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走到臨近窗戶的走廊,只見那潔白的牆壁懸挂一幅“釋迦問病”圖,整潔的書桌上堆放著病案和文件,窗明幾淨,一塵不染。
人們不斷進進出出,她是那樣溫和而耐心,撫慰著無數創傷的心靈。他看見那些懷抱幼孩的婦女圍在她的四周,人們那種期盼的目光,那種信賴尊崇的神色,真好比見到了救星一般。
他幾次躍躍欲試,很想走進她的辦公室,可是想了很久,竟想不出一句得體的話來。
他內心有點難過,噙著眼淚在走廊來回踱著,他輕歎了一口氣,倒並不是感歎現實中他與她之間存在的距離。
他此刻心境,可以借用《曼殊大師全集》中的詩句,“相逢不及相思好,萬境妍于未到時。”
汪越在走廊坐下,靜靜觀看熙來攘往的病員,那些越南難民,黃瘦的臉孔,附近貧民區打工人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帶著病苦神情,還有黝黑的菲傭,但大多數是小孩和婦女。這時一輛白色救護車急馳而來,人們從車上擡下來一個因車禍受傷而血肉模糊的軀體,趕快擡進急救室,汪越閉上了雙眼,心裏頓時掠過一種悲憫之情。
他獨自坐在椅子了,用手支著下巴,仿佛陷入了沈思,是啊,我得認真地想一想。
確實,我能告訴她些什麼呢?跳出“農門”流放西域,然後懷著“理想”飄泊到香江,可是我這幾年在香港的生活又算得了什麼呢?與西方社會格格不入,中土又令人望而生畏,在傳統與現代夾縫中經曆一番無期的掙紮。我曾夜以斷日地勤勉上補習學校,也曾辛勞地打工,拼命地賺錢。
蓦地憶起那天法師所言:“雖然賺得了錢財,卻不知賠去了青春,賠去了生命!”
他的內心一陣抽搐,無情的歲月,蒼白的青春,異域飄零,滿臉風霜,生活的磨難已將昔日的壯志豪情銷磨殆盡,“秋月春風等閑度。”
他突然感到自己是多麼渺小、卑微,一種自慚形穢之感油然而生。
陣陣惆怅,聲聲歎息,難道繼續在人潮洶湧、五光十色的喧囂鬧市感受一份茫然的困惑?並再多加一份傷痛的往事和難堪的記憶?
曾經有多少次提醒自己,應當重新振作,可是疏懶、惰性、麻木不仁……哎,他現在才真正開始討厭自己。
他不曾忘記,當年代表知青參加全縣遊泳比賽,榮獲第一名,那天晚上,月上柳梢,她在村頭玉溪邊迎接他載譽歸來,分手時,她送給他一件終生難忘的珍貴禮物--她教授父親臨終時留給她唯一的紀念品,一枝嶄新的派克鋼筆,精致的盒上是她娟秀的題辭:“願你永作力爭上遊的人!”
他深歎了一口氣,帶著濃濃的傷懷,思緒翻騰,不肯停留,他閉上眼睛,那端莊的身影卻霎時浮現。
他記起當年插隊時,鄰村是“ΧΧ大學”農場,那位下放勞動的著名哲學教授,爲了感謝赤腳醫生呂蕙心的仁心仁術,曾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對她的贊美:
靓妝豔比蓮花色
蕙質香生貝葉經
哲人早已洞悉那高潔明淨的心靈,這難道不是一種最恰當的喻示,是她最確切的寫照?
他雖然對佛法只有膚淺的認識,但她那靜若止水的莊重儀態,那一雙閃動著睿智光芒的眼眸,顯示出空明而超脫的精神境界,竟是那樣的遙遠,實在是可望而不可即啊!一旦想到十二年的離愁別緒,長久期盼已屬幻影,我已經永遠失去了她!心裏頓時泛起一種怅然若失的淒恻之情。
# # #
忽然,一陣悠揚的梵呗聲隨風飄來,在汪越的心靈産生了強烈的共鳴。
他順著圍牆走進後院,聲音是從一間煥新莊穆的佛堂發出來,原來是“慈濟功德會”禮拜日的共修法會開始。
那深沈而肅穆的梵唱,有如清新的晨鍾,亦如驚濤拍岸的海潮音,回蕩在甯靜的晨空,似乎這聲音他從前曾經聽聞過,他沈浸于典雅靜谧的境界之中。如沐浴山泉清流,使人俗慮蕩滌,神清意爽,頓生一種親切而澄淨的覺知。
它喚起了他對失落的過去深刻的回憶與思戀,如同慈母柔聲呼喚久久不歸的遊子,聲聲感人肺腑,聲聲動人心弦,他情不自禁熱淚盈眶。
啊!我到底在追尋什麼呢?
汪越從沈思中擡起頭,凝神望著綠蔭清幽的圍林,那綠油油的小草坪,牆角有幾叢蓬勃蒼勁的翠竹,圍牆四周布滿藤蔓,微風輕拂,花樹飒飒搖曳。
此時他才發現,樹木們原本互不親近,相隔有距,卻生生不息,相依輝映,花草也不見彼此竊竊私語,但卻互有默契,理解甚深,共同化合出一種美景,展現出生命的青春。
啊!如夢初醒,直到此刻,我終于讀懂了那晶瑩的眼睛,莊穆、恬靜、清純如夏日荷花般的眼睛,我讀到了人生的奮發和奉獻的悲壯,讀懂了一種明淨澄潔的崇高意境。
他眼中閃現出穎悟的光輝,刹那間有了一番新的感知,我又何必再過分的希冀,讓心中的女神永恒吧!
曾幾何時,那渴望光明與純淨的願望又開始在他那打滿補丁的心靈萌動,仿佛在那幹涸了的心田開拓出了一片綠洲。
汪越即刻感悟到,在他長年渾渾噩噩,奔波勞碌的歲月,在叁載流落香江,每天面對金錢利祿,勾心鬥角的環境,今天是多麼特殊,而且極爲重要的時辰啊!
他獨坐椅子上,待了好長一段時間,然後帶著一種情盡緣散的平靜,深深吸進窗外清涼的空氣,心結漸漸解開,他感到內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明。
這時他想起了愛因斯坦有關價值的闡釋:“一個人的真正價值,不僅僅在于家庭和愛情,他應該擁有完整的解放了的自我和爲了公衆,于人類有益的事業!”
他的心靈被震撼了,在長久的深心祈禱中,我不是衷心地祝願她幸福嗎?人生的意義,難道不就是爲了創造一個高度智慧的更完美、更莊嚴的生命嗎?當初曾經心靈相契,她亦滿懷對生命的熱愛,對理想憧憬,爲追求人生的極致,可以不計一切地付出。如今啊,她終于尋覓到了最佳的依止,實在是得其所哉!她向我展開了一種多麼深遂的人生境界啊!
汪越仿佛站在波濤洶湧、一瀉千裏的大海邊,多少紛亂的思緒,多少癡迷而缥缈的夢境,都在瞬息之間付諸東流。
他似乎感受到了創世紀的激情。
他站起來,朝向那窗前,送去深深一瞥,送去了最後一縷沈思。
他走出了醫院,邁步在那灑滿朝霞的甯靜小路上。
豔陽下,他清晰地看到小路的前端,原本連接著寬廣、平坦的大道,沐浴著朝晖,他大踏步前行,去尋覓新生命的永恒!
《追尋的夢》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