不永,遂發願戒殺,每日誦觀音經爲夫祈禱,卒享遐齡,終身舊病未發,誠感應驗,可謂著矣。

  叁、壽延耋耄 本際法師,號澄澈,俗名龍燦,字健行,畢業安徽公學,加入同盟會,宣傳革命,任職軍政教界。惑于肉類滋補之說,所傷物命最多,違母遺命,廣造殺業,致患叁期肺病,尪瘵羸弱,醫藥罔效。五十知非,始戒殺茹素,常念佛及觀音聖號,遇人辄以念佛戒殺爲勸,藉忏往業。迄五十六歲,體力轉健,過于壯年,深感佛恩,特撰勸人速斷肉食免罹災難文,以告于世,俾同病同業者鹹自省焉!民國四十年冬六十九歲,在臺灣出家,建海印寺于基隆,念佛習靜。五十七年八月十一日子時念佛安詳而逝,享壽八十有五,荼毗獲舍利七顆。

  第六節 戒殺愈病

  一、夫病即愈 四川夔門李培之居士,民國十七年與妻李邱衍白避匪居萬縣。廿一年秋聞大用法師講經,遂偕入東川佛學社,虔誠念佛不懈。次年八月患赤白痢,經旬不愈,醫雲脈象甚險,妻駭極而泣,乃焚香禱告阿彌陀佛、觀音大士,乞爲增壽,發願永守殺戒,五年後茹長齋,倘經濟稍裕,印送觀音起信稿以勸世。禱畢,忽招近榻旁,告以“頃見一人立床前,仿佛金羅漢,須臾即隱。”自是服藥大效,數日即愈。

  二、掌疽便愈 杭州秦福生之妻吳氏,民國廿叁年七月右手中央忽生掌疽,初起甚小,痛苦異常,日夜不能眠。未及一旬,滿手紅腫,波及上臂,心坎悶塞,危險萬狀,疊經外科診治,鹹皆束手。秦爲虔求觀音菩薩拯救,吳亦發願戒殺。翌日女傭出外求藥,途遇兒科汪詠裳,自薦以藥試之,果醫十數次,拔出毒疔百余根,流出毒汁一大碗,便告痊愈。

  叁、乳癰漸愈 黃慧惇居士,蘇州橫泾鎮人。民國廿七年正月十叁日因積勞憂郁,外感風濕,及多食鮮魚,致左乳生癰,醫治無效,形如碗大,膿血滲漏。且素身弱,時發肝氣,寒熱咳嗽,飲食不進。延至二月十四日醫拒開方,自思必死,即于床上虔念觀音菩薩,忏悔發願:從今永不食魚,誠求垂祐。發願後約叁時許,忽嘔膿血一大碗。因思膿從口出,決無生理,遂一心念佛待死。叁分鍾後,忽覺清香入鼻,寒熱全退,肝氣亦平,病已減半,便思食粥。次日友來問病,謂其家有西藥棉花,請取一試,立見奇效。數日起床,病漸痊愈,至卅一年仍健在。

  按癡疽即西醫所謂必死之癌症也。吳願戒殺,黃願戒魚,即蒙觀音垂救而均愈。

  普勸患癌症者,速念觀音聖號,戒殺放生,則世無不愈之病矣。

  四、舊病屢愈 上海華宏禮居士之妻章氏,法名海澤,自幼信佛,皈依興慈法師,戒殺茹素,寓供觀音聖像,常念大悲咒及觀音聖號。惟體素衰弱,患血虛肝厥諸症,每因操勞過甚,或事不如意,舊病辄發。民國叁十四年正月十九日起,初患寒熱,繼頭痛劇烈,咳嗽嘔吐,飲食難進,病勢日重,中西兼治,均不見效。至廿五日病更危殆,牙關緊閉,滴水不能入口,晝夜昏厥四五次,知覺全失,合家惶急!華母之魂忽附其身,呼華乳名曰:“媳病殊凶險,汝等毋忽視,余爲求觀音菩薩加被,幸媳信佛,或可挽救。”華即沐手焚香,持大悲咒及聖號,含淚叩求大悲水,使緩飲之,似安靜入睡。俄而醒曰:“頃有高僧,執楊枝,持小瓶,騰雲來從窗入,在床前一轉身而杳,君等見否?”並曆述高僧之衣冠形狀,頭痛若失。華曰:“此必大士化身,特來救汝疾苦,即汝平日心念俱切之感應,宜善自靜養,默念聖號,病愈後當益精進,慎勿放逸。”閱數日體漸複原。同年七月舊病又發,中西醫佥謂傷寒,熱度日高,曆四十日未退,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承友介陳萬镒老居士診治,熱未退,又患腹痛紅痢咳嗽牙癰等症,請續診,謂如痢不止,恐不治。囑是晚強起,在聖像前忏悔,虔求一夢。指示所造業障,忏已安然入睡夢一老妪在海濱,問來此何事?答以求佛加被,並求忏悔。妪曰:“罪障自所難免,幸知戒殺忏悔。”問病何時可愈?妪曰:“十日後小愈,過十一月廿一日汝生日後可痊愈。”醒告華,華曰:“既見觀音化身,自必有救。”果十日後不藥自愈,冬至節已複健康,見者莫不驚異。

