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欲食半餅喻
譯文
譬如有人因爲餓了,一口氣吃了七枚煎餅。吃到六枚半的時候,便覺得飽了。這人懊惱後悔起來,擡手打著自己,說:「我現在已飽足了,都賴這半枚餅的原因。前面那六枚餅,就這麼空佬佬地浪費掉了。倘若知道吃了這半個餅就能飽了,應先吃它才是。」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自古以來,就永遠沒有什麼快樂的事情,然而世人癡愚顛倒,橫空生出快樂的念頭來,就像那個癡人,對半塊餅産生會飽的想法。世人實在無知,竟以富貴爲樂。那富貴麼,追求之際很苦,待到獲得了,守護住它也很苦,此後一旦又失去了,憂思念想又是苦,在早中晚叁時中,都沒有什麼快樂。就好比衣食可以遮寒祛饑,便在辛苦營求中橫空生出快樂的念頭來。諸佛都說:「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叁界中都沒有什麼安樂,只都是大苦而已。」世上的人顛倒迷惑的緣故,方才橫空生出快樂的念頭來。
原典
譬如有人,因其饑故,盒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自捐棄。設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
世間之人亦複如是,從本以來,常無有樂,然其癡倒,橫生樂想。如彼癡人,于半番餅生于飽想。世人無知,以富貴爲樂。夫富貴者,求時甚苦,既獲得已,守護亦苦,後還失之,憂念複苦,于叁時中,都無有樂。猶如衣食,遮故名樂,于辛苦中橫生樂想。諸佛說言:「叁界無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橫生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