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極樂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菩薩的修行方法(四無量心)

  菩薩的修行方法(四無量心)

  

   一個修行解脫者,在修行的過程中,不但自覺自利,還要發心把自己有限的智慧,用于點化衆生.利樂有情上。即使他還沒有證入菩薩的聖境,依然處在凡夫的境地,也可以稱他爲住世的菩薩。(因位菩薩)

   要想真正地成爲一位住世的菩薩,就必須發四弘願。以表明自己的修行志願,並當下矢志不渝地依願行事,力求自己的誓願,圓滿成就。否則,他便不能稱爲真正的菩薩。

   即使已經正入菩薩聖地的,不依願履行,他便會及時喪失菩薩的稱謂,墜入凡夫的境地。因此,四弘願是衡量菩薩與否的尺子。

   四弘願

  一.無邊衆生誓願度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 叁.法門無量誓願學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

   如上四弘願發心,時刻不忘,並勤奮努力地去圓滿完成。依這四弘願勤奮地修行者,才可稱謂真正的菩薩。

   四無量心

   一個自覺覺他,立志救世的菩薩,要想圓滿地成就以上四弘願。必要培養四無量心:一.慈無量心 二.悲無量心 叁.喜無量心 四.舍無量心

  慈無量心:

   慈,給他人帶來安定.安逸.祥和.愉悅就是慈。

   慈無量心:就是平等看待一切有情衆生,視一切有情衆生如自己的親人。要象一位慈父那樣無微不至.無有窮盡.平等地愛護一切衆生。並盡自己所能,給予一切有情衆生幸福.安樂.無有悲苦.憂惱。並伺機點化衆生,示以修善解脫之法。使衆生不在種下苦因,令衆生福慧增長,直至解脫,這就是慈無量心。

  悲無量心:

   悲,視他人受煩惱與苦難的逼迫爲己受,就是悲。

   悲無量心:就是對世間衆生恒做苦因,及正受苦果的顛倒行爲,常生無量憐憫之心。並爲衆生盡量減滅苦因.苦果,而不畏艱難險阻。甚至在受到無明衆生的侮辱.漫罵.毀打時,也絲毫不退減道心。

   平等地對待一切有情衆生,抓住一切機緣善言勸慰,伺機點化無明衆生。爲其解說受苦的緣起因由,示其解脫正道。

   這種視一切有情衆生煩惱與苦難爲己受,並爲衆生盡其所能減滅苦因.苦果,而施以種種布施的無量憐憫之心,就是悲無量心。

  喜無量心:

   見到常行善法,意欲離苦得樂,增長福慧,了脫生死苦海的衆生,心中不勝欣喜。並伺機施以善法援助,令其解脫增長。對有解脫成就超過自己的修行者,不起嫉妒,爲其解脫成就滿心歡喜高興.快慰,這就是喜無量心 。

  舍無量心:

   舍,(可不是施舍.布施的意思)是舍棄.屏除一切可以導致苦因苦果的生起,與舍棄.屏除一切對解脫有窒礙作用的一切惡法。

   一個修行解脫者,要時刻注意驚醒自己:世間的一切諸法都是遷流不住,不永恒不常住,永無實體的。都是如露如幻,虛妄不實的。要徹底止息一切貪.嗔.癡念,要使內心安詳.平靜.不起激動.不生苦樂的感受。不執著世間諸法,包括自己的色身也不執著,舍棄.屏除一切惡法永不生起,這就是舍無量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