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佛次第入門 第一章 做正信的佛教徒 第叁節 叁種理想與追求——佛教徒的類型

  第叁節 叁種理想與追求———佛教徒的類型

  佛教是一切人類的宗教,不分種族、階級,都能獲得佛法的利益。但因人類的個性與志趣各各不同,釋尊爲了契合機宜,也就指示各種不同的法門,讓信受者依之實行,就成爲各種不同類型的佛教徒。

  有一種人,聽聞了佛法,明白了“萬有皆從因緣生”,把握到正確而必然的因果道理,確切相信我們的生命,是無限期的輪回,我們的善惡行爲會影響這生命的業果相續,其間所受的善惡業報,也是毫厘分明,無法逃避的。由此,生起一種“勝進心”,不甘墮落,立志向上,受持叁皈五戒十善業,努力在思想行爲上修正改進,依照業報因果的道理,去爭取現在或來世的更優裕美滿的境遇。這種類型,是實行“人天乘法”的佛教徒。

  另有一種人,聽聞了佛法,進一步明白到優裕美滿的生活,絕不能保持長久;而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又時時在緊逼著我們。由此,對現實的人世生起強烈的出離心,急切地想要解脫生死痛苦。于是依照佛法中的四谛法及叁十七道品去修行,這是實行“聲聞乘法”的佛教徒。有些修習十二因緣法的,是實行“緣覺乘法”的佛教徒。因這十二因緣之法,可以覺悟人生的真理,達到解脫的境界。

  還有一種人,聽聞了佛法,理解到人生宇宙的一切,都是相依互存的緣起,人人與我都有密切關系,人人對我都有重大的恩惠,我怎麼可以抛棄他們不管,而自己去解脫呢?人世越是痛苦,我越需要救濟他們。由此發起要救度一切衆生的大菩提心,努力去修習六度法門,願爲衆生服務,願代衆生受無量苦,認爲令諸衆生得畢竟大樂,才算是真正快樂。這種類型,是實行“菩薩乘法”的佛教徒。

   以上所說的人天乘法類型的佛教徒,是“戀世”的,缺乏崇高的理想;聲聞緣覺乘法類型的佛教徒是出世的,只求個人的解脫;菩薩乘法類型的佛教徒,是入世而不戀世,出世而不獨善,能夠忘我爲人,利度衆生,依照佛陀的指示,發揚佛陀的救世精神,是佛教徒的模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