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戒幢蔭涼

   我們今天遵循著世尊的教導,來受持世間最莊嚴的戒體,雖然是一日一夜持,但是這24小時,會成爲我們百年叁萬六千日當中最莊嚴、最光明殊勝的日子。因爲,“戒爲無上菩提本”。戒,是無漏的,其他的會消失,戒,是永遠不滅的、增進的、清淨的、快樂的根本。我們今天濟濟一堂,仿佛又再現了靈山會上的那種儀容,四衆具足,受持戒法。

   戒,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身體;經,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口,咒語,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心。今天我們在這裏具足律儀,這就是世尊身體的德,在我們身上重新得以體現,通過我們的身體,把世尊身體的功德,展現在這個世間。所以如此的一日一夜持,乃是這個娑婆世界的莊嚴。

   在杭州,有一個大家很熟悉的地方——嶽廟,那裏有一幅對聯,上聯是:“青山有幸埋忠骨”,嶽飛這樣一個忠臣良將,他雖然死于“莫須有”,但是他的屍骨埋在這裏,這一座青山都有幸啊!今天這個體育館因爲它承載了、保護了、成就了我們今天的八關齋戒而愈發的輝煌。寶島臺灣,因爲有了我們諸位在這裏受戒,今天的寶島風調雨順、人心祥和、社會安定。這個世界因爲有我們在這裏受持八關齋戒,本師佛的功德又重新展現在了這個空間,所以戒不但是我們自己無上的菩提本,也是世界衆生的莊嚴。

   我們今天發心來受戒,不但我們自己一個人得到戒法的加被,乃至我們的曆代宗親,在我們剛發心時就已經開始歡喜了。就像以前目犍連尊者從天上返回人間,看到一批鬼在慶祝,歡天喜地。目犍連尊者上前問:你們爲什麼這麼開心啊。鬼說我們家子孫,多少天之後將去供佛齋僧。子孫供佛齋僧,曆代宗親都高興,都已經得到福報加被了,更不用說我們作爲佛子,這樣來奉行教法。孔子說:克己複禮。我們大家都很安忍,很喜悅地皈依戒法,奉行戒法,所以曆代宗親,乃至冤親債主,都已經得到極大的利益了。

   “爲善之人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世間一般爲善之人尚且遠離禍患,更不要說我們是受持世尊無漏戒法,這個究竟快樂之源離苦之法的人了。

   有一些人不清楚爲什麼要受戒?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大家要想安全怎麼辦?我看臺灣很多人家,都裝了防盜門、防盜窗。有沒有覺得,那太麻煩了!每天進出還要多開一道門,甚至也不好看。但是有了這些設施,你住在裏面晚上睡覺安心,白天出門也安心。爲什麼要做這些?因爲這是五濁惡世。我們受持戒法,這八、關、齋,就是關一切惡趣之門,就是把不好的都關在外面,把自己內心不好的念,乃至生起的不好的行爲遮止住。就像防盜門、防盜窗一樣,能令我們得安樂、得清淨。

  

   所以我們今天坐在這裏,仿照著佛陀和以前漏盡通的大阿羅漢們的行儀:

   戒殺生,以清淨道義,以慈心來做我們的莊嚴。

   戒偷盜,以清淨的道義,以尊重別人的財産來做我們的莊嚴。

   戒邪淫,以清淨的道義,以慈愛一切衆生,尊重彼此的情感,來做我們生命的莊嚴。

   戒妄語,以清淨的道義,讓我們的口業能夠保持在正語的狀態裏。

   當你受戒了之後,你會發現,我們這個人是多層面的,是錯綜複雜的。所以佛陀用八萬四千個法門,來度化我們八萬四千個煩惱,這八萬四千個煩惱,都是我們自己的。很多所謂的“我”,是需要被管理的,所以佛陀教我們念佛、念法、念僧之外,還有四正勤的修法:善的念頭起來,應當讓它保持住;如果善的念頭未生起,應當令它速速生起;如果不善的念頭生起了,應該立即讓它停止;如果不善的念頭未生起,應當讓它保持清淨,不要讓它生起。

