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寄情于山水

  寄情于山水

  法雲法師

  一位友人,身兼藝術家與作家,近年靈感源源不斷,佳作豐碩,原來是得力于旅遊登臨,情趣盎然,見聞廣增,獲益非淺,她稱之謂:“寄情于山水”。

  猶孔子的名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登山臨水,師法造化,心胸便自然不同,觀望高山的巍然挺立,與之傲岸堅定的氣度相砥勵,更激發自我的意志毅力。

  流水的溫柔多變,隨方就圓,極富智慧,讓自我借鑒其不屈不撓的本領,而以柔克剛。

  試想友人的佳趣與心境,恰如明代吳從先的小品:

  “峨眉春雪,山頭萬玉生寒;

  洞庭秋波,風處千秋呈媚。

  語言無味,臻此佳境,

  當使聞者神往,見者意傾。”

  意爲:峨眉山的春天,漫山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俨然銀色世界,山頭萬峰,仿佛千萬翠玉雕砌,自然讓人感到一陣陣清寒之意。

  洞庭湖的金秋,萬頃碧波,清風過處,那映照在水面上的千葉萬樹,搖曳多姿,呈現一片媚人的景象。

  如此佳境,語言蒼白,難以描繪。真正身臨其境,那一定會使聽聞名聲的人心馳神往;親眼欣賞實境的人意識傾倒,流連忘返。

  每念友人徜徉山林清泉,放曠宇宙、天地之間,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沐浴其靈秀之氣,悠然自在,形諸筆墨,自然意境超邁。

  其實,大自然給我們無私奉獻了無比清雅的美景,關鍵是人們是否真能放下一切塵俗的煩惱與瑣事,去鑒賞那崇峻的高山、蜿蜒的流水,以及好花明月呢?

  當你寄情于山水,與大自然相融相攝之時,方能做到甯靜以致遠,生活得潇灑與自在。

  

✿ 继续阅读 ▪ 以美引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