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古今叁華寺

  古今叁華寺

  

  

  一、叁華寺的由來

  

  關于叁華寺的由來,有幾種說法:

   1、與地藏王菩薩有關:

  相傳,叁華寺的由來,緣于地藏王菩薩曾在叁華山的山洞裏修行多年,感動了當地的善男信女。後人就在叁華山建廟以紀念他,並自發舉辦廟會,“叁華廟會”便起源于這一時期。

  2、因爲“靈石”而建

  清末叁山拔貢姚琢如先生在其設帳授徒的“與石居”,作序文一篇言明建院的由來,其序文曰:“一巨石自山頂墜山麓,鄰村牧童玩石上,忽頭痛不止,歸家告母,母詢兒因在石上玩,頭忽痛,認爲石有神,備香燭冥錢,往石旁焚錢叩禱。母歸,兒頭即不痛,于是遠近傳播,來禱者日益增多,因築草屋覆石上,後又改築瓦屋,是爲建院之始。”

  3、始建于清朝

  傳說,叁山山腰有一巨石自山頂墜落,鄉人禱之,頗有靈驗。清順治六年,邑令趙應桢“爲蓋數椽,僅避風雨,名曰靈石。”不久,楚僧山若和尚隱于叁華山,圓寂後,建塔于寺左,之後道培和尚繼之募建,初步奠定了寺廟規模,並正式命名爲“叁華禅院”。至清道光時,禅院祖崑、先達師徒以及殡雨和尚苦心經營,已然成爲“莊嚴整肅,弁冕繁陽”的禅林寶刹 。

  

  二、叁華寺曾經的繁榮

  

  曆史上的叁華寺廟宇依山構建,殿宇錯落有致,是一座典型的漢傳佛教寺院,它坐擁密林修竹之中,寺前有細開甬道下山,寺廟淨土深幽,世人到此滌蕩身心,塵慮冰消。山景常年蔥翠,足可飽覽四時風光。晨鍾暮鼓常年萦繞山谷,使廟宇更增顯幾分神秘和莊嚴。每逢戒期,十方戒子海會來集,多達數百人,開壇授戒,一時盛況如雲,曆史上成爲江東極盛一時的禅林寶刹。

  禅院自山門始依次爲天王殿、地藏殿、大雄寶殿和觀音閣,觀音閣後有一座院落,禅院的客堂就設在這座院內。古時寺內植有牡丹、芍藥、梅花、桂花,另外植有多株枇杷與柑橘。花開季節,滿園如春,香飄四溢,秋來枝枝挂果,豐碩滿園。清嘉慶二年(1797年),姚鼐遊覽叁華禅院,恰值暮春花開時節,不禁大有惜花之意,詩曰:“堂無鍾梵從僧懶,徑有苔蹤記客勞,冷落國香聊與慰,午晴扶向石臺高。”傳說寺後有大小兩天井,底通長江,中秋之夜可現明月雙輪。

  據史料記載,寺廟規模最大時房舍達九十九間半,規模宏大,氣勢非凡,香客如雲,久負盛名。

  

  

  叁、今日叁華寺

  

  可惜的是,叁華寺沒能逃過劫難。抗戰期間疊遭兵災,牆傾垣廢;解放後又曆經動亂、改建,曆經千年的禅林寶刹就這樣消失了。

  

  現在的叁山地區,因沒有佛教活動場所,多屆“叁華廟會”一直存在著有會無廟的尴尬局面,群衆對此反映強烈。

  欣逢當今盛世,本著愛國愛教,弘揚佛法的宗旨,爲了保護佛教文化遺産,達成信教群衆意願。心律和尚早在多年前就發心重修叁華寺,此一善舉也得了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以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起初,叁華寺臨時用簡陋民房做佛殿,寺院附屬設施很不完備,不能滿足信士的需求。

   現在,在領導和信衆的支持下,叁華寺的興建正在進行中。相信不久的將來,叁華寺又可現往日輝煌。

✿ 继续阅读 ▪ 惜福長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