   這四正勤的修法在我們生活當中很用得著。有時候一個念頭來了,比如說那瘾君子念頭來了,想抽一支煙。如果你用四正勤去修,你用人有八萬四千個念頭去解剖,你就會知道,這個念頭不是個好念頭,就像我們在社會上交朋友一樣。我們教小朋友,在學校,要跟好孩子在一起,不要跟壞孩子在一起。中國人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一個不好的念頭生起的時候,其實它就是一個壞朋友,壞朋友來唆使我們,對自、對他都有傷害。所以你當它是個壞朋友,不跟它去。這四正勤的修法,在我們生活當中,應該這樣結合。這個戒,是准則,有了戒的准則之後,運用四正勤修行。比如今天過午不食,過一會兒下課了,啊呀,過午不食,平時還好,今天這麼累,又拜佛又坐得筆挺,不吃飯怎麼行,肚子這麼餓。這個念頭會起來哦!算了吧,飯不吃,吃一點面吧!過午不吃,吃點面算不算?一個念頭說:不可以!另外一個念頭又來了,飯不吃、面不吃,吃點西瓜總可以吧。——念頭會在那裏轉,好幾個念頭在討論,開研討會。還有的說西瓜也不行,那麼西瓜榨成汁行吧?總的來說就是想吃。就想找個理由吃。西瓜汁如果不行,豆漿行不行?最後討論下來豆漿也不行,算了,喝點白開水吧。于是就去喝開水。這個結果是很多個念頭研討出來的。如果你戒的力量小,如果你四正勤修得不到位,有可能不正確的念頭會生起來,你會被它度走,你會被它诓去。

   比如今天,“不可故往觀聽”。然後你回到家,你先生正在看電視,還正好是看世界新聞。這時候你念頭生起來,想去看一看,馬上“戒”提醒你,不可以故往觀聽。另外一個念頭說,我沒有啊,是別人開著,我是路過啊。腦筋這時又動:不可以,雖然是別人開著,你路過,但是你的頭不能故意扭過去看,把你的心不守在戒裏,不守在清淨的道體中……最後你的戒體、你的“四正勤”起作用了,你堅定地扭過頭去,走向你自己的佛堂,念佛、拜佛。

   今天還比較涼快,萬一熱一點,受了八關齋戒,“不塗香、不著花,不帶璎珞飾品”,天很熱要沐浴,沐浴露是香的,洗發精是香的,甚至連肥皂也是香的。要不要洗頭洗澡?都會有這種“思想上的研討”。這時候就需要戒體的維護,讓戒體起作用。戒體是防非止惡的,它告訴我們什麼是非,什麼是惡,讓我們有清晰的概念。還要有四正勤的念頭,很勤勞地把這個心念轉過來,把這個非的念轉成善的念。

   雖然只是24小時,守持戒律的一日一夜,比不持戒的這一天要過得漫長。就像今天我們從早上來就坐在這裏,每一個小時都覺得漫長啊。平時聽個音樂,喝個茶,一不小心兩個小時過去了,吃過飯睡個午覺,一躺下去就兩小時。今天難熬,坐在這裏腿又酸,這個法師講話還有上句沒下句的這麼慢,不知他講什麼,累也累死了。內心裏很多念頭紛至沓來。

   這個生命,有了戒的莊嚴之後,智慧會生起來。智慧的觀照力,會讓我們發現每一個念頭從你的心中劃過去,就像阿姜查尊者所講,如森林當中一個平靜的水潭,一潭清水,就是那樣不動地照著。我們中國也有這句話,內心裏的那一面鏡子“漢來漢現,胡來胡現”。所以受了戒之後,我們的這種持戒的意樂,會讓我們的心定下來。心水平靜,智慧就顯發。所以戒、定、慧,成爲我們佛教徒不共的叁無漏學。

   我們在坐的,老參老學,修行得力的話,會發現,二十一世紀衆生的業障一天比一天重,就像經書裏所講:叁惡道盈滿。叁惡道滿得都已經溢出來。叁惡道的這種業風,不僅在叁惡道中吹,甚至有時候在人間流竄,被它染到的,就是現在所講的瘟疫、口蹄疫,禽流感。這些都是叁惡道的毒。經典裏說,天人漸漸地少了,生天的少,墮落的多。天福享完之後就墮落到叁惡道裏來。人間修善的少,生天的就少。這個世界,60多億人,有多少在學佛?所以很多人去世之後,馬上直墮叁惡道。

