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那先遊化人間
譯文
那先行禮完畢之後,便又辭別了和戰寺。轉而走到各郡縣,在街曲、裏巷之中,爲一般人闡說佛經戒律,教導人們一心向善。在所教的人當中,有接受五戒的人,有的證得了須陁洹道;其中也有證得斯陁含道的人:其中也有證得阿那含道的人:其中甚至還有人出家作沙門,而證得阿羅漢道的人。第二忉利天的天帚釋,第七天的梵天王,還有第四天的天王等等,都來到那先的住所,向他施禮,虔誠地以頭頂禮那先之足,然後退到一邊坐下。那先便爲諸天王闡說佛經要義,從此那先的聲名傳播四方。那先所到之處,諸天、人民、鬼神、龍等,見到那先,無不歡喜,都獲得福報。
那先便又轉到天竺的舍竭國,住在泄垣迦寺之中。
原典
那先作禮訖竟,便出去。轉行人諸郡縣,街曲、裏巷,爲人說經戒,教人爲善。中有受五戒者,得須陁洹道者;中有得斯陁含道①者;中有得阿那含道②者;中有作沙門,得羅漢道者。第二忉利天③帚釋,第七天王梵,第四天王,皆來到那先所,作禮,以頭面著足、卻坐④。那先便爲諸天說經,名字聞四遠。那先所行處,諾天、人民、鬼神、龍,見那先,無不歡喜者,皆得其福。
那先便轉到天竺舍竭國⑤,止泄坘迦寺中。
注釋
①斯陁含道:即小乘佛教聲聞四果中的第二果。其從人間生於天界,又從天界生於人間。由欲界九品之修惑,遂須在欲界中生死七次,即在人、天中各受七生。
②阿那含道:即小乘佛教聲聞四果中的第叁果。其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叁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階位。因其不再返至欲界受生,故稱爲不還。
③忉利天:又作叁十叁天,帝釋天在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合爲叁十叁天。此天位於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天。
④卻坐:此處意爲退到一邊坐下。
⑤舍竭國:印度古國名。《大唐西域記》中作「奢羯羅」。屬磔迦國舊城。束據毗播奢河,西臨信度河,蓋爲迦濕彌羅(即罽賓)東南境內的大國。依梁啓超釋,見《飲冰室合集》專集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