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病人食雉肉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病得著實厲害。良醫診斷了一下,說需經常吃一種雉肉便可以治愈這病。而這位病人買了一只雉,吃完之後,便不再吃了。醫生後來見著了他,便問:「你的病好了沒有
」這位病人答道:「大夫您先前教我常吃雉肉,而雉肉都是一樣的,所以當時吃完一只之後,便不再吃了。」醫生又說:「若是吃完了一只,爲什麼不繼續吃下去呢
你現在只吃了一只雉,如何能希望治愈好呢
」
一切外道也都是這樣,聽聞佛、菩薩這無上良醫說,應當解悟心是有覺有智的主體,識是了別、是心的作用。外道等執著于常見,便以爲過去、現在、未來都只是一個心識,相續不斷,沒有變遷生滅,精神獨立于物質而存在,總是同一個物。就好比雉肉都是同樣一種雉肉一樣,吃了一只,也就等于吃了全部,所以就無法治愈他們的愚惑煩惱的毛病。具有大智慧的諸佛指導諸外道祛除常見,因爲一切事物刹那之間都在生滅變化著,哪有精神能脫離物質而恒常不變的呢
如那世俗的醫生教病人繼續吃雉肉方才可以治愈毛病一樣,佛陀也教示衆生,使其悟解一切事物時時都在壞滅,所以不常,又時時相續,所以不斷,這樣就可以剗除常見之病。
原典
昔有一人,病患委笃。良醫占之,雲須恒食一種雉肉,可得愈病。而此病者市得一雉,食之已盡,更不複食。醫于後時見便問之:「汝病愈未
」病者答言:「醫先教我恒食雉肉,是故今者食一雉已盡,更不敢食。」醫複語言:「若前雉已盡,何不更食
汝今雲何止食一雉,望得愈病
」
一切外道亦複如是,聞佛、菩薩無上良醫說言當解心識,外道等執于常見,便謂過去未來現在唯是一識,無有遷謝,猶食一雉,是故不能療其愚惑煩惱之病。大智諸佛教諸外道除其常見,一切諸法念念生滅,何有一識常恒不變
如彼世醫教更食雉而得病愈,佛亦如是,教諸衆生,舍得解諸法壞故不常,續故不斷,即得剗除常見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