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

  --慧光和上开示--

  

   慈悲这两个字的意思,可以说慈悲以慈为根本。

   慈是悲的母亲,慈悲是佛的祖母。

   佛的母亲是谁啊?是摩耶夫人,佛的生身(即色身)是摩耶夫人怀胎然后生子所得。

   但是佛之所以能够成就清静的、圆满的功德法身,是因为智慧,所以佛法身的母亲就是智慧。

  

   那么佛的智慧怎么开启?佛的智慧,也就是法身的这个母亲(智慧)是怎么来的?

   是靠慈悲心,所以慈悲心是佛的祖母。

   意思就是说,修道以慈悲心为根本,有慈悲才有佛,没有慈悲就没有佛。

  

   慈悲是世间、出世间的善法。

   「慈」是什么呢?就是「爱」的意思,慈爱或者仁慈。

   慈就是把别人看成自己一样平等地对待,友爱众生。

   所以自己快乐的时候,或者自己得到什么利益的时候,会想到众生,也会想要跟他分享,因为他把别人当成自己一样。

   就好像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自己得到什么好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快乐,她会马上想到她的孩子,就愿意跟他分享。

   当她布施给他的孩子时,她不会觉得「我少了什么」,因为「他跟我是一体的、没有差别的」,所以这就是慈心。

  

   而悲心是慈心的深化,比慈心还要再更深入一点,没有慈爱的心就不可能有悲心。

   悲心就是怜悯、同情,看到别人苦的时候会有一种同情怜悯他的心,感同身受。

   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友爱众生、关怀众生、爱护众生,不能够把别人当成自己一样,那么我怎么能够感同身受他所受的苦呢?我怎么会想要同情他呢?

   所以一定是有慈心作根本,然后才会生起悲心。

   慈悲这两个字,是以弥勒菩萨代表慈,所以说「慈隆即世。悲臻后劫」。

  

  ---------------------------------------------------

  ◎摘自 慧光和上 《梁皇宝忏开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