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那先比丘經 第十六問 爲善應預先做或事後做呢?

  第十六問爲善應預先做或事後做呢

  

  譯文

  王又問那先道:「人要想做好事,是該預先做呢,還是事後做呢

  」那先說:「應當預先作,在事後做就沒有益處了。」那先說:「王在口渴時才挖地打井,能夠解決口渴嗎

  」王說道:「不能解決口渴。應當事先打井才是。」那先說:「因此,作善事應當預先做。」那先問:「王到饑餓時才使人耕種,一直等到谷熟時才吃嗎

  」王說道:「不。應當先儲備好谷子。」那先說:「人也是這樣,應當先作善事。遇到急事再去作善事,對自身沒有益處。」

  那先問王道:「假如王有仇敵,是臨時製作戰闘工具嗎

  」王說道:「不是。應當在以往就儲備著。」那先說道:「佛闡述經義時說道:『人應當事先自己考慮到作善事,在事後作善事沒有好處。不要離棄大道而靠邪惡之道,不要效法愚瘩之人抛棄善德而作惡事,後來因果報來臨而啼哭是沒有用的。』人們若捐棄中道,靠近邪佞之道,臨死的時候便會只有後悔的份了。」王說道:「說得好哇!說得好哇!」

  原典

  王複問那先言:「人欲作善,當前作之,須後作之

  」那先言:「當居前作之,在後作者不益①人。」那先言:「王渴時乃掘地作井,能趣渴②不

  」王言:「不能趣渴。當居前作井耳。」那先言:「以是故,所作當居前。」那先問:「王饑時乃使人耕種,須谷熟乃食耶

  」王言:「不當先儲借③。」那先言:「人如是,當先作善。有急乃作善者,無益於身。」

  那先問王:「譬若王有怨,當臨時出戰闘具④

  」王言:「不。當宿有儲侍。」那先言:「佛說經言:『人當先自念作善,於後作善無益。莫棄大道就邪道,勿效愚人棄善作惡,後坐啼哭無益。』人棄捐中正,就於不正,臨死時乃悔耳。」王言:「善哉!善哉!」

  注釋

  ①不益:不能給人帶來好處。

  ②趣渴:當作「去渴」 ,解決渴之意。

  ③儲侍:即儲藏、儲備。修,音zhi,具備之意也。

  ④戰闘具:武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