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問人行善得福大或作惡得殃大
譯文
王又問那先:「人們行善,得福就大嗎
作惡,遭殃就大嗎
」那先說:「人行善,其獲得的福一定是大的;作惡,其遭到的禍殃可能是小的。因爲人作惡之後,天天自我悔過,所以他的罪過就一天比一天小。別人行善,每日每夜都在心中充滿著歡喜之情,所以他獲得的福也就大。」
那先說:「過去的時候,佛還在世,他所處的國中有一個人,手和腳都沒有了但還取得一枝蓮花,拿著這朶蓮花獻給了佛。佛當時就告訴各位比丘,說道:『這一位沒有手腳的孩子,往後經曆九十一劫的輪回,也不會再墜入地獄中,進入畜生道中、餓鬼道中,而可以生於天上。天上的壽命終結之後,又還重新做人。』因此,我知道人們行小善,其獲得的福很大:那些作過惡的人自己忏悔自新,一天一天地將消滅罪孽以致乾淨。所以,我知道人們作惡之後,只要忏悔自新其禍殃可能很小。」王說道:「說得好哇!說得好哇!」
原典
王複問那先:「人家作善,得福大耶
作惡,得殃大耶
」那先言:「人作善,得福大;作惡,得殃小。人家作惡,日日自悔過,是故其過日小。人家作善,日夜自念歡喜,是故得福大。」
那先言:「昔者,佛在時,其國中有人,掘無①手足而取蓮花持上②佛。佛即告諸比丘言:『此掘足手兒,卻後③九十一劫④,不複入泥犁中,畜生、劈荔道⑤中,得生天上。天上壽終,複還作人。』是故,我知人作小善,得福大。作其惡,人自悔過,日消滅而盡。是故,我知人作過,其殃小。」王言:「善哉!善哉!」
注釋
①掘無:「別本」譯作「杌無」 。杌,樹無枝的樣子。此處指沒有手足的人。
②上:獻給。
③卻後:往後。
④劫:佛教記時之單位。天地從形成到毀壞爲一劫。
⑤劈荔道:即餓鬼道。以其長劫不聞漿水之名,常爲饑餓所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