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裏,那太虛尚是在我們各人一念的心量裏,這可見我們各人一念的心量,實在是廣大無邊,所以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大家若能了解自己這一念的心量,這樣的廣大無邊,那麼就對于念佛的人,臨終一念的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然不會疑心了。(叁)是心具,這一念的心,具足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的十種法界,而這十種法界,又是這一念的心所造成功的,我們各人這一念的心,若是造十惡業,那就是造畜生、餓鬼、地獄的叁惡道了。我們各人這一念的心,若是造十善業,那就是造天、人、修羅的叁善道了。我們各人這一念的心,若念阿彌陀佛,那就是造佛了。經上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換一句話來說,是心若作衆生,是心就是衆生了。所以我們各人這一念的心,若是念佛,就是作佛了。這念佛的心,當體就是佛了。要曉得我們各人這一念的心,本來具足佛的功德智慧,一念的心若是念佛,就是佛了。這是心具、心造的道理。假使大家每個人都能了解這種意義,那麼對于念佛就能成佛的道理,自然不會不信了。以上的心體、心量、心具,說起來雖是有叁種道理,其實是整個不可分離的。我們大家每個人自己這一念的心,有這樣的無窮無盡的大妙用的緣故,所以才說衆生心力不可思議。一種是法力,就是信願念佛感應道交的法力不可思議。凡真信、切願、至誠念阿彌陀佛的洪名,那佛力、法力、衆生心力,這叁種不可思議的力,統統融合在一句阿彌陀佛的洪名裏頭了。因爲有這叁種不可思議的力,融合于一念的緣故,所以臨終一念的心,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古人說:“會叁力于同時,收成功于一念。”就是這種道理了。
助念人應該了解的幾點
一、發心幫助他人念佛往生西方,就是替代如來擔任度化衆生了生脫死的一大責任。我們執行這個救度衆生的大事業,必定要切實認真行事,切切不可敷衍了事,錯誤他人了脫生死的大事因緣。謹慎!謹慎!
二、凡到病人家裏來助念,先須召集親屬,說明凡人臨終,乃超升和墮落的最要關頭,這個責任是在你全家親屬的身上,你們做家眷的人,若要使病人超升,不致墮落者,必須一一都要聽從我們助念的指導,一點不可違反,那就保證臨終的人,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叁、助念的人到了病人房裏,對病人的態度要誠懇,說話要平和,病人聽到見到,心裏就不會懷疑了。先要贊美病人平素的善行,使令病人心生歡喜;其次再說種種善巧的法子,使令病人心生安樂和生起求生西方的正信。助念的人看見病人,應該把他當作自己的親屬想,要曉得在這生,雖然不是真實親屬,或一生、二生、叁生前,也許做過親屬,不能全說沒有。助念的人,若能將病人當作自己親屬想,那幫助念佛的心,就比較親切得多了。
四、病房裏頭,除對病人講開示外,其余一切的人、一切的話,不准對病人接談,也不准在病房裏閑談雜話,免得病人聽到分心,忘失正念。如有親戚鄰居,欲來探望病人者,助念的人,須要問他:“你來是爲幫助病人念佛不是?”若是的話,便須聽助念的人指導,免得發生妨礙;若不是來爲幫助念佛的,那就隨時對眷屬說明,領客人到別的處所去招待,免得病人相見,發生情念,妨礙正念。這是助念人的責任所在,不可怕難爲情的。若是爲面子人情的緣故,妨礙病人忘失正念,不得往生者,那就是違反我佛度生的本懷,也不合于助念的宗旨了。
五、念佛或六字四字,或緊慢高低,必定先要問過病人自己的歡喜。如病人不會開口講話,那麼念佛不可太緊,若緊,就聽不清楚;也不可太慢,若慢,就氣促接不上,尚且會容易昏沈;也不可太高,若高,助念的人,自己難能持久;也不可太低,若低,聽不分明。所以念佛最宜不緊不慢,不高不低,句句分明,字字清爽,使病人句句入耳,字字經心,這樣的念佛,真正是爲助念。切切不可隨自己的意思,緊的緊、慢的慢、高的高、低的低,若是這樣的念佛,雖是助念,那病人難得利益。要曉得助念是因爲病人臨終的時候,元氣衰極,自己念佛提不起的緣故,全靠他人把這阿彌陀佛的洪名,念得分明清楚,使病人的心,念念歸入這句阿彌陀佛的洪名上來。常常要關照一切的事情,不使動搖病人的心念。使病人的正念,念念繼續,命終最後一念的心,隨著所念的佛,往生西方。這是我們助念的人,達到替代如來擔任度化衆生,了脫生死的責任的真實目的了。
六、或助念經過幾多的時間,病人忽然精神發旺過前,也能說話或歎息,以及身體活動,種種情形,那麼助念的人,須要注意,切不可作好起來看。病人如有這種情形發現的時候,不過二小時就會斷氣。比如一盞油燈,油慢慢的盡,那燈光也慢慢的暗,到了油盡完的時候,那燈光忽然發亮,頃刻就滅了。凡病人將欲斷氣的時候,多有這類的情形。往往聽說:“助念多日了,病人忽然精神發旺,也能說話、歎息、種種情形。那助念的人,沒有相當的經驗和見識,當做病人好起來看,就停止助念了,未過二小時,那病人即斷氣。”所以對于這種境界,我們助念的人,須要認識的。
