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甚深的解脫緣從短期出家開始

  阿彌陀佛!

  今年的夏天尤其炎熱。但是在我們楊岐寺,這種清涼的善根是一樣的。這次短期出家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我們來到佛門,卻是積累了十方諸佛菩薩的智慧,以及對我們衆生的慈悲。所以它是高度精煉的。在我們師父的帶領下,我們整個的身心,浸潤在佛法當中。我相信,每一個動作乃至每一句言語,對我們的心靈都會有觸動,都會有指導。特別是你們得到這個消息,決定來到我們楊岐寺,參加這個短期出家的時候;在給你們剃頭的那一刻,如果你們想得起來的話,我相信你們肯定感觸都很深。

  這幾天我們法師把整個身心投入到你們的生命當中去,把佛陀的教法,傳承在這個世間,用他所感悟的,這樣無償地奉獻給大家。讓我們感到,以前雖然對生命有追求,但是無處入手,現在慢慢地,變得好象可以控製,可以捕捉到的,這個生命開始成長、成熟。

  我雖然在楊岐寺主持工作,但是這次短期出家對你們大家關心得非常少,正好也是我出去學習剛剛回來,本來講好昨天我們見面,但是時間非常緊,我前天晚上才回到甯波,還要准備出國的東西,那邊的工作也要安排,昨天晚上來得比較遲。說好昨天同大家見面,聊聊天,但是這個時間錯過了,讓你們久等,我在這邊向你們抱歉。

  時間像流水一樣,但是我們在時間的河流中撒下什麼樣的種子,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個鏡頭:小朋友爲了吃好的、爲了他心中的玩具,爸爸媽媽不同意的時候,會在地下打滾,耍懶皮,而且聲音也很大,甚至淚水和汗水都交織在一起。同時我們又看到佛教裏一些人,很遠很遠,也非常累,汗水和血水混在一起,好幾年才拜到他們心中的聖地。我們現在比一比:小朋友爲什麼會在地上打滾、放懶皮,又是什麼力量促使他這樣做?是不是要得到他那種貪心啊?他的貪心駕馭他,對不對?這個貪心是不是智慧的?(不是智慧哦!)這個貪心對他自己來說,讓他迷失掉。

  那另外一位呢?叁步一拜去朝聖,嚴寒酷暑,風雨不歇。這樣往前,手也磨破,身上衣服也弄破了,還在這樣堅持著,這是什麼力量在推動他?——這是信念,是一種智慧的力量。小孩子在地下放懶,這是無明,是愚癡;叁步一拜,這是一種信念,是一種智慧。所以人的物質的驅殼裏面,還有一個司機哦!這個司機,我們要不要把他找到?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反過來了,被這個機器人綁架。我們在座的有看過《黑客帝國》的知道,那裏面是機器人製造了世界,大家迷失了,認爲就是這樣的。我們要不要找到本來的主人呢?

  所以我們來短期出家,那請問:短期出家和長期出家,目的是不是一樣?短期出家是爲了追求解脫,長期出家也是爲了追求解脫。所以佛教這個教育,讓我們逐漸明白真正的自己,開發自性的智慧。解脫從哪裏開始?——從自己。所以佛、法、僧叁寶,是顯得那樣重要,是幫助我們自己,是幫助我們達到解脫的。是什麼束縛了你呢?這個在基本教理裏面,無明、造業,感受苦果,把你束縛住,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而造作惡業,這個惡業反作用在自己身上,就好像一張網。我們古人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個天網哪裏來的?是我們自己編織的。那爲什麼會編織這張網呢?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明色,明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這十二因緣。它是一根編織線,編啊編,就編成了這張天網。你逃得掉自己編的網嗎?那現在要怎麼辦,要求解脫,就要斷惑證真。請問這個“真”在哪裏?真在我這裏嗎?真在佛堂裏嗎?真到處都有,但是真還是要你去覺悟。所以我們皈依叁寶,要依止師父。受戒要依師父,出家要依師父,轉惑證真也要依師父。

  我們大家要知道,首先我們學佛求解脫的基礎,是要依靠善知識,依善知識聞法,依善知識指出我們的錯誤,告訴我們正確的地方。所謂的“轉惑證真”,那個真,我們佛法裏面有這樣的比喻,凡夫是迷掉真的,認賊爲子,迷惑當中的人就叫凡夫。在迷惑當中的人對真的陌生,就像夏蟲不知冬雪。夏天蟲是活不到冬天的,秋風一吹就死掉了。還有一個比喻,叫“盲人不知白色”。盲人怎麼知道白色呢?有一次,有人說了:“天邊的雲好白”。那個盲人就說了,“你說天邊的雲好白,那“好白”是什麼樣子的?”別人就告訴他,“天邊的雲就像綿羊一樣的白”。盲人又問了,“那綿羊一樣的白是什麼樣子的?”那人又告訴他:“綿羊一樣的白就像邊上的大白鵝”。“那大白鵝是什麼白呀!”路人說不清楚了,就抓起一只大白鵝,讓盲人抱在懷裏,“諾,這就是大白鵝。”盲人就抱在懷裏,摸著大白鵝,那白鵝就“嘎嘎——”地叫起來了,盲人就叫起來了:“哦!我知道了,原來白色是這樣子的”!

