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菩薩
菩薩以功德深淺可分爲十個階位:
一.歡喜地:
處在歡喜地的菩薩,是剛剛開悟了的行者。他對世間的一切生滅法,有了自己正確的體驗。除去了一般凡夫的妄執,真正明白了一切法本空、無我、與萬法唯心的真實意義。並且親曆了出世間的妙境,進入了一個與世間凡夫有別的,嶄新的精神領域。而內心喜不自勝,所以稱爲歡喜地。
二.離垢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了知你我同體的意義,思想言行因而得到了淨化。從前的染汙行爲不再生起,一切身口意的活動,已經不再有過失汙垢。自然地依聖道而行事,成爲了天人的楷模。
叁.發光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通過實相的體證,看破了一切的虛妄,內心能忍一切凡夫所不能忍的一切事情,而且內心始終保持著湛然不動不受幹擾,反而伺機度化一切願得解脫法的衆生。
他的智慧,對一切衆生的種種愚癡與過錯,都能了解。並且能夠無盡的寬容、容忍與憐憫。
他的智慧,如同照亮願得解脫法的衆生的一盞明燈,光芒四射。照現衆生的癡迷顛倒,以智慧的光芒驅散黑暗與無明。
四.焰慧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已經親身證得了諸法與衆生的虛妄不實。對一切都無所畏懼,能起完全的勇毅。他能爲解脫衆生而赴湯蹈火,粉身碎骨,而沒有絲毫的退卻。他越是爲衆生做事吃苦,他的智慧與力量就越會相應地增長。他在救世的事業中,能夠鍛煉出極高的智慧,他的智慧力量如同高漲巨大的火焰。
五.極難勝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由于智慧得到了高漲,不再爲虛妄而顛倒,修行到了極深的禅定境界。他在定中能夠全憑智慧的力量,觀照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微妙難宣的法。他掌握了宇宙運行的原理,所以善能分別真僞,並且能以慧力引用禅定之力起極大的神通變化。他的慧力與神通,難測難量,宇宙之內能勝過他的已是寥寥無幾。
六.現前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已經得到了完全的叁昧定力與智慧,一切世間與出時間法的本相,都難逃他的法眼,都會如實的出現在他的眼前,沒有蒙騙欺詐他的可能。他的慧力與定力,使他能夠隨心所欲地應用宇宙的法則,成就他心中所想的一切現前。(不能違反宇宙法則)
七.遠行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私心泯滅,爲了衆生無處不到,無時不在,恒以大慈悲之心、方便智慧,點化愚癡衆生,救災解困。又以智慧與定力指導後學菩薩,使他們能夠增長慧命,疾得聖果。他肩負著極重要的任務,他要教育與救度已發心和未發心修行的衆生,所以他任重而道遠。
八.不動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雖然道行深遠難測,且功德宏大。卻不恃己得一切智慧與神通,而生一點點的怠慢之意,對救世度生的努力,不減絲毫的松懈。對圓滿度世的宏願,能夠恒久的樂此不倦,道心永不動搖,永不腿轉。
九.善慧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能夠善用一切智慧與神力,起無量的神變,進入了一個至善的境界之中。能夠弘法度生于十方無礙,爲一切菩薩所敬重,他能教化菩薩與凡夫一體無誤,堪作大菩薩之師。
十.法雲地:
處在這一地階位的菩薩,智慧、力量與解脫已達究竟,而且更加能夠善于運用這些能力。因此他的濟世功德便沒有窮盡,能夠利樂有情永無止境。
他的智慧與法力如同浮雲法雨一樣,爲衆生遮去苦惱的逼迫,滋養衆生的慧命令得增長。他已經成爲一切衆生的守護者,一切解脫智慧的源泉。
法雲地階位的菩薩,是菩薩修行的最高境界,實際上法雲地菩薩的境界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佛。法雲地階位的菩薩,他的智慧、神通與解脫已達究竟。已經成爲了一切解脫智慧的源泉,成爲了一切想要求得解脫之法的衆生的守護者,成爲了六道衆生的救世主,成爲了一位法身遍滿宇宙的覺者---佛陀。
佛,傳法給我們是爲了引發衆生原本善良的本性,讓衆生脫離六道苦惱的逼迫與束縛,建立人間極樂。而不是想成爲衆生心中虛妄不實的神,讓衆生給他整日地磕頭燒香,求得庇護。求佛庇護那是邪念!佛不可能爲有邪念的衆生提供庇護的!爲有邪念的衆生提供庇護,那是斷人慧命。佛是不會做斷人慧命的事情的!
我們上面業力中不是講了嗎,每個衆生的業果只有自己承擔,任何人也不可能通過神通.智慧來回避業力的因果規律。而業力中有抑製業,抑製業它可以製礙其他的業果,可以使一些業不能結果。而抑製業只有通過修行佛法,通過解脫道的修行才能得到。所以,您想真正地擺脫苦惱的逼迫與束縛,只能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任何一個佛、菩薩也不會保佑您的。
只有那些行爲不端、心存邪念的阿修羅、夜叉、羅刹才會爲衆生提供庇護,他們爲衆生提供庇護與“利益”是有條件的,是暫時的,是短暫的!是不長遠!是爲了他們自己的私利!而往往受他們庇護與“利益”的衆生,最終都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的!
這就是爲什麼有些人求佛不靈的原因。所以,只有想求得解脫之法的修行者,才能得到佛的真正加持。
而這十個階地的菩薩境界,是佛的方便說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次第規律,只是依菩薩功德、道行的深淺,而劃分的十個不同的境界。是爲激勵修行者的精進心而設,是爲修行者作以指南的。所以修行者不要拘泥文字,固執地執著十地菩薩的等級,以免阻礙修行的進程。
在修行者的群體中沒有什麼階級與等級,沒有誰大誰小!只有衆生功德、智慧、思想境界的不同!“佛. 菩薩.羅漢.出家人.在家人.皈依者.未皈依者”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先修一地再修二地之說!
只要您真性大開,也可以不需要刻意修行前九地菩薩的境界,直接進入第十地法雲地菩薩的境界。這就是所謂的頓超直入,這就是所謂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義。六祖慧能,就是因爲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的。
所以大家修行佛法,不要被文字語言束縛住。在當下,在今生“您”就可以達到佛的境界,您就可以在今生進入“極樂世界”。
但是,必須要通過自己對佛法的精進修行。
通過自己對佛經的思辯,對我們身邊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的觀察思考去得到智慧!
通過自己自覺主動的運用佛法,來規範自己的思想行爲,來淨化自己的身心,來除去自己身心的汙濁,來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通過自己爲一切衆生解除苦難的束縛,爲衆生弘揚佛法的真理,爲度化衆生而能忍他人所不能忍,行他人所不能行,從爲度化衆生勇猛無畏中得到功德。
只有在今生“慧(智慧)、淨(思想境界)、德(功德)”具備,才可以當下成佛,當下進入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