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一世紀還缺能源,爲了能源荷槍實彈,甚至周際導彈,准備了一大排,爲了要搶能源。那什麼能救這個世界,人要叁皈五戒,能救世界;能源,要修行佛法,變有漏爲無漏,這能源就多出來了嘛。過去修行人,走路的時候也不要汽油的,“呼”一下飛走掉了,很方便的。現在多累哦。所以這個世界,搞錯方向了。但是這個世界這麼龐大,六十億人口,你開紅綠燈,什麼後隊向前,像我們佛教裏有一句話,就像引請法師的時候,“末後先行”,做不到的,要做到就好了。這個世界整個扭轉過來了,扭轉乾坤。
所以佛法要去弘揚,不弘揚世間人不知道,他受苦都不知道,所以佛在成佛的時候,告訴我們,苦!爲什麼講苦?——衆生沒在苦海裏還不知道,所以佛要來講,不是佛的智慧,我們雖然苦還不知道,你說可憐不可憐啊。這個世界也真的非常需要弘揚佛法。好在科學家一個個像佛菩薩化身一樣的,他研究啊研究,就跟佛教接軌了。所以在整個的這一條路上面,在我們修行的這條路上面,“念佛、念法、念僧;求福、求慧、求生極樂;念佛念法念侶僧伽”,這是我們師公圓瑛老法師,他一生當中的座佑銘。所以在整個這一條路上面,我們要常常地來加油,念一聲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常常念佛、常常親近善知識,你那一句佛號的內涵就充實,念佛佛號裏是有內涵的,你這內涵是真的還是假的,是圓的還是扁的,這個都是內涵不言的。所以常常親近善知識,讓你那一句佛號裏這個內涵都要充滿,常常要來我們這個修行道場,這個西蓮閣,我們每一位在座的都是西方的蓮花,早就蓮花標明了,對不對?常常來西蓮閣充充電,增上修行的意樂,常常看到法師,你正念就會起得非常高,這個不一樣的。比如說在家我也有佛堂,甚至有的說,師父啊,請到我家裏,給我佛堂加持一下。我說可以去加持,但是你家裏的佛堂畢竟只有你,很少數的人在拜,這裏的佛堂不一樣了,這裏的佛堂是共修的,你家裏拜一拜佛,你是拜一拜的功德,這裏拜一拜佛,比你家裏超過百千倍,這個地方是常常人在拜的地方,所以是功德地、蓮花地。蓮花也是有大有小的,你家那也是蓮花地,但是你家那個蓮花沒有這裏的大,香火旺盛的地方,常常別人跪在那邊,發願求忏悔的地方,這個地方加持力大。所以我們有時候去西藏,那個大召寺門口拜佛拜到那石頭就是圓石頭,就是山裏采來的石頭片,但是一千多年拜佛拜下來,被磨得光光亮亮的,比機器刨磨得還要光。那大拜非常好拜,往上一扒“赤溜”就滑過去了,光得不得了,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人,都在那拜。如果你踏到這個地方,你下去拜,你看你有多少功德。那爲什麼要朝聖,甚至這個地方是一片廢墟了,但是我們去印度朝聖,我寒毛直豎,淚水直流——這就是聖地的加持。
佛在《妙法蓮華經》裏講,一個大乘菩薩所履之處,就應該起塔做紀念,這個地方來過了,佛在這個地方走過了,你過多少年別人來禮拜,都得到佛的加被,不單單我們衆生得到佛的加被,佛自己都得到加被了!佛有一次帶著弟子們走,到了那一片地方,忽然間地上很多塔湧現出來了,弟子們就覺得很奇怪,問世尊這是何因緣?佛就告訴大衆,這是我過去往劫舍身噬虎之處。現在這個聖地還在。他說當時是天神感動了,起了塔在那邊,時間久了隱沒了,現在我來,這個塔又湧現出來,所以佛陀都向這座塔禮拜,這種精神是永遠值得紀念的。這個精神是與天地長存的,它是世間的正氣,這個正氣在,就是我們生命所需要的。所以像這一個精舍西蓮閣,它是公衆的道場,它不一樣。跟你家裏的加持力不可同日而語。雖然這裏供的也是釋迦佛,你也是那個釋迦佛,這裏的釋迦佛的對境,是讓所有人都拜的,你那個釋迦佛是在家裏,僅僅沒有幾個人拜,所以這個增上的這種緣沒有這裏大,而且這裏有法師領衆,這更加不一樣,因爲法師是紹佛慧命者,是紹隆佛命,紹隆佛慧,他是可以代表佛法僧叁寶的,他是我們的皈命處,那更是不一樣了。所以常常親近道場,親近法師。