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宗寶鑒》譯注 卷一之叁
[原文]
彌陀釋迦本願因地
《悲華經》雲:“往昔劫中有轉輪王,名無诤念,大臣寶海爲善知識。同于寶藏佛所發菩提心。無诤念發願雲,“我修大乘取于淨土,終不願于穢土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世界衆生無諸苦惱。我不得如是佛刹,爾乃不成正覺。今既果滿,號阿彌陀,故現淨土。”寶海大臣願于穢土成熟有情,今已果滿,號釋迦牟尼,于此濁惡世中成佛菩提。” [消文]
根據《悲華經》上說:“在過去劫中有一位轉輪聖王,名叫無诤念,國中的大臣寶海也是一位博學多識的大善知識。當時無诤念國王和寶海大臣一起在寶藏佛前發了菩提心。無诤念的願望是,“我要通過修行大乘佛法,成就一個佛國淨土,不想在穢土中成就無上佛道。在我作佛的淨土中,所有衆生都不會有任何苦惱。如果我不能成就這樣的淨土的話,我就誓不成正覺。如今無诤念國王已經修成正果,佛號阿彌陀,因此常居淨土教化。”而當時的寶海大臣卻希望能夠在穢土中教化衆生,接引有情,如今也已經修成正果,佛號釋迦牟尼,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中成佛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