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索無物喻
譯文
從前有兩個人同行,見有人拉著一車胡麻在高坡中上不去。這時拉車者對那兩人說:「幫我推推車,走出這個高坡。」這兩人說道:「給我們什麼物呢
」拉車者道:「無物給你們。」這兩人就幫他推車,到了平地上,對拉車者說:「拿物來給我。」他說:「無物。』那人又要求道:「就給我無物。」另一個人含笑說道:「他不肯給,何必相逼呢
」那人說道:「無物給我們,那必定應有無物的。」另一個人說道:「無物麼,這是兩個詞合起來表示意思,就叫做假名,假借名稱來表示而已,並非要有個實物來相應。」
世俗凡夫執著于無物這個假名,以爲必有一個相應的實物,于是就追求進入無所有的境界,反而執著于這個無所有。另一個說無物之意的人,則以爲它就是無相,因爲種種現象都沒有自性,都是因緣和合,都是空的。明了了這一點,在世界上對一切事物就無所願求,若是無所願求了,也就不造作生死之業,也就是無相、無願、無作。但並不是實際存在著一個無相、無願、無作的實境可以去求取,一旦去求取的話,就如那人要求給他無物一樣的荒謬,這就是另一個人說無物的意思。
原典
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見有一人將胡麻車在崄路中不能得前。時將車者語彼二人:「佐我推車,出此崄路。」二人答言:「與我何物
」將車者言:「無物與汝。」時此二人即佐推車,至于平地,語將車人言:「與我物來。」答言:「無物。」又複語言:「與我無物。」二人之中,其一人者含笑而言:「彼不肯與,何足爲愁
」其人答言:「與我無物,必應有無物。」其一人言:「無物者,二字共合,是爲假名。」
世俗凡夫著無物者,便生無所有處。第二人言無物者,即是無相、無願、無作。
解說
這是牽涉到詞與物的問題。名實之間,多有不可對應的地方,尤其是論及玄理或顯示某類最高境界的時候,往往如此。因而不可執著于言說,不能聽聞無相(涅槃)就執著于無相,說無是爲了祛除有,目的不在于無。爲了掙脫這一層,佛家多藉用一語而又以另一語來祛除的辦法,隨說隨掃,言說本身在作著自我分解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