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科,燒殺擄掠,嗔恨恚怨,強取豪奪,此等極惡之徒,命終直入地獄。至于貪念重者則墮鬼道。
中陰又稱“中蘊身”、“中蘊有”、亦稱“中陰有”、“中陰身”。藏文“中陰”意爲“一情境結束”與“另一情境展開”間之過渡時期。斷氣、甫亡謂“死有”,來世投胎(即轉世)時曰“生有”。據《俱舍論》卷十所載,死亡瞬間至來生出世之刹那(即投胎、入母胎內),其中間時段稱“中有”。因僅意識存在,並無實質肉體,乃由意識作主宰,幻化而來,非父精母血孕育所成,故稱意生身、意成身或化生身。此時,四大之聚合恰與死時相反,與貪嗔癡相關之思想伴隨而來,風、火、水、地亦相繼到來。
●善惡未判的中陰身
此意生身與《華嚴經》提及佛十大身中之意生身大不相同。佛陀證得清淨法身,故其意生身乃隨願所生,隨其清淨之願力(至十方世界度衆)而生。衆生之意生身乃意識所成之身,形成元素爲業力。彼已擺脫色身束縛,遠較生前自在。初往生時,靈魂甫脫離肉體,其舒適不可言喻。此時神識往上飄浮,于己色身曆曆可見。故人亡故後,會流連于棺椁或病榻旁,觀看自己色身。此時善惡尚在對判,業力未形成,故極其自由。因其極輕靈、敏銳,故覺知力爲生前七倍,且具他心通,可閱讀他人之心識。此段時間長短不等,或七日、十四日,乃至四十九日。
據經雲,中陰身速度猶勝光速,于一念頃即可投生他方世界。在業力尚未形成前,可神通自在,隨心所欲至向往之處,可穿牆走壁,縱山河大地亦不爲所障。極具活動力,其移動方向則取決于過去之業力、習氣。透過觀想,希求之物立時現前。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全系唯心所造。
第一章所提及之奇魯戴醫師,于脫體狀態中思及死亡,不禁心生恐懼,大喊:“媽媽!”即此一瞬間,神識飛至位于千裏之外赫爾辛基的娘家。由此可知,在此狀況下,意識可瞬間到達自己欲往之處。
奇魯戴醫師述及自己回至家中所見情景:“客廳裏,我母親正在縫製一件有花朵圖案的長袍,我姊姊五歲的女兒則坐在地板上畫圖。我心想:(不知姊姊到哪裏去了?)突然,場景改變,我已置身一雞尾酒吧,見姊姊正與一名男子相談甚歡。我四下張望,卻未見姊夫,頗覺無趣,遂興起回家之想。此念才動,即已回至千裏之遙的拉普蘭德家中。當一思及己之色身,意識隨即回至色身內,始覺色身冷而僵硬,隨即睡著。翌日,打電話回家,證實昨日所見並非幻覺。複致電姊姊,問及昨夜行蹤,姊姊支吾其詞,我說出雞尾酒吧之事,姊姊至爲震驚。”
美國亞利桑納州高速公路上,一印第安女孩發生車禍,被一男士救起。女孩告訴男士:“請讓我安靜一下。”隨即閉上眼睛。約莫十幾分鍾後,複張開眼,交代該男士,盼彼至印第安保護區,將自己死訊通知母親,並請彼轉告:“我雖走了,但請母親放心,因我已與父親在一起。”男士至遠在千裏外之印第安保護區,將遺言轉達,其母領會地用力點頭,將男士領至一置有棺木之房間,原來,女孩之父甫辭世不久。就實際情形而言,女孩無由得知父親死訊,倘欲解釋此現象,應是于另一確實存在之世界中,人類能如光速般移動至念頭所到之處,因其所處之空間,非吾人目前所處之叁度空間,故可于一瞬間由甲地移動至乙地。
