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牟子理惑論 附錄二▪P5

  ..續本文上一頁正藏第五十二冊頁八十九中。

  32關于晉世雜錄,已在拙著「道教基礎的研究」第二篇第叁章老子化胡經中提過。

  33大正藏第五十五冊頁五十上。

  34法句經由支謙譯出,參照出叁藏記集卷十叁的支謙傳(大正藏第五十五冊頁九十七上),嚴可均在全叁國文卷七十五的支謙條目中亦注意到此點。

  35見出叁藏記集卷一、卷十叁。大正藏第五十五冊頁九十六上。

  36在拙著「道教基礎的研究」第二篇第二章太平經條目中已詳細論及。

  37Le Songe et Iambassade de Iempereur Ming,etude critipue des Sources。(B.E.F.E.O;1910)。另在松本文叁郎博士的「佛教史論」研究中亦可見到。

  38可參照「牟子的研究補述」。

  39大正藏第五十二冊頁四七八下。這是伯希和(Pelliot)也言及過的。

  40同第四十六冊頁二七九上。

  41廣雅書局本,七丁左,而如前已說過的,在孫志祖的讀書脞錄卷六中也可見到「兩牟融」說之論。

  42大正藏第五十二冊頁五二0中。上面的所引因法琳的學識而被信任。

  43同第四十九冊頁叁叁一上。關于此點于後文再討論。  44P.Pelliot:Meou-tseu ou les doutes leves,P.278。

  45大正藏第四十六冊頁二七九上。在此引用的像逸文的東西在余氏的「牟子理惑論檢討」中也出現過。但是,余氏是從弘決外典抄中引用來的。

  46在弘決的很多引文之中,多少是被發現確實其引用的方法被認爲是錯誤的部分。即在卷五之一(頁二七九中)所見的「徑寸之珠十枚……」用「如春秋中」來說明的就是。又,在卷五之四(頁叁O五中)引用老子「周易雲,以至于無損」所說的等等也是。而,我國寶池坊證真在叁大部私記卷五(大日本佛教全書本,頁四二五中)也曾指摘過。在卷五之一(頁二七九上)「老亦有言,……不能言不能行,國之賊也」,奸像原來也是在荀子大略篇上所發表的話。更且,在卷五之六(頁叁二叁上)所說的「論語第九有楚狂接輿」,而「第九」則是「第十八」的寫誤。

  47大正藏第四十六冊頁叁二四下。

  48同第五十二冊頁叁六四上。

  49同上,頁叁六五上。

  50同第五十一冊頁一七九下。

  51同第四十六冊頁二七九上。我國傳教大師最澄所謂的國師國用國寶的思想典故出處即在此。余在二十余年以前,就此公開拙見,那時是以牟子爲新的而討論。但是,如今回顧時,有關于牟子的限製卻是錯誤的。可參照拙稿「關于國師國用國寶的原由」《「山家學報」新第一卷第一號記載》。

  52第二十一章,如上屢次說到的以做爲佛教東傳的資料是很貴重。像佛祖曆代通載卷五是抄錄牟子,而用這章及第二十章使之接續第二十二章(大正藏第四十九冊頁五一一上)。與拙見相同的念常也視爲是具有這樣的意思。更且,第二十七章的「老子曰:名者身之害,利者行之穢」及「又曰:設詐立權,虛無自貴」之說在現在的老子中好像看不到。