  他摸到白鵝了,聽到它在叫。請問他知道白色是什麼嗎?他還是不知白色是什麼。

  “夏蟲不知冬雪”,“盲人不知白色”,這是比喻我們凡夫,靠個人是很難想象真理是什麼的,因爲真是智慧的一種狀態,就像我們講的覺悟,這個覺悟的狀態,你用顔色描得出來嗎?你用畫筆畫得出來嗎?怎樣才能達到呢?

  我們佛教裏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怎麼樣達到慧呢?要入定。生命不能散亂,怎麼樣才能不散亂、才能定呢?那你不能擾亂別人,就叫戒。你擾亂別人自己會安嗎?所以爲了自己要安,首先要安別人。戒就是戒惡,擾亂別人的心就是惡,擾亂別人的心的反作用力,就是自己不得安心。戒惡就是要做到護念別人,不要擾亂別人,這樣自己才能得到安,自己安了之後智慧就會生出來。這個是不是很簡單?智慧一旦生起來了,你這個生命是有智慧在指導你的,你就是一個修行者。如果按照我們的本能,我們是貪嗔癡在指導的。如果是智慧在指導的,我們是與佛相應,如果是貪嗔癡在指導我們,那個是與魔相應。我們在座的,我們來出家,因爲我們想成佛。我們成佛的資本是什麼呢?是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請問,要不要恢複佛性的清淨、智慧?如果我們不這樣努力的話,我們有沒有魔性啊?有沒有?——也是有的。同樣的,魔性如果不去防護,不去看住它的話,我們也會變成壞蛋的,好人也是我們自己做,壞蛋也我們自己做的。我們現在做的,是做一個好人,至善圓滿的好人。所以我們在座的,非常偉大。雖然我們不是聖人,我們已經把聖人作爲自己的目標;雖然我們還是凡夫,但是我們已經實踐在聖人的方法裏面,甚至我們也是剃除須發。剃除須發就是剃除煩惱,所以我在這裏非常地隨喜你們,同時贊歎你們,用這簡短的時間把這個方法告訴大家,希望你們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全身心地來體驗出家是怎樣一回事。

  

  

  但是並不是說,“我知道出家是怎麼一回事,我已經出過家了”,你真的知道出家是怎麼一回事嗎?我們過去說,“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請問:你們出家幾天在這竿上爬了幾步?爬了也不知幾厘米。所以這一次嘗試,我希望在你們無量劫的輪回當中,成爲解脫的緣,種下解脫的善根,同時也希望你們,通過全身心的體驗,也生起對叁寶,對善知識的真正的恭敬心,當你真正地體驗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善知識這樣慈悲!”佛菩薩的慈悲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們大家來體驗過,知道真的不容易。

  我們善知識法師是這樣的心,只不過現在是對你們幾十位,法師平時面對的時更多更多,發起的菩提心是無量無邊的衆生,如果哪一天你問法師,法師你這世出家,你下世還要出家嗎?可以問一問。我反過來問你們,你這幾天出家,以後你們還要出家嗎?這個答案就可以看出來;當你們回家,這個短期出家告一段落的時候,如果法師問你們,現在出家以後還會出家嗎?這個答案肯定各式各樣。所以大家在這幾天當中,全身心地投入進來。

  我有一個徒弟,是北京人藝的呂中。她經常盼演老年的媽媽,她就跟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一個導演打電話給她,說在拍攝《走向共和》裏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慈禧太後,想請你來演。這個老演員聽了之後說:我小時候連班長、小組長都沒有做過,我怎能演慈禧太後呢?她是大官呢,垂簾聽政,女皇帝。結果這個導演再叁地請求她去試鏡,跟她說:我找了十幾個演員了,來試過鏡都不行。結果她去試過鏡之後,導演僅過了一個多小時就通知她:決定了,就是你演。她內心是答應了,但答應過後馬上就頭痛、肚子痛,到醫院檢查,檢查不出來,也不想吃,睡不著覺。這是爲什麼?她就找原因了,她想起來:是不是我答應了要演慈禧太後?于是她就到了北京郊外慈禧太後的陵墓,燒香,跪在那跟慈禧太後禱告:慈禧,慈禧,我會認認真認地來演,盡我的能力演出真實的你。這樣禱告之後,頭也不痛了,肚子也不痛了,回去演這個戲的時候非常地順利。演好了之後,她又到慈禧的墓上,去問慈禧太後:我這樣演不知道合不合意?她覺得蠻舒服,意思是感覺到慈禧太後對她還是挺滿意的。後來這個電視上映了之後,觀衆還有電影界業內人士都一致評價:這是曆史上所有飾演慈禧的演員中,把她演得最中性的人,沒有刻意地去表現她的壞,比較通情達理地去表演她。

  我聽了這個故事之後,就覺得蠻有意思,一個演員要演一個死掉的人,她還有頭痛肚子痛,還知道怎樣去正確地演好一個人物。那後來演出家人的,不管是李連傑也好,濮存昕也好,後來都變成佛教徒信佛了,他們現在都端端正正地做人,在這個世界上都做出我們人類的模範來,成爲人類最好的道德的形象大使,他們後來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有很深的教育意義,讓人從膚淺變得有深度,從邪惡變得善良。他們是演員呐,演過一次出家人。請問在座的我們的師父們,你們來不是演戲的吧!請問你們短期出家是不是真的?是真的出家!只有長短,沒有真假的!那要不要來深入地體會出家人的角色呢?