瀕死體驗研究之先驅穆迪有一女性朋友維依,曾因急性膽囊炎開刀。手術進行當中,其心跳突然停止,彼時,維依脫離體外,自天花板得見醫護人員忙亂情景,雖欲與彼交談,卻無人覺察自己存在,亦聽不見自己聲音。維依輕飄飄走出病房,至醫院會客室,見女兒凱西肩披二條不搭調之披巾,對女兒之怪異裝扮頗爲不滿,複至另一室,見幹弟與朋友言及:“本擬于今日前往雅典探望亨利伯父,但得知維依病危,欲留下幫忙,故取消雅典之行。”維依本視此皆爲幻覺,經求證,果確有其事。女兒系因乍聞母親入院手術,慌亂間隨手取一披巾即奔赴醫院,不意竟多取一條。至于幹弟取消雅典之行,亦完全屬實。
西元一九七六年,醫學教授金芭莉于醫院擔任社工時,遇到一瀕死案例:“瑪利亞爲心髒病患者,入院第叁日,心跳忽然停止,彼時,院方將其安置于醫院北側二樓之加護病房中,身上滿纏膠布及管線,病床周圍有各種裝置及螢幕。醫護人員爲其施行心髒按摩、輸送氧氣及注射。見其呼吸、意識回複,我始安心離去。是夜,護士來電通知我,言瑪利亞急欲見我,且情緒似極激動。我趕至醫院,瑪利亞一把抓住我手腕,將自己脫體而上升至天花板,眼見醫師急救之過程一一敘述。由于稍感無聊,欲至病房外。方一動念,即自動移至病房窗外,醫院大門口正上方。瑪利亞說明所見景物,後經我求證,絲毫無誤。瑪利亞複移至另一側,于叁樓某扇窗戶外,見窗框稍偏外側處有一只藍色網球鞋,鞋之小趾部分已磨損,鞋帶繞至鞋跟下。瑪利亞自認所見絕非幻境,遂請我代爲尋找。我果于醫院西側叁樓某一病房窗邊尋獲此鞋。”
由上述諸例可知,自肉體脫離而出之某種主體(神識),能對外界有所感應,並能自由自在移動至各處。多數體驗者脫離肉體時,欲由某處移至另一處,中間並無移動過程,只須動念,即可于瞬間抵達。即令有移動過程,亦可任意穿越牆壁及緊閉之門窗,乃至穿越他人色身。
衆生于生死迷茫,輪回六道之中,無論其爲胎生、卵生抑或濕生、化生,皆由身、口、意之善惡業所感得。行善感召至善道、爲惡感召至惡道,業果如是,非何人所主宰。業即因果之總和,因果相續不斷,致有六道輪回。由此得知,衆生之意生身爲無明、業力及因果之綜合,唯因暫時擺脫色法之束縛,故得此神通自在。身曆此境,自不願受色身之羁鎖。
●欲界中陰之形體
欲界中陰,高約二尺,似五、六歲之幼童,且諸根明利。縱生前爲殘障或痼疾,中陰身時,則完美無缺,故祭拜時,亡者必然知悉。人甫斷氣,即具天眼,多遠皆可得見。故一上香,魂魄隨至。若非如此,民間所謂牽亡魂(召引亡魂),又何由牽之?死前何以會昏迷?此乃因神識爲肉體牽製,而感痛苦、昏迷。中陰身近似腦部神經系統,若神識脫離色身,神經系統之作用全失。此際即無所謂“昏迷”。昏迷僅適用于生前。若斷氣,神識脫離色身,何人前來探視均一目了然。如手術時不治,亡者于手術臺即可知誰在身旁。神識飄浮于天花板上,俟遺體運出,亦尾隨而去。
●菩薩之方便中陰形體
證悟菩薩果或有修有證者,其中陰身系方便說,此乃欲救度中陰衆生而示現,形貌爲一壯年,身量高大。因智慧高超,身形圓滿,綻放光明。菩薩欲入胎時,光明照耀百千俱胝之四大部洲,爲智慧願力身,不同于凡夫之無明業力身。