七、助念人才到,若遇病人的氣剛剛斷了,或氣斷已過一、二、叁個小時,如有這樣的情形,助念的人,切不可作沒要緊看。要曉得這個時候,是最大緊要的關頭,最好先要高聲開導過一次,然後才助念。因爲病人斷氣後,無論親屬有無哭號,他的心一定是惱亂的。若是高聲的開導,亡人的心,即能知覺。由知覺開導故:一者,亡人的心即有所(佛號聲相分明)歸依,當下惱亂成爲正定;二者,也知發願求生西方。(心知喜聽佛號即是願生西方。)開導宜高聲,言語要簡明,說道:“某某人!你過去所有的善事、惡事,統統不可想著它;家中子孫財産,統統盡放下,一絲一毫不可挂戀,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我們大家幫助你念佛,你的心專門聽大家念佛。念念靠定這句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去!你的心專門聽大家念佛,念念靠定這句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去!(從你的心到求生西方去止,必定要喚二次)”已開導後,隨即開始助念。在這個時候助念,須要高聲,專念四字佛號。如亡人平素有信願求生西方的心,定能得生西方的;如平素無信願求生西方的心者,那麼臨終時,聽到佛號的功德有不可思議。地藏經說:“臨命終的人,聽到一佛名號,消滅五無間大地獄的重罪。”所以臨終幫助他人念佛的功德,真是不得了的大呀。
助念人的最勝因果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們若能發心幫助他人念佛往生西方,那麼將來我們自己到了臨終的時候,自然也會有發心的人來幫助我們念佛往生西方。他人因爲我幫助他念佛得生西方的緣故,將來他決定會從西方侍阿彌陀佛同來接引,用神力加護我們,令我們不失正念,往生西方極世界。還有,我們常常幫助別人念佛往生西方,對于臨終的利害關系,知道得一定最詳細清楚。將來到了自己臨終的時候,就必定能運用過去的經驗,令一切如法,可以沒有一切不如法的事情發生,就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要曉得,如來所以出世,就是爲了要度脫一切衆生,令各各成佛。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便是爲了這件事;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莊嚴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爲了這件事。一切通途教理,是仗自力修行的,必須行人完全斷除煩惱,方能出離生死,是難行的法門。淨土法門,是仗阿彌陀佛的願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斷煩惱,便出生死,一生之中,圓成佛道,是易行的法門。我們現在幫助人念佛往生西方,是代替如來荷擔了度脫衆生的責任。令得到我們助念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從易行的法門,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很快地出離生死,圓成佛道,是一種最大的功德。這種最大的功德,便是我們成佛的因;將來我們自己,便可以仗了這種功德,也能往生極樂世界,出離生死,圓成佛道。用成佛的因,感成佛的果,這是一定的道理。
關于病房裏面的清潔問題
病人房間裏頭,應掃除清潔,凡一切雜物可以搬動的最好都要搬空,一方面免得動搖妨礙病人,二方面免得助念人出入不便。病人的心識若是清醒的,必定要面向西方,常常指導病人,心作往生西方想,臥也要教他右脅吉祥臥。設使病人爲病苦所逼,心不安定,那麼就要變通了。如病人自己覺得要怎樣才能令心安定,怎樣才能令正念容易提起,那就都要隨順病人自己的心意了。病人床前,必定要設立西方叁聖佛像,或單尊阿彌陀佛像,佛像前須要供養香花等品,佛像須要向著病人的面,使病人心生敬仰。設使病人有大小便穢者,隨即教親屬換洗清潔。病人若到了快要斷氣的時候,身上如有大小便穢者,那就不可換洗了。只管發心幫助念佛,即使有穢氣者,助念人要曉得“助念”是擔任如來救度衆生出離生死的責任,豈能爲這些穢氣的緣故,就放棄了自己的責任嗎?何況我們每個人臨命終時,這個分段生死的身體,誰能保得都沒有便穢呢?若是這樣的一想,這個心自然不會顧慮穢氣了。對于病人身上的便穢,必定要等到氣斷全身冷透以後,方可換洗。床前所供佛像不可穢氣亵渎,但是爲了照顧快要斷氣的病人的正念,就是有穢氣,也不可以去換洗,恐誤病人往生大事。這時的不換洗,是不得已的,雖有穢氣亵渎,是沒有罪過的。
破除疑障
病人的病若是重者,要警策病人:“還有什麼事情挂礙沒有?”設使有事情礙在心裏,須要趁病人還會講話以前,早點把它破除,免得障礙往生西方。如病人都沒有什麼事情挂礙著,那麼問過一次,以後不可再問,免得病人分心,忘失正念。注意!注意!
病人若是疑心說:“自己發心念佛,時間並不長遠,又怕罪業很重,西方不曉得會生不會生?”那麼助念人就要對他說道:“發心念佛,早遲是不妨的。最要緊的從你發心起到臨終不退爲准。就是你到了臨終的時候,受善友開導以後,才能曉得發心…
《饬終須知 (妙真法師監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