   我們佛教,在世界所有文化裏,真正可以做到終極關懷。不單對生者有啓發,扶持他走正道,對亡者也有追薦超拔的功用。這些唯獨佛教有,因爲佛教具足了戒定慧叁無漏學,做到真正的自利,所以才有利他的資格。

   近一段時間,我常常和鬼有對話。它附在人身上,本來人不知道,以爲是生病。結果與我見面,現出原形來。包括我這次來臺灣,也遇到這樣的情況。總的反應給我的概念就是,確確實實如經典所說,叁惡道盈滿。我們學佛,要增加自己的正氣,要增加自己的福德和功德,又要回向這個世界,又要幫助衆生,唯一依靠的資糧就是戒、定、慧。有了戒定慧之後,就是“慈悲心”這叁個字。慧就是空性,有了空性的見後,自然而然會對衆生生起難忍的悲心,空性加悲心就等于菩提心。真正的慈悲心是要有空性的正見的。目犍連尊者,當他證得阿羅漢果位之後,他當下的念頭就是:我媽媽在哪裏?不單是他,所有證得空性的人,第一個念頭都會想起:我的父母親在哪裏,我生生世世的父母親在哪裏?當想起自己的父母親,想起生生世世的父母親,會發現往劫的父母,大多數都墮落在叁惡道中。所以油然的就會生起一種難忍的大悲心,會生起度衆生的心。我們現在勝義谛的慈悲心不一定很多人有,但是俗谛的慈悲心還是很多,我們在座的很多人常常會去“助念”,也常常參加超度、追薦。清明時節中國人都有掃墓、思親報恩的傳統習俗。怎麼樣去利益我們的曆代宗親,乃至怎麼樣利益我們這個人天,這個叁惡道的衆生,它的基礎,就是從戒上生起來的。所以反觀,給別人助念效果的好壞,助念者本身有沒有慈悲心,這是第一條件。第二,你有沒有空性的正見,如果這兩條都有了,特別是出家人,有資格做經忏。但是還要一種力量,才能決定你能把這個牌位的衆生鈎召來,超度掉。有慈悲心,這些衆生就願意來靠近你。但是如果你沒有空性的見,你就沒有辦法讓它見到佛的光明,能見到佛的光明,它就能得度。還有一種力量,非常關鍵,就是戒的力量。雖然有慈悲心,也有清淨見,但是戒的力量不夠,有時候度衆生的力量也不夠,也達不到度衆生的功效。所以我們實踐佛法的過程中,必須要有這叁種力量:戒的力量、慧的力量、還有慈悲心的力量。

   以後去助念的時候,要找法師給你授八關齋戒,或者自己跪在佛面前,模擬地受八關齋戒。最好盡形壽持五戒。比如我們在家的菩薩,盡形壽持五戒,你有五戒的莊嚴,再有慈悲心,加上一心不亂地持佛名號,被你助念的人才有福報,散心雜話或者心意不專,效果都不好。

   我們今天受戒,戒的力量要注入到我們生命中去。這樣我們去幫助別人,別人都能得到功效。反過來,這個戒就是有功德的,我們自己更能得到它的效用。在生活中實踐佛法,會讓我們對佛法有更深的感受,更加堅定我們的信心。學佛的人要常實踐,去實踐我們所學到的、所受持的。

   戒法也是可以實踐的。佛陀時期,有一個地方鬧鬼很厲害。佛陀就派了一位阿羅漢去教化。這大阿羅漢神通廣大,到了那裏怎麼顯神通,鬼都不買賬。于是佛陀又派了一位,他到那裏,只對鬼說了一句:“去!”意思就是離開這裏。鬼就跑掉了。他回來之後大家都奇怪,我們到那邊使了那麼多神通,想了那麼多辦法,竟然都沒有用,他只用一句話就把鬼趕跑了。大家問佛陀原因,世尊告訴大家,他是一個持戒精進的人,以他持戒的功德,一句話,鬼就沒有辦法再反抗。戒的力量就這麼大。我有時開玩笑說,神通其實是變戲法,只有戒是真實的,是無漏的功德。所以我們相互勉勵,把如來正法的旗幟,飄揚在娑婆世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

   (弟子慧敏根據DVD資料整理)

  

《戒幢蔭涼》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