●色界中陰之形體
色界中陰身,完滿如本有,具慚愧心,與衣俱生(一出生即著有衣衫)。人出生時皆赤裸其身,天人出生,衣物已然具足,且視其福報大小,衣物優劣互異。中有身形質極微細,非同類不能得見,須頻率相同方可得見。有修得極清淨之天眼者(如人間修得定功者),亦可得見天人,以其頻率相同故。
●中陰身之飲食
欲界中,有食極微細香氣之衆生,謂“乾闼婆”。意生身亦專食香味以滋養其身(因其有意識,故仍須飲食)。子孫祭祖時焚香,即此用意。起乩、拜神皆焚香,即因鬼神乃觸氣而飽,香爲其飲食。父母亡故後焚香祭祀,其所食非所供之飯,乃是食供品及香之氣味。焚香亦有等級區分,較無福報者食惡香,縱好香現前,亦無福消受;福報深厚者食好香。若焚好香可感得善神食用,點惡香多感得鬼道衆生前來。
●六道中陰之形色
中陰身時常希求,覓其出世因緣,尋查來世當生之處,故又稱“求生”,且因其爲本有壞後,于次生之間暫時而起,故稱爲“起”,壽命短者僅刹那之間耳!欲界、色界衆生方有中陰身。六道衆生之中陰身各不相同。據《大寶積經》所載,地獄之中陰形貌醜陋,面如焦炭。畜生之中陰似煙,無固定形狀,其生前即無定性、無意志力或因愚癡,故感得此。餓鬼之中陰形色如水,視其福報而有清濁之別。人天之中陰形如金色。色界(天界)之中有其色鮮白,以其具禅定功夫,心不混濁,故通體透明。至于無色界之中陰身,非凡夫所能了解。例如佛入涅槃時,無色界衆生亦哭泣,淚灑雨下,其中陰身系微細四大,非人間所能見。
中陰身之有情,或有于神識脫離時,即見自身爲雙手雙腳,或爲四腳,甚或多腳、無腳等情形。何以故?此因中陰現前時,視亡者所造之業,決定投生之處。此際雖未投胎,已可見自身之變化。因來世由業所感,故其形量及所到之處與本有之形貌相似。如欲投胎爲虎,于中陰身時,即可發現自身有四只腳。簡言之,斷氣後,中陰身脫離色身,其形狀已大致固定。欲投胎至何道,其形貌已形成,自然朝其共業及父母之因緣而去。
中陰身業力強、速度快,具最疾之業通。其本具定力、神通力、意志力、願力及威德力,然一旦決定投胎之處,此五力旋即消失。以其隨念而走,起何念即投胎何處,故念念應注意自己起心動念。念清淨之佛國土,即轉生蓮花內。生死關頭最爲緊要,遇善緣則生善道;遇惡緣則墮惡道。故陽世眷屬,當設大供,供養叁寶,仗叁寶之威光以資神識,往生善道,或轉讀世尊所說經典、持念佛名,仗佛力令亡者離諸惡道。
●中陰身之壽命
中陰身之壽命,每七日爲一周期,亦即中陰身每七日內皆有可能轉世一次。故每七日需爲亡者誦經、做七或拜忏、念佛,以增亡者之福,期令投生善處。若亡者善根深厚,或可藉念佛功德得度,往生極樂世界。然所謂七日一周期之壽命,亦爲一概略數字,非必定如是。有斷氣後叁、四日即轉世,然亦不乏逾經月未投胎者。七七四十九日後尚未投胎,倘未藉任何善根之力,則會淪爲鬼道。民間有“牽亡魂”之習俗,若已亡故叁年五載,仍可牽出亡魂,即表此人已落入鬼道。因中陰壽長至多四十…
《臨終備覽(慧律法師講述·編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