  演員他就是假的演一演,都要很深入地去體驗一個出家人的角色,我今天要演一個出家人的角色,我怎麼樣體驗一個出家人的角色,我要把它演好。你們現在是真的,要不要深入地來體驗?那體驗是體驗誰呢?出家人裏面有沒有好的榜樣呢?

  我們楊岐寺方丈悟道大和尚——悟公上人,就是我們出家人最好的榜樣。他十叁歲出家,十四歲受戒,出家七十多年,經過杭日戰爭、國內戰爭、文化大革命,這麼多年,在最大的逆境下,不彎腰,信仰不改變。後來宗教政策開放後,就造廟、帶徒弟,把佛法又從中國大地振興起來,成爲一代宗師。他這樣的人生經曆。我們現在也出家了,我們打坐的時候也想一想:我要是出家了,我如果是像悟公上人那樣的人生曆程,我會怎麼樣?我們要去體驗。請問我們大家:我們怕不怕死?如果你要知道了你過兩天就死了,你會怎麼樣?會很傷心對不對?但是我們的方丈,早就知道什麼時候死了,但是還是那麼平靜,對衆生還是那麼慈悲,還是對大家授叁皈五戒,跟大家講開示,不動聲色,你看偉大不偉大?這是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啊!

  所以佛教裏有一句話:但看諸上座。我們要出家了,我們要去體會那種甚深的角色,體會高僧大德的這那種心靈狀態。現在我們用身心來體驗出家人的狀態的時候,在你們短短的幾天結束之後,你們將會成爲怎樣的人,以後社會上的人會講:他們去短期出家過,他們曾經做過師父。這身衣服在你生命中曾經放光過,那是不是脫下這身衣服,自己又變成凡人了,又甘願回到黑暗裏面去,可不可以啊?不可以!

  所以大家要知道,這次短期出家,只是一個開始,長期的信仰將在你們的內心、在你們的意識形態中,在你們的人生理念當中去繼續。

  我們今天的交談時間也是很短暫,以後要常常懷念這段寶貴的時間,想到我曾經穿過這身衣服,我曾經剃過這樣一個頭,是不容易的,“圓頂方袍僧像現,法王座下又添孫”,這句話還記得嗎?“法王座下又添孫”,在至尊的至貴的佛陀腳下,又多了一位。我們穿了這身衣服,就結了解脫緣,不要到時候隨著服一脫,解脫緣又沒有了,這就很糟糕。要銘記住:念佛要淨念相繼。我們出家的這種偉大的信念,哪怕是外在不顯現了,內心裏絕對不可以消逝掉。

  我們在座的居士也是這樣,居士是居家修行者,在家裏追求解脫的人,所以居士也是很偉大的名稱,更不要說我們今天穿著出家的服裝呢!有人說都是服裝嘛,都是遮遮身體的。——性質是不一樣的。有一些鬼附身的,出家人的衣服往身上一穿,鬼就上不了身,出家衣服是放光的,是有加持力的,這是特殊的衣服。所以我們大家,對衣服都要頂戴,我們穿衣服要把它舉得高高的,頭上舉一舉,加持過再穿。

  現在你們剃度了,出家了,別人喊你們師父了,甚至別人也可以向你們瞌頭。爲什麼呢?向誰瞌頭呢?就是向著這身衣服,剃著這個頭,就是向著這個形象瞌頭哦!這個形象是很偉大的!一切諸佛都是顯現這個形象,最後成佛解脫的,“十方一切諸佛皆現解脫幢相而解脫成道”,我們現在現的就是解脫幢相,穿的是解脫服,理的是離欲的、遠離塵垢的頭。所以我們不是說現了這個形象就可以了,這個形象本身就是一個課題,值得我們每天向著這個形象去研究、去恭敬。以後縱使不具足這個形象了,我們短期出家結束了,但是以後對出家人,對這世間住持叁寶的善知識有了一次更深的理解。這個才是我們人生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在這裏,首先恭喜你們,也在這裏向你們表示深深的敬意,一切善根從你們求解脫的信中生起來,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從你們求解脫的發心當中開始。

  這次我也是由衷地感恩我們淨安法師,這段時間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在裏面,爲了這個世界的光明,爲了衆生的利樂,爲了你們在座的法身慧命,我們法師付出了非常多的投入,所以對法師,對在座的大善根者,我表示由衷的敬意!

  南無阿彌陀佛!

  (錄音整理: 慧敏 2007-07-30)

  

《甚深的解脫緣從短期出家開始》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戒幢蔭涼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