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問世間人爲何生而有所不同
譯文
王又問那先道:「世間之人頭、面目、身體、四肢都是完好的,爲什麼有的人壽命長,有的人壽命短
有的人多病,有的人少病
有的人貧窮,有的人富貴
有出身尊貴的,有出身卑賤的
有面貌端正的,有形容醜陋的
有的人得到他人相信,有的人被他人所疑
有明達者,有愚闾之人
因爲什麼緣故而不同
」
那先說道:「就像衆多樹木所生的果子一樣,有酸的,有苦的,有辛辣的,有甘甜的。」那先問王說:「這些樹木,爲什麼不同呢
」王說道:「不同的原因,在於其所栽的樹種及其土壤不同罷了。」那先說道:「人們因宿世所作的業種,各各並不相同。所以有長命的人,有短命的人:有多病的,有少病的:有富貴的,有貧窮的有尊貴的,有卑賤的:有面貌端正的,有形容醜陋的:有言語他人信用的,有言語他人不信的;有明達的人,有愚闾者。」那先說道:「佛經上說,這些都是以前的造作決定的。人所作的善惡之事,自然跟隨自己的神識而在不同的時候得到報應。」王說道:「說得好哇!說得好哇!」
原典
王複問那先:「世閑人頭、面目、身體、四支皆完具①,何故有長命者,有短命者
有多病少病者
有貧者富者
有長者有卑②者
有端正者,有醜惡者
有爲人所信者,爲人所疑者
有明者,有合③者
何以故不同
」
那先言:「譬若衆樹木生葉,有酢④者,有苦者,有辛者,有甜者。」那先問王:「此等樹木,何故不同
」王言:「不同者,本栽各異。」那先言:「人所作,各各異不同。故有長命,有短命;有多病,有少病;有富,有貧;有貴,有賤;有端正,有醜惡;有語用者,有語不用者;有明者,有合者。」那先言:「佛經說豪貴、貧窮、好醜,皆自宿命⑤。所作善惡,自隨行⑥得之。」王言:「善哉!善哉!」
注釋
①完具:完備、完好。
②卑:卑賤也。
③闇:愚昧、不聰明。
④酢:音zuo,酸也。大酸曰酢。是醋之本字。
⑤宿命:以前的命運。
⑥行:各種意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