  53大正藏第五十冊頁叁四九下、叁五0中。

  54關于「新論」可在武內義雄博士的「諸子考略」中看到這樣的研究。

  55大正藏第五十冊頁四0二下。

  56求日益齋刻本、九丁右。

  57大正藏第叁冊頁一上——五十一下。曆代叁寶紀卷叁和開元釋教錄卷十二指出這部經是在太元元年翻譯出來的,而被認爲是問題的太子須大拏經,就在這部經的卷二中。

  58籀傘述林卷六(家刻本、二十二頁右)。

  59既出的胡適教授的「與周叔迦論牟子書」以及周叔迦氏的牟子叢殘序。

  60MaSpero:Le songe et lambassade de Iempereur Ming.(B.E.F.E.O;P.99)。

  61至于這點,胡茵教授的說明,並不十分完善。

  62至于這點,在拙著「道教基礎的研究」第一篇第二章太平道之一中有考說,而且,希望讀者參照第二篇第二章的太平經。  63萬斯同在叁國漢季方鎮年表(開明書局二十五史補編卷二所收本,頁二五九七下)中,作張津當交州刺史是從建安五年至十年,這與拙見差不多,但是,並非指他所依據的事而言。關于這事的原委,已如上述,在第一篇第二章的一及第四章的一中都曾提及。

  64參照既出之「與周叔迦論牟子書」。

  65收于觀古堂所著書第一集,關于劉熙,經訓堂叢書之釋名疏證序可爲參考。

  66從吳志卷二之孫策傳可察知,參照資治通鑒考異卷叁。

  67通典上記述,張津及士燮請求改刺史之名而爲州牧,從別資料引證而來的。

  68關于此點,詳論于拙著「道教基礎的研究」第一篇第四章原始道教及佛教。

  69參照已引用過的,葉德輝「輯孟子劉熙注」之劉熙事迹考及經訓堂叢書之釋名疏證序。

  70上述時常引用P.PettiOt:Meou-tseu ou les doutes leves,P.257。

  71大正藏第五十五冊頁九十六中。關于康僧會入建業之年,說法甚多不同。在此省略論證,而他的行迹,在讀此文之處所見的,由于荒誕的事而往往被人所輕視,但這些或許是入建業之後的靈驗譚所增加的。但因此而完全否定掉其所有的經驗,是不應該的。

  72同上第五十冊頁叁一五上。和出叁藏集記比較起來,支謙傳乃是被穿插進去的。

  73同上第四十九冊頁五十六下。

  74同上頁七十四上。但是,在魏世錄目中的交州是令人意外的,故而這可能是在吳世錄目中的錯誤。關于此,費長房也早有懷疑。有關魏世錄目,拙見曾述及,可參照道教基礎的研究第二篇的第叁章老子化胡經之叁。

  75同上第五十五冊頁四九一中。

  76士燮殁後,孫權推陳時爲交趾太守,被士燮之子徽所阻止。這可從土燮傳中得知,而從吳邈成爲交趾太守的事實來推測,他應是在陳時被拒絕之後出來的。

  77道教基礎的研究第一篇第四章漢末叁國的交州之一中曾提及。

  78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二一七中。亦可參照前注。

  79同上頁二一O下。已經引用過。

  80同上第二十四冊頁九O0下、九二五下。

  81在道教基礎的研究第一篇第二章太平經之一及第四章原始道教和佛教之二中已詳論過。

  82參照手邊的廣策卷十一交趾郡條等。

  83道藏太平部(公元七八0年)叁洞珠囊卷一、一八丁左。至于這一點在拙著「道教基礎的研究」第一篇的第二章太平道之一亦有考證。

  84用爲法句經是支謙所譯的。參照出叁藏記集卷十叁的支謙傳(大正五十五.頁九十七下)。注意嚴可均在全叁國文卷七十五支謙條列之中。

  85大正藏第五十五冊頁五0上。

  86同第四十九冊頁叁叁一上。

  87觀堂集林卷四(遺書本、二0丁左)。

  88在拙著「道教基礎的研究」第一篇第一章五鬥米道之一中亦有考說。而且弘決外典抄把牟融寫成牟廣。如果廣是牟子的本名的話,那麼從字義上反而符合于現在的子博。也就是說:目前的論說非常有利,可是由于此例證末見于他處,且由現存之外典抄之性質來推測,很可能是筆誤。雖說是彌足珍貴之史料,也只得割舍了。

  

  

《牟子理惑論 附錄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