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生卒年不詳)
唐代名詩僧。年幼時被棄于路旁,爲國清寺僧豐幹拾歸,養于寺中,故名拾得。與寒山友善,常有往還。其詩現存50余首,詩風與寒山詩相近,多隱逸之作與勸喻世人之作。
終不逐時情
般若酒泠泠,飲多人易醒。
余住天臺山,凡愚哪見形?
常遊深谷洞,終不逐時情。
無思亦無慮,無辱也無榮。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一位僧人不流于俗、無寵無憂的自在心境。
因爲他飽嘗智慧甘露,這清冽無比的美酒反而使人愈飲愈醒,讓人體味到隱遁生活之樂,讓僧人自隱于大山深處,且不計時年。這樣,在天臺上人們也看不到他的足迹。他時常優遊于深谷幽洞中,從不追隨世間的習尚與流俗。這樣他的心境則無牽無挂、無辱無榮、超凡脫俗,進入了真正的般若境界。有關“常遊深谷洞”,我們可引他的詩爲證:“雲山疊疊幾千重,幽谷路深絕人蹤。碧澗清流多勝境,時來鳥語合人心。”
此詩首尾相呼,不事雕琢,畢現方家平淡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