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有成就秘笈(中有聞教得度釋義)元音老人述▪P47

  ..續本文上一頁處在生死輪回苦海之中。你應誠心祈請上師,佛菩薩的加被,使你脫離中有諸苦(業等流就是由業力所致的果)。”

  導示四

  嗟!善男子(某某):所謂“同類天淨眼見形”者,此謂在“中有”時業力相等之同類,諸相畢見,又感生天道之同類,彼此互相能見,他趣亦然。惟汝對之不可貪戀,當觀修“大悲怙主”。又所謂“以天淨眼見形”者,謂由天等福德之力所成。又凡如實修習禅定之天淨眼,固亦能見,然非一切能見,于所見前,專注則見,不專注則不見,若心神外馳,亦不能見。

  “導示四”內容如下:

  “某某人,你要注意,中陰身可以“同類天淨眼見形”。這就是說,你可以看到業力相等的同類。比如,由于業力的緣故,你將投生天道,就可以見到天道的同類和天道的境相。應投生其他道的也可以見到其它道的同類和境相。所以你對所見境界不要貪戀,應時時觀修觀世音菩薩。“同類天淨眼見形”既不同于“天淨眼見形”,也不同于修習禅定功夫所得的“天淨眼”。“天淨眼見形”是由福德業力所得,而修習禅定所得的“天淨眼”,也不是一切都能見,要專注才能見到,不專注,心神外馳就見不到。”

  乙 中有身特殊狀態

  導示五

  嗟!善男子(某某):汝將藉是中有之身,目觀塵世熟谙之境,親屬故友,猶如夢見,汝雖目睹,就之而語,悉皆無聞,置之不答。但見汝家,已在舉哀,親屬人等,悲號哭泣;遂自計曰:“吾今豈已死乎?爲之奈何!”此念甫生,遂感極劇烈之痛苦,猶如熱釜中被煎之魚,汝今正已親曆矣!然汝今者,已經隔世,雖徒自苦,亦複何益,當勿貪戀!汝在生前,若有上師,則當祈請上師,同時觀修本尊或“大悲怙主”而作祈請,則痛苦自止,怖畏自除。

  導示五至導示九,介紹了中有身在輪回中有時期的境界。

  “導示五”內容如下:

  “某某人,現在憑借你的中陰身,就能看見生前你所熟悉的地方和環境,能看見你的親朋好友,雖然你能看見他們,並和他們講話,但他們卻聽不見你的聲音,對你不予理睬。當你看到家裏人們已在爲你舉哀,親屬等人,爲你悲號哭泣。這時你才會想:難道我已經死了嗎?!怎麼辦呢?!此念一動,遂感極劇烈的痛苦,就像在鍋中被煎炸的魚一樣。你應該明白,你已與世隔絕,只有自己痛苦,但痛苦又有什麼意義呢?!現在你應立即斷除貪戀之情,如果生前歸依過上師,你應當祈請上師,同時觀修本尊或觀世音菩薩,這樣痛苦就會解除,就不會再感到恐懼害怕了。”

  導示六

  嗟!善男子(某某):汝被業風吹送,鼓動追逐,甚難自主,失其自由,自內證智,無所憑依,正如風卷毛羽,任其起落;又如疾乘野馬之上,顛苦奔馳,喘息不定,漂泊無依。忽又聞呼汝之名而哭泣者,汝雖止之勿哭,惟彼哭者,置若罔聞,終不理會;又自計曰:“我已死乎?”于是又感極大苦痛。惟汝今者,切勿悲痛。又汝所見之光,不分晝夜,皆如灰白淡色之曙光,如是逗留“中有”,或一七、或二七、或叁七、或四七、或五七、或六七、乃至七七四十九日,惟普通“輪回中有”之苦,爲二十二日,但隨業力,久暫無定。

  “導示六”內容如下:

  “某某人,你現在被業風鼓動、吹送、追逐,難以自主,本性智慧已被業力遮蓋。就像被風吹卷的羽毛,任其起落,漂泊無依;又像疾乘在野馬之上,顛苦奔馳,喘息不定。忽然你又聽到有人一邊叫你,一邊在爲你哭泣,你雖然勸他們不要哭,但他們卻置若罔聞,終不理會。你終于明白,自問:我已死了嗎?!于是感到極大的痛苦。你應知道,你現在正處在輪回中有時期,所見到的光,不分晝夜,如同淺淡灰白的曙光。一般說來,輪回中有時期爲叁十五天。但隨業力,或長或短,並不一定。在這個階段,你千萬不要悲哀痛苦,這是最重要的!”

  導示七

  嗟!善男子(某某):在此時期,業海紅風,極可怖畏,不堪忍受,自汝身後,猛烈推蕩,吹送而來。汝當對之勿生怖畏,要知此實爲汝自識迷幻境相所現也。又有極可怖畏之黑暗處,最難忍受者,今臨汝前,此時發生“擊”“殺”之聲,種種怨敵怖畏,亦臨汝前,汝當對之勿生恐怖。複次,又有罪大惡極者,出現肉食鬼啖人羅刹,各持種種兵器,口喊“擊”“殺”喧聲,呼嘯洶湧,直撲而來,狀極凶猛;又有種種可怖猛獸,作追逐相,亦複臨前;狂風暴雨,大雪深霧,群衆追逐,狂撲而至;又複發出巨響,有如山崩海嘯,或如烈火噴轟,又如狂風怒吼,種種巨聲,驚怖欲絕。于是汝四竄逃奔,不擇去路,終遇叁大絕壁,一白、一黑、一紅,懸崖千丈,深不見底,生路俱窮,勢將下墜叁大絕壁之中,岌岌可危!嗟!善男子:叁絕壁者,即“貪”“嗔”“癡”,非爲實質,此時當知已爲“輪回中有”,當念大悲怙主名號,稱自己名,唱言

  依怙大悲 聖觀自在 上師叁寶 慈悲加被

  惟乞拯救 脫離險峽 令勿隨轉 叁惡趣處

  如是懇切祈禱,不可忘失!

  “導示七”內容如下:

  某某人,在此輪回中有時期,業海紅風,自你身後吹送而來,猛烈推蕩,極爲可怖。在難以忍受的黑暗之中,會突然發出非常恐怖的打、殺之聲,許多充滿怨怒的敵人,也追殺而來,使你不堪忍受。對此你千萬不要恐懼害怕,要知道這些境相都是你自識變化所幻現的。還有一些罪大惡極之人,會見到許多食肉鬼怪和吃人的羅刹,形狀極爲凶猛。他們手拿各種各樣的兵器,口喊:打!殺!洶湧呼嘯,直撲而來;種種可怕的猛獸也在後面追逐;與此同時,還有狂風暴雨,大雪深霧,人群追逐,狂撲而至;再加上種種巨聲,猶如山崩海嘯,烈火噴轟,狂風怒吼,使你驚怖欲絕。于是,你不擇去路,四處躲避逃竄。最終遇到叁大懸崖絕壁:一白、一黑、一紅,深不見底。你就要掉入叁大絕壁之中,岌岌可危!哎!可憐你已到了窮途末日,沒有生路了。

  某某人,你應該明白,現在你正處在輪回中有時期,這叁大絕壁正是由你的貪、嗔、癡叁毒所化,並非實有。此時你應當以自己的名義懇切祈請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並念誦下文:

  依怙大悲 聖觀自在 上師叁寶 慈悲加被

  惟乞拯救 脫離險峽 令勿隨轉 叁惡趣處

  (這段偈文的意思是說:祈請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上師及叁寶,慈力加被,作我的依靠。拯救我脫離中有險峽,使我不入叁惡道。)

  導示八

  複次,若有集積資糧,奉行佛教純潔之士,則有以福德爲後護,及以安樂爲前導者,來迎于前。至若生前善惡相等者,則不受任何苦樂,唯是顯現昏蒙愚昧平淡之相而已。

  善男子(某某):如是對于任何境相,凡是五欲色、聲、香、味、觸,隨一安樂現前,汝當于彼,勿貪勿著,屏除一切貪求之想,惟自念言:

  以此一切善樂 供奉上師叁寶

  此謂汝若得樂受,一心思惟上供上師叁寶,切勿貪求自受。若現不苦不樂平等之相,則自內證智以不修、不整、不散亂、安止于“大手印”境中,是爲至要!

  “導示八”內容如下:

  “某某人,如果你生前奉行佛教,爲世人造福,而積累了福德資糧,那麼,在你死後就會有安樂景像前來迎接。這些安樂景象以色、聲、香、味、觸等多種形式在你面前呈現。對此,你應屏除一切貪求之想,切不可生歡喜之心,應一心思惟供養上師叁寶,並發心:以此一切善樂,供養上師叁寶。

  某某人,如果你生前所做善惡相等,那麼死後就不受任何苦樂,只有昏蒙愚昧平淡之相顯現而已。對此不苦不樂平等之相,你要以了了覺知性,照破昏蒙愚昧,以不修不整,不散亂而安止于了了分明的境界中,這一點非常重要。”

  導示九

  善男子(某某):爾時如遇橋梁,八大靈塔寺廟等處,僅能暫一停憩,不能逗留過久,以汝之神識、已與軀體分離、不能自主之故,因此,汝辄懊喪,煩惱悲痛,能知之識,恍惚不定,失所憑依,爾時遂自念雲:“籲!我已死矣,爲之奈何!”此念一生,心灰意冷,不勝悲歎,猛利痛苦,猬集于前。今者汝既不能逗留一地,必須他往,故勿作種種希求,惟當安住于自內證智本元無動之境。至于食品,若爲汝特設者,始得享受;其他供物,無權嘗食。此時親朋,無一可以引爲己助,凡此皆爲“輪回中有”意生之身漂泊之相也。此時苦樂,隨業起現,汝且自見家宅境地、親屬等人、乃至汝之屍身,又自痛念雲:“我今已死,奈何奈何!”不勝絕望,遂生憂悶,自維:“若得我一身,何不能爲?”如是作念,住複流蕩,覓取色身,如是境相,汝今已有。惟汝之屍身,縱複趣入九次以上,然因所曆“法性中有”已久,其屍在冬已凍,在夏已腐,否則已爲親屬火化,或已土葬,或投水中,或施與鵬鳥野獸吞食,汝複欲住入,不可得也。汝因無處可棲,心極不樂,頓覺自身被推擲于山崖石縫之中,如是汝今備嘗諸苦,即爲“輪回中有”,汝尋自身,所得惟是苦耳。當勿起戀身之心,于任運無爲上,坦然處之。

  如上導示,死者之靈識能依教奉行者,則于“中有”境中,自得解脫。

  “導示九”內容如下:

  “某某人,如果這時你遇到橋梁,八大靈塔,寺廟等建築物,只能暫時停下來休息一會,不可逗留太久,這是因爲你的神識已與身體分離,不能自主之故。因此你感到非常懊喪和煩惱。因爲神識失去依靠,恍惚不定,便自言自語:哎!我已死了,怎麼辦呢?此念一生,心灰意冷,不勝悲歎,猛利痛苦,猬集于前。既然你不能在一處逗留太久,必須他往,于是生出種種希求。所以這時你不要胡思亂想,應安住于自性本元如如不動的境界,不要再到處漂泊。至于食品,如果是爲你特設,你可以享受。其他供物,你無權嘗食。現在親朋好友沒有一個人能幫助你,苦樂隨業而現。你能看見你的家人及親屬,還會看到你的屍體,于是你痛苦絕望,心生憂悶而想:我要是能再有一個身體就好了,怎樣才能再找到一個身體呢?此念一生,便到處遊蕩,尋找色身。這時你縱然往你的屍體裏鑽…

《中有成就秘笈(中有聞教得度釋義)元音老人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