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塵刹衆生,皆受布施之益。故念佛能超薦鬼神亡靈,能救度中陰。若病重時看見冤魂厲鬼來侵擾,或化作順境來誘惑,只要牢記誠懇念阿彌陀佛,冤厲邪魔聽到念佛,就能超升脫苦,歡喜而去。因此冤結得以化解,業障得以消除。自己遂能順利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之人,全仗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受。所以一心稱念佛號,西方七寶池中,即生蓮華一朵,標記此人姓名,他日于中托生。若在此土念佛精進不懈,則彼土蓮華放四色寶光,日益輝榮。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殊勝微妙,樓閣階道七寶所成,衆妙珍異清雅香潔,寶池德水蕩除心垢,天樂常作不鼓自鳴,不寒不暑調和適宜,衣服飲食應念即至,珍奇化禽出和雅音,演說苦空無常無我,微風吹動寶樹羅網,悉演無量微妙法音,六根清徹無諸煩惱,塵勞垢習自然不起,智慧增進深達實相,神通自在壽命無量,無有衆苦但受諸樂。
一般人都是在死後,依靠家屬做佛事超薦救度,或以做佛事爲場面好看。而不知在生前靠自己學佛求解脫入聖道爲易,在死後靠家屬超薦得益爲難。即使家屬子女虔誠恭敬延請高僧作佛事,並禮拜忏悔求佛加被一切功德,亡者于七分之中僅獲其一,六分功德歸于生者,以及歸于作佛事的出家人。所以要在臨終之前爲自己作一切功德,令自己生歡喜心、虔誠心、忏悔心、念佛心,自己知道仗叁寶加被之力,得大利益,則容易濟拔。最好在身體健康時,自己能發心修行修福,念經禮忏,齋戒念佛。了解宇宙人生的真谛,發大願,立大志,修聖道,成聖果。但臨終助念,當然也是極爲重要。
應購念佛錄音帶,病中宜時時靜聽隨念,或靜聽默念。耳根常常熏聞,既省氣力,又能淨化身心,增上淨緣,長養蓮胎,八識田中熏爲道種。臨終又可以方便助念,助成往生大事,實爲病中不可缺少之良伴淨侶。
家屬應有的認識
若病重難痊醫藥罔效時,宜請善友開導病人,向病者解說:人生總是苦空無常的,惟有西方極樂世界最爲清淨莊嚴。人間富貴轉眼即成空,西方佛國則快樂無窮。家人當爲你于佛前設供禮忏,布施放生,誦經念佛,以增長你的福德。使病人歡喜欣求,生起安全感,而心有所歸。勸其放下一切,專聽大家爲你念佛,或放念佛帶。病人心中則靜聽默念,要如子憶母,一心歸命阿彌陀佛,以真信切願誠懇念佛,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資糧求生西方去。家屬及親友更要虔誠爲之助念,求佛慈力加被病人。若壽未盡,自然病情好轉,消災延壽。若壽已盡,則蒙佛接引,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若病人因業障而討厭念佛,就要念地藏經數卷,或念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名號,即可消除業障,喜歡念佛了。
家屬勿在病人面前相對而視,以免病人生起愛戀之情。家屬念佛切不可帶著哭泣的音調,以免病人引起悲傷之心,而失去正念也。家屬萬萬不可哭泣,致增情愛牽連煩惱痛苦,甚或使病人因刺激而生嗔恨心,因嗔恨心而墮惡趣,豈不贻誤往生大事麼!病人臨終前後,若有食酒肉五辛者,不可走近病人前,否則病人易失正念,會墮叁惡道的。
若已氣絕,因神識尚未離去,故仍在有知覺的彌留之際,各公私醫院,基于人道的精神,與謹慎的態度,得順應死者家屬的要求,方便臨終者,予以十至十二小時的甯靜時間,並供給冷氣或冰塊,使病室溫度降低。同時對病人不可稍有移動,不可有一切錯誤舉動,前文第一節中已經說過了。至于臥的姿態,要聽其自然。以後可用熱水毛巾敷其彎節,自能轉軟如生。病房要肅靜無聲,不要閑談雜話。若斷氣前未及請人開導,此時亟待善友于病者耳邊如前所說高聲開導之,亡者的心,即能覺知,使心有所歸,心有所依。家屬及親友應換班念佛,先念六字洪名十數分鍾,以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佛號,一字一句要念得清楚分明。最好隨著法師念佛的錄音帶念佛,心中兼想,求佛慈悲攝受,親垂接引。念佛聲不要間斷,要能使病人的神識,自耳根聽得句句分明,方能感應佛的願力,而隨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惟在病房助念佛號,不要擾及其他病人。
臨終最後一念,乃超升或墮落的緊要關鍵。最後一念善即生善道,最後一念惡即生惡道,最後一念佛求生淨土即生聖道。一念念佛之心即是心力,佛的願力即是佛力,感應道交即是法力。叁種不可思議之力,融合于一句洪名,阿彌陀佛自然在念佛者的心中顯現接引,故臨終最後一念念佛之心,即隨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家屬及親友助念佛號,是希望病者最後念佛的一念心,隨佛往生,所以此時此刻助他念佛,是有最大殊勝妙用的。十至十二小時之後,無論是否生西,總應繼續助念。若已生西,則因助念功德,可以增高蓮品。若因失去正念而沒有生西,則亡者的心靈,在七天之內,或七七日內,更應速予超薦。蓋亡者的中陰身,飄忽不定,孤苦無所依歸。七七日內,中陰身于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爲其造福作功德,以救拔苦難,所以亟待一面繼續換班念佛,使中陰身聽到念佛之聲而得度脫,猶如饑渴難忍得飲甘露。一面延請高僧作佛事,以從速超薦,爲亡靈廣修福德,消除業障,得生淨土。