  第七節 戒殺脫難

  一、妻慶更生 浙江甯波張從新,家住上海,信佛戒殺,虔奉觀音菩薩。民國十六年妻朱氏屢向星士推算命運,皆謂本年頗危,算張亦當克妻。七月十一日晨七時半上海西門唐家灣小菜場突然倒塌,正買菜人多之時,死傷二百余人。朱氏適往買菜,被壓一堿菜空桶旁,蒙佛加被,神志未昏,有一小木柱落下撐住,得從瓦礫中爬出,泥漿滿身,並無傷害。乘車返家,其母反夫喜出望外,鹹慶更生。因此益增信心,至誠念佛,永戒殺生,以報佛恩。

  二、被壓得免 上海斜橋淨土庵素菜廚司名炳榮者,忘其姓,平日茹素戒殺,禮念觀音甚虔。當唐家灣小菜場倒塌時,亦在其中,身雖被壓,而心神鎮定,急大聲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忽覺頭出洞外,適一屋頂穹窿套其頸項,得免此難。足證大士尋聲救苦不可思議,念佛戒殺功不唐捐,願皆谛信而力行之。

  叁、空襲無恙 族伯毛錦堂公,名齊家,住湖北通城縣北門正街,營毛錦堂書筆店,兼售紙張文具,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待人接物,忠厚誠樸。晚年入同善社,習靜坐,持戒殺,常念觀音聖號及白衣神咒,樂善好施,老而彌笃。民國廿七年十月日寇進攻武漢,沿粵漢鐵路及湘鄂公路狂炸,通城適在公路中心,政府令人民疏散,公率全家避難南區石潭碑王家,某日率長子開印進城取物,適逢敵機空襲,城內房屋,均被炸毀,留守老弱,非死即傷。公當逃避不及,與子倚壁蹲立,默念聖號,彈中屋頂,全部倒塌,幸壁向外傾,尚存半壁,支撐塌下梁柱樓板,擋住彈片磚瓦,保留空隙,足以容身,均得安全無恙。此蒙觀音救護,以勸戒殺行善之現報也。

  按印光大師戒殺生雲:“好生惡死,物我同然,我既愛生,物豈願死,由是思之,生可殺乎?一切衆生輪回六道,隨善惡業升降超沈,我與彼等,于多劫中,互爲父母,互爲子女,當思拯救,何忍殺乎?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于未來世皆當成佛,我若墮落,尚望拔濟。既造惡業,必墮惡道,酬償宿債,展轉互殺,無有了期,由是思之,何敢殺乎?殺生之由,起于食肉,若知如上所說因緣,自不敢食肉矣。愚人謂肉爲美,不知本是精血所成,內盛屎尿,外雜糞穢,臭穢腥躁,美從何來?常作不淨觀,食之當發嘔矣。生謂人及禽獸,蛆蟲魚蝦,蚊虱蚤虱,凡有命者皆是,不可謂大者不可殺,小者可殺也。”十善業道經雲:“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一、于諸衆生普施無畏,二、常于衆生起大慈心,叁、永斷一切嗔意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爲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衆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若能回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解曰:“十離惱法是花報,自在壽命是果報也。”蓮池大師雲:“戒殺之家,善神守護,災橫消除,壽算延長,子孫賢孝,吉祥種種,難以具陳。”若戒殺而又禮念觀音菩薩,尤功大報速,觀此戒殺延壽愈病脫難各節,皆以一念仁慈,與觀音之大慈大悲,感應道交,即蒙救護之速效也。近以世界戰亂,方興未艾,饑馑水火,天災人禍,又相繼而來,皆由一切衆生殺業所召,非天地鬼神所能救護。普勸中外同胞,速發大心,戒殺放生,吃素忏悔,專念觀音,自蒙垂祐,消災免難,,卻病延年,感應昭彰,尚有何疑而不深信力行耶?

  第八節 放生延壽

  一、肉身永駐 念純大師,名智一,江西太和郭氏子,母夢白蓮而孕,生時祥光滿室。幼厭腥膻,十歲通內典,十八登進士,曆官都禦史,巡撫黔粵。廿五歲棄官出家,受戒于雲棲蓮池大師,參方十載,發明心地,禅淨並行,經紫柏憨山印可,許爲法門砥柱。明天啓六年創南雄蓮社庵,鑿放生池四,倡導放生,專志淨修,日課彌陀觀音十萬。再建鳌山寺、青蓮庵、栴檀林接衆,遐迩慕其道風,度人無數。清順治十六年己亥七月十叁日午時無疾告衆:“努力宏揚佛法。”說畢,端坐念佛而逝,享壽七十叁。經百日如生,香風不散,知州羅公與紳耆善信,留肉身供養于蓮社庵,迄今叁百余年,仍然如生。

  二、舍利長存 楊余泉居士,法名德洽,無錫人。年十四,赴蘇州習紗緞業,學成…

《觀音靈感錄續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