如果大家明白這個道理,那你修行的菩提路上一帆風順,而且非常快樂,不僅你快樂,把你兒子孫子帶來,小孩子也快樂,你看我們法師有多開心!弄了這麼多小玩意,我看到了都喜歡,那個鴨子還紮了個頭巾,就像鴨子婆婆;有的小鴨子頭伸到水面裏喝水,還有一個老母雞,還抱著雞蛋,很開心的。所以真的是很開心的一片地方,嘿,西蓮閣這個地方,名字取得也好。我的那個弟子,他很有智慧的,他怕師父跟他取名字沒那麼好,他就自己來取了之後,讓我來印可。他就取了這兩個字:西蓮,我乃西方一枝蓮,怎麼昏頭昏腦到娑婆世界來了,我們西蓮閣才把大家接引回去,收容站!迷失在娑婆世界的蓮花們,趕快到這收容站來,我們真偉法師帶你們——回家。
所以這個菩提驿站,非常非常要緊,加加油,休息休息,再抖擻精神往前走,化城不留必取極樂,爲我們的這個自願,但是這個化城非常要緊,這是佛的慈悲心所化現的。像昨天我們講的“九品蓮花爲父母”,我們昨天講到極樂世界,它是真實的,我們說“蓮花爲父母”,那極樂世界怎麼爸爸媽媽是蓮花?你相不相信?應該相信。從物質世界推比好了,我們二十一世紀還有試管嬰兒呢,那蓮花爲父母有什麼稀奇的?那我們這個二十一世紀,拿一個細胞,拿一個什麼東西出來,還能克隆出羊、克隆公牛,只要願意,還能克隆人呢!但這個克隆,再克隆還是叁惡道,還是六道,到了極樂世界,都是阿彌陀佛身上拿一個來,然後我們進去克隆出來的,克隆出來都是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是不是?來,給自己鼓一個掌!
這可以相信的。我們現在人類的科學,我真的把這些都當佛菩薩來看待的。有一個我們華裔的美籍科學家,丁肇中先生,他父母以前是華僑,本來是想帶他到中國出生,因爲每一個人有他自己的一種歸屬感。但是由于當時的二次大戰,沒辦法回來,結果他生在了美國。但是這個人非常愛國的,他還常常回國。很年輕,叁十多歲就獲得諾貝爾獎了,他現在是我們當今科學界的一位權威。我們常常看到美國有航天飛機升天,九七年的時候,其中就帶了一個很大的一個科研艇,帶著丁肇中科學儀器上天,到太空裏去收集這個世界的負物質。因爲現在的科學理論,說這個宇宙在大爆炸的時候,有負物質在,地球上任何一個正物質,都會有負物質,但是在我們地球上不好捕捉,他想在外太空或許可以,因爲物質會比較純,他會捕捉到那個帶負物質的,他要證明這一點。理論上已經有了,但是要拿事實來證明。這個理論在整個科學界是承認的,其實我們中國古老的學科裏已經有了,我們中國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這就是陰陽學說。有一次他到中國之後,記者就來問他:“尊敬的丁博士,那按照你的這個推論,任何物質都有它的負物質,那我們人從唯物的角度上說也是一種物質,那我們人也有一個負的人喽?”丁教授就很肯定地說,是的。按照理論上說我們身體上還有一個負的人。他們就繼續挖,“那我們這個正的人什麼時候能夠跟我們負的人碰面呢?”下面這句話,這個教授回答得很奇特,他說不能。這不是很失望嘛!他們問:“爲什麼不能碰面”?教授說:“如果正的人和負的人碰面,就變成光明了”。
這一句話很偉大,是不是?是不是修行人啊!是用科學的方法在修行,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是梵語,中文意思是“無量光”,我們要達到的,就是負面的和我們正面的合一啦!那變成不二啦!我們現在是兩個,而且是在其中之一,這一條叫歧途,我們兩條道路走到其中岔道裏來了,所以我們走入歧途了,娑婆世界就是歧途的顯現,六道衆生都是歧途,歧途的顯現。所以要回光返照,要走到這個不二的這一條裏面來,不要走到歧途裏去。這兩條路合一的時候,就將是光明,就是極樂世界,是無量光、無量壽,是不是?我們幾千年來追求的是不是這個?我們丁肇中先生,他追求是也是這個啦!所以記者繼續問他:“您的這個試驗室,簡直像一個聯合國一樣,各個國家的這些權威的科學家,都以爭取到您的試驗室裏工作爲榮,你們這麼多來自不同國家、不同信仰、不同種族的在一起工作,爲了什麼呢”?
