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愧對自己,這樣的悔蓋,會讓你一生沒有機會入禅定,所以一定要把一切悔恨之心都放下,讓心靈進入一個純粹清淨的狀態。
五棄疑蓋者。以疑覆心故,于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無故,于佛法中空無所獲。譬如有人,入于寶山,若無有手,無所能取。然則疑過甚多未必障定。
第五是疑蓋。我們的懷疑總是很多,懷疑佛法,懷疑叁寶等等。因爲對佛法生不起真正的信心,猶豫不決,所以得不到清淨的感受。比如我們共修叁皈依,一點懷疑都沒有,對叁寶生起絕對的信心,身心馬上會感受到清涼自在,這種感覺在生活中隨時生起,功德就會隨時增長。如果對叁寶生不起絕對的信心,恐怕你還有疑蓋在裏面。障礙我們信心的疑蓋有叁種: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諸根闇鈍,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終不得發。若欲修定勿當自輕,以宿世善根難測故。
第一是懷疑自己,很多人對自己的善根不是很了解:看看今生也沒怎麼學習,平常又那麼散亂,坐禅怎麼會得定?這麼一想,注定你不可能進入真正的禅定。懷疑自己的人,修學佛法永遠得不到利益。記住這句話:既然你有機會聽聞佛法,哪怕只聽到一句佛的名稱,說明你的善根已經非常深厚,只要認真修行,肯定能成就,要給自己一個充分的肯定,稍有懷疑,就把自己障礙在門外了。
二者疑師,彼人威儀相貌如是,自尚無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爲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诃衍論中說:如臭皮囊中金,以貪金故,不可棄其臭囊。行者亦爾,師雖不清淨,亦應生佛想。
第二是疑師,懷疑師父教授的法,會不會有問題:看看他自己都沒有入禅定,都是這個德行,哪能教我入禅定?這種懷疑一旦生起,必定障礙你入道。因爲無論是誰教你學法,有絲毫的懷疑,就不可能得到法的受用。大家既然有機會來到這裏學習,那就不能有懷疑之心。不是說我怎麼樣,我是一個臭皮囊,但這裏面有金,爲了貪這個金,這個臭皮囊的臭呀,也不要嫌棄。疑師是屬于傲慢的習氣,明明是教你的人,還覺得他不如你。小時候,我上小學的那些老師,教我的普通話不准確,致使我以後講普通話也不准確。有一次我對一個同修說,我被小學老師害慘了,他們教我普通話不准確,講成現在這個樣子。那個同修很有道德,他呵斥我怎麼可以這樣否定師長,小學老師如果沒教你,恐怕你連普通話都不能講,現在能講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千萬不要看到老師有一點德行上不圓滿的地方,就對他失去信心。對師長的信心是爲了圓滿自己的心行,是自己心中一份誠信的表露,如果這個世間的人都重信用,我們的生命就會展現一個重信用的世界,如果你對世間的一切都無所謂,那你的生命就沒有誠信可言。爲自己修學禅定著想,對現在傳授佛法的老師要生起恭敬心,因爲這些法都是佛陀說的,與佛法沒有任何違背。
叁疑法。世人多執本心,于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猶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義如偈中說:
如人在岐路,疑惑無所趣。諸法實相中,疑亦複如是。
疑故不勤求,諸法之實相。見疑從癡生,惡中之惡者。
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定實真有法,于中莫生疑。
汝若懷疑惑,死王獄吏縛。如師子抟鹿,不能得解脫。
在世雖有疑,當隨喜善法。譬如觀岐道,利好者應逐。
第叁是疑法,如偈中說:如人在岐路,疑惑無所趣,諸法實相中,疑亦複如是。我們對于所修的法,産生了懷疑,哪怕有一點點懷疑,這個法就跟你不相應。如果你對這個法沒有絲毫的懷疑,很快就可以相應,特別是修禅定的法,信心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回顧一下:我們前面講的修學永嘉禅二十五個基礎條件,如果你不重視這些基礎條件,不覺得它重要,那你以後肯定不會有牢固的修學基礎,沒有這種基礎,修學禅定怎麼可能穩步深入?!
諸位現在好好的觀察一下自己,你對所修的永嘉禅法有懷疑嗎?有信心嗎?經常會有居士向我問法,我會反問他們:你對自己現在所修的法有信心嗎?如果覺得好,那你就不用懷疑,堅定不移的修。不能今天修這個法,明天另一個師父說那個法好,馬上轉變,結果張叁李四的法把你修的團團轉。甚至有些人他自己不修行,可能剛剛入門,聽說某地方一個活佛好,去看看他的法也很好,馬上轉風向又跟著去學,這就是對法的狐疑,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入佛門以後,首先就有一個最簡單的法,師父會教你心亂的時候,靜下心來念念佛。念佛就是一個法。除非你真正遇到一個可以生起信心的上師,堅定不移的實踐他所傳授的法,如果你仍然狐疑不定,麻煩就大了。我就遇到這樣幾個人,開始很有信心,希望他從基礎做起,打好地基,結果他修了幾次,好象沒什麼感覺,然後就放棄。這樣一放棄,以後遇到第二個善知識,就要發雙倍的功夫才能生起信心,第二個善知識再懷疑,他的法你再次放棄。以後遇到了第叁個善知識,你起碼要花四倍的功夫才能生起信心,所以善知識傳授的法越多如果越沒信心,最後一點受用也沒有。
要知道遇到法是很困難的,大家在修學禅法的過程中,打基礎的時候要重視基礎,使自己的心時刻處在法的狀態中,按這個法的要求去做,做的過程中,看能不能進入這個法的狀態,並且要不斷反省,爲什麼不能進入,不能進入的症結在什麼地方?總結了以後,在生活中就按法的要求去做,以一種認真的態度來對待。
最後來總結一下,我們坐禅的時候,必須把這五蓋去除掉的。看看有沒有負面的貪欲留在心中?財色名食睡,特別是色欲,在打坐中有沒有生起?如果有,馬上舍棄它,讓它走開。第二個,有沒有生起嗔恨心?坐禅中有人惱亂你,有沒有嗔恨?第叁個有沒有睡眠、昏沈,如果有,趕緊振作起來,不能再昏沈。第四個,有沒有後悔自己以前做錯的事?第五個看看自己有沒有懷疑?實際上這個最重要,是前面的幾個蓋導致了你的懷疑,如果你堅定不疑,今天很辛苦,那明天休息好了,也不會受影響。這叁種懷疑:疑自、疑師、疑法都要立刻斷除幹淨,信自、信師、信法等叁個信心都要生起。
去除了五蓋以後,我們生命的狀態就像即將破殼而出的小雞,就要孵出來了,但是雞蛋殼把你束縛了,怎麼辦呢?把蛋殼啄開,讓生命呈現自由、開放的狀態,于是你馬上會進入一種清新的禅定境界。
好,我們今天就學到這裏,阿彌陀佛!
《永嘉禅修班講記之四·摒棄五蓋障》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