若亡者平時雖不學佛,或根本不信佛,但以中陰身的困境來說,中陰身是最渴望救度的。故七七日內的超薦,是具有殊勝效果的。在下一生的業報尚未現前的過度時期,(指中陰身)要爲亡者廣修衆善,作一切功德,以虔誠心爲死者回向。目的在轉變定業于墮落邊緣,得生聖道,往生佛淨土,永享勝妙之樂。命終之後,家屬應于七七日內,爲死者廣造功德,布施放生,救濟貧困,供養叁寶,禮拜忏悔,誦經念佛,求佛加被,消滅罪障,使亡者遠離惡趣,得生佛國,家屬兒女們要以深切孝思及念佛功德,兩者至誠的感應,方使亡者獲得救度之效。亡靈的升沈苦樂,責任全在家屬身上。最好免除一切沒有意義的浪費,移作有意義的濟貧利人的功德。故不必厚殓,不必厚葬,不要大發喪事,不要繁文耨節,不要只圖場面好看,要使亡靈得到實際利益爲前提。七七四十九天之內,家屬宜吃素念佛,並忌食五辛,禁止殺生。喪祭皆應用素,宜多作功德事,俾爲亡靈消業障獲超升,速往彌陀清淨佛國土。家屬不但亦能
獲福無量,且能感應善神常常衛護也。
超薦亡靈,應以念佛爲主,家屬及親友皆可參加念佛。念佛度亡,功德最大、最方便、最經濟、最有實益。惟參加念佛之人,應忌食酒肉五辛。
臺北市善導寺、華嚴蓮社、法雲寺、臺中佛教蓮社、淨業精舍慈明寺、佛教文物流通處、及全省佛教文物流通處,皆有法師念佛的錄音帶流通,可選擇一種,隨錄音帶念佛。欲利益亡者,惟有廣作功德,爲亡者消除業障,分班助念佛號不要間斷,求佛接引往生淨土。切勿焚化錫箔紙錠冥錢,勿燒紙紮屋用具冥物。這是希望亡靈墮入陰間鬼道的愚昧舉動,應該要戒除的。
殡儀館的一切施爲亟待改進
神識出離形軀以後,除大善大惡及往生聖道者,皆不經中陰外,一般普通人多半都有中陰身,茲說明何以偶有複活的情形,供作參考。
中陰身無所歸宿,飄忽不定,在已死未生的情況下,或有執此身爲我,而爲受生之對象,若屍體未壞,可能回陽而複活。又有一種忽然暴斃之人,若因壽命未到不當死,七日之內,陰司放回,如形軀未壞,亦有複生者。還有一種是判斷的錯誤,就是仍然在彌留中的病人,心識並未離開身體,而生者即當作死屍看待了,或即刻送太平間,或當天被移殡儀館,及至病情好轉,而他人以爲是死而複活的。關于複活的事實,不但記載中不乏其事,即各地醫院、各地殡儀館,都偶有發現複活的事,所以對臨終大事,必須特別慎重也。
因此在病者斷氣之後,直至大殓,這些過程中,家屬對亡者的遺體,須時時刻刻加意看護,無論神識已去未去,總要當作神識未去的彌留狀態看待,一定要隨侍在側。對于處理亡者洗浴穿衣化妝,乃至大殓一切過程,家屬更要監視處理,總之,自斷氣至大殓,家屬以不離開死者爲原則,應真正做到“隨侍在側,親視含殓”的孝道,這是天經地義之事。若謂現今爲工業社會,事實上有困難。則吾人應透過社會的各方面,組座談會,研討改進辦法,以克服阻礙,蓋一切一切皆是人爲因素也。豈可謂工業社會,就必須將父母未寒之屍,要聽任太平間及殡儀館的擺布麼?
世界各大都市,皆有殡儀館之設立,家屬對于殡儀館的一切行爲,不宜太信賴,要當心死者被虐待。一般死者家屬,只知將死者往殡儀館一送,自己落得輕松一番,而罔顧死者是否可能遭受慘毒。家屬及吊祭者只看到靈堂哀榮肅穆,死者衣冠整齊的外表,而不注意自送殡儀館之後直至大殓之前的真相。爲近乎情理,合乎孝道,一切過程應以監視處理爲原則,以免死者遭受慘毒。“隨侍在側,親視含殓”,是中國傳統的文化道德,是固有的倫常孝道。若謂死去的親人,要聽憑殡儀館之所爲,家屬無法監視,這是大大違背孝道,不合我國善良習俗的。如果殡儀館擅自以不人道的方式處理死者,那不是傷天害理麼!孝順的子女豈可不加警惕!況據一般傳說:有些地方的殡儀館,須將死者開刀剖腹,取出內髒,而塞以木屑稻草。或將死者吊起,以便沖洗。往年某地殡儀館,且發生過奸屍的案件。凡此種種慘毒殘忍,豈不令人驚駭?總之若沒有家屬監視,必然會出意外的。其他處理死者的過程,則根本不當人看,自可想見。這樣的殡儀館,豈不等于地獄麼。若死者的神識,還沒有出離形軀。那就是有知覺的彌留中的病人,經殡儀館這樣慘毒的處理,豈不甚于屠宰場麼。雖生前爲專家學者,或爲名流聞人,或爲豪富钜商,臨終以後的神識,不是同樣遭此厄難麼?總之無論神識已去未去,對死者總不應該任意虐待,必須重視人道孝道,特別慎重其事也。各地方的殡儀館,做法雖然不會盡同,但是若沒有家屬在場監視,決不會做的合乎規矩的。殡儀館乃人人必經之路,也就是社會大衆事務,爲了消滅罪惡,維護…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余定熙居士編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