“爲了探求宇宙的真理,爲了追尋人性的完美”,丁肇中先生這樣回答他。你說,我們是不是幹這個事情的?我們佛弟子是不是這樣的?我們比他有優越感一點的是什麼呢?佛已經是無上正等正覺了,已經找到了,我們只要用現的的就行了,他還在尋找。所以我們比他們還幸福。但是,盡管這樣,我們非常感謝他,用另外一種方式,诠釋了佛教的正確。因爲現在二十一世紀,是以科學爲主導的時代,他用科學來證明我們佛教是正確的,證明我們佛教徒是正確的,我們追求的道理是正確的。所以,念佛就是爲了正物質和負物質的結合,對不對?到時候到了那一種生命,到了那一種不二的生命的時候,那個時候你有你的國土——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國土!所以這個就成爲清淨刹土,清淨的,不二的。我們這個是歧途的,所以是染汙的。那個時候是不一樣的。生到極樂世界去的,有哪一些可以生去?羅漢可以生去。《阿彌陀經》裏不是講,阿羅漢那些聲聞緣覺是不是很多?還有菩薩衆更多,數也數不過來,所以要知道那是實有的。現在我們坐在這裏,我們說,你看,清淨很清淨,可惜很小,但是我們西蓮閣,這是大家的感受,繼續往下感受,我們坐在裏面,我們是不是更小啊?是不是你人知道,你別說這裏小,你就是把整個新山做道場,在我們馬來西亞還是很小,你就是把馬來西亞做道場,你翻過世界地圖,你看馬來西亞小不小?還是很小啦!那你說算了,把整個亞洲都做道場吧,有什麼了不起,跑到月亮上看它還是很小。如果把整個地球做道場,都是我的道場,都交給我們真偉法師管,你跑到冥王星一看,還是很小。好吧,那我們把太陽系做道場吧,你到天狼星上面看看,這太陽系還是很小,對不對?更何況我們人是多麼渺小呢!
因此平時修行的人不要很執著,特別這個“我”的執著,那是産生痛苦的根源,“我”的執著是輪回的創造者。本來我們就很渺小,就像一粒微塵一樣,有的人或許有興趣,啊呀,法師您是怎麼修行的。我可以告訴你們,我的一個很主要的修行,就是觀想自己像一個塵埃一樣,就像一根小草一樣,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常常想,我死掉地球照樣轉,我不來這裏,我們真偉法師依然會把佛法弘揚得很好,大家捧場要對得起大家。
所以袈裟披下來,在這裏畢恭畢敬的,恭敬我們諸位的緣故,恭敬佛法的緣故。我們實在很渺小的,常常要這樣想。如果這麼想,那我們這個道場也是大道場,對不對?
南無阿彌陀佛!
(2006年12月弟子慧敏根據同名DVD記錄整理)
《東南亞弘法行開示:菩提驿站》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