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 (淨空法師主講)▪P20

  ..續本文上一頁的社會,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變化無常,變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才能夠從容應付。龍表的就是這個意思。北方多聞天王手上拿一把傘;傘是遮蓋。千變萬化的世界,種種染汙,要防止,不要被汙染。所以廣學多聞的同時,要保護自己的清淨心,要不受染汙。要對現實社會能夠完全理解,才有智慧、能力,知道應該用什麼態度、方法,來應付、處理,才能做到盡善盡美(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天王殿教導我們這些啊!不單是神明,對他燒幾炷香,他就保佑你平安哪!那就大錯特錯了!

  由此可知,佛寺院沒有一樣不是教學。就是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義。佛前供一杯水,有什麼意義呢?表法的呀!水是幹淨的、清淨的,代表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幹淨;水不起波浪,是平的,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平、一樣靜。看到這杯供水,就想我的心要像水一樣的清淨、平等。佛前供花,花代表“因”,開花後就結果;花代表六度萬行。供果,水果不是供給佛菩薩吃的呀,是教我們看到“果”時,就能想起“希望得什麼樣的果報,就應該要修什麼樣的因”。所以佛門一切設施、供養,處處都是提醒、教育自己啊。佛菩薩不聞、也不吃,什麼都不要啊!再者,“燈”代表智慧、光明,“香”代表戒定真香。沒有一樣不是表法的,沒有一樣不是教育。現在學佛的人,對這些教育意義,統統不知道。爲什麼要燒香?爲什麼要供這些東西?都不知道啊,所以信佛統統都變成迷信。社會上有人批評學佛的人“迷信”,更有人說學佛的人都是神經病。他說得沒錯啊!多少學佛的人真沒有弄清楚啊。如果自己清楚了,再跟他們講解清楚,相信他們也要學啊。我就是這樣清楚地把佛法介紹到中國大陸,他們說:“這麼好的東西,我們都不曉得。”他們也想學佛啦!

  總而言之,佛法是以真實的智慧、無量的大覺,幫助一切衆生得到真實的利益、真正的快樂,這是離苦得樂。佛以無盡的