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能予樂悲能拔苦

  慈能予樂悲能拔苦

  --慧光和上開示--

  

   慈悲這兩個字的意思,可以說慈悲以慈爲根本。

   慈是悲的母親,慈悲是佛的祖母。

   佛的母親是誰啊?是摩耶夫人,佛的生身(即色身)是摩耶夫人懷胎然後生子所得。

   但是佛之所以能夠成就清靜的、圓滿的功德法身,是因爲智慧,所以佛法身的母親就是智慧。

  

   那麼佛的智慧怎麼開啓?佛的智慧,也就是法身的這個母親(智慧)是怎麼來的?

   是靠慈悲心,所以慈悲心是佛的祖母。

   意思就是說,修道以慈悲心爲根本,有慈悲才有佛,沒有慈悲就沒有佛。

  

   慈悲是世間、出世間的善法。

   「慈」是什麼呢?就是「愛」的意思,慈愛或者仁慈。

   慈就是把別人看成自己一樣平等地對待,友愛衆生。

   所以自己快樂的時候,或者自己得到什麼利益的時候,會想到衆生,也會想要跟他分享,因爲他把別人當成自己一樣。

   就好像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自己得到什麼好的東西,有什麼樣的快樂,她會馬上想到她的孩子,就願意跟他分享。

   當她布施給他的孩子時,她不會覺得「我少了什麼」,因爲「他跟我是一體的、沒有差別的」,所以這就是慈心。

  

   而悲心是慈心的深化,比慈心還要再更深入一點,沒有慈愛的心就不可能有悲心。

   悲心就是憐憫、同情,看到別人苦的時候會有一種同情憐憫他的心,感同身受。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友愛衆生、關懷衆生、愛護衆生,不能夠把別人當成自己一樣,那麼我怎麼能夠感同身受他所受的苦呢?我怎麼會想要同情他呢?

   所以一定是有慈心作根本,然後才會生起悲心。

   慈悲這兩個字,是以彌勒菩薩代表慈,所以說「慈隆即世。悲臻後劫」。

  

  ---------------------------------------------------

  ◎摘自 慧光和上 《梁皇寶忏開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