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的修行方法(六度)
六度,是獲得無限智慧.力量與生死解脫的六種修行方法。
六度的修行,可以使一切有情生命度脫生死苦海,成就佛果。
六度是自度度他的利器,是修行解脫所必須的。一個修行菩薩道的行者,如不修行六度,是絕對不可能成就究竟佛果的。
布施:
就是對世間一切需要幫助的有情生命,毫無報酬的,施以種種無私地幫助。
分爲叁種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
財施:對世間一切貧苦的衆生,毫無報酬的.無私的,以金錢財物予以幫助,就是叫財施。
法施:就是對世間一切生活在愚昧無知.顛倒夢想中的衆生,毫無報酬.無私地將科學知識.生産技能.以及出世間的解脫之法,傳授給他們。使衆生大腦開化.智慧增長.清淨自性.趣向解脫,逐漸地擺脫愚昧無知.顛倒夢想的生活窘境,這就是法施。
戒律:
持戒,就是在一切時間與空間裏,運用佛法規範自己的身.口.意的行爲。時刻保持身.口.意行爲的清淨,勿使身.口.意的行爲造出惡因來,永離一切染汙惡業,避免今後承受惡業的果報。
如果有了身.口.意不善的行爲,應該當下止息,內心忏悔,誓不在犯。已生出的善業令其增長.持續;未生出的善業,要勤佳培養,令其生出,這就是持戒。
精進:
一個修行解脫者,要時刻保持警醒,勿使心性染濁。對一切善法要不斷地培養.擴充,令善法增長。要自覺主動地遠離一切不善的身.口.意的行爲。
要努力不懈地做,一切饒益有情的事業。勤奮努力地去實現,救世度生.斷煩惱.學法.成佛的四弘願,這就是精進。
忍辱:
就是,不被世間一切物質欲望.精神欲望所誘惑。生活在物質欲望熾盛.精神思想匮乏的世間,內心不起貪.嗔.癡念,不起激動.不安,不起執著妄想分別。
在順境與逆境之中,要知道:世間諸法與一切的身心感受,都是不常住.不永恒,無有實體的,都是刹那生.刹那滅的。生存的境遇,都是由自己往昔因果.業報所以至。誰也不能逃脫因果業報的自然規律。
順境與逆境,也只是暫時的果報,要知道“人我皆空之理”,不應執持不放。
內心勿起激動,要勇敢面對自己的果報,要泰然處之.不驚不怖.毫無畏懼。並無怨無悔地去承受,因爲,這都是自己業報的結果。自己的業報只能由自己去承受,他人是不能替代的,包括神佛。
以堅強的意志,去忍耐.應付世間一切物質欲望與精神欲望的誘惑,及在順境與逆境之中一切的身心感受。內心始終保持甯靜.愉悅與祥和。才能生活的自然灑脫,心性才能不被外緣所迷惑,而輪轉生死,這就是忍褥。
禅定:
禅:不被世間一切物質欲望與精神欲望所誘惑。不造出種種不善的身.口.意的行爲,時刻保持身.口.意行爲的清淨,就叫禅。
定:不被世間一切物質欲望與精神欲望所誘惑。內心如如不動,不起貪.嗔.癡念,時刻保持內心的清淨,就叫定。
禅定,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攝心一處。
攝心一處:就是要收斂自己的散亂心,心識高度集中。止息妄念.內心寂淨.安住,除去你我之想,不執著世間一切諸法。
集中心識的力量,以心力觀察一切宇宙生命的真理。用心去體驗一切出世間的,用語言.文字所難宣的智慧。以在禅定中所得到的出世間智慧,饒益有情.救世度生,這就是禅定。
智慧:
智:是對世間諸法了了分明,通曉世間一切科學知識與技能。對世間諸法的緣起.緣滅,通達無礙,就叫智。
慧:是通達無礙一切可使衆生,離苦得樂.解脫世間煩惱與束縛的出世間法,就叫慧。
智慧,就是要作爲一位真正的救世度生的菩薩,必要通曉世間諸法的緣起.緣滅,通曉宇宙物質現象,生命生滅現象,以及衆生所受苦樂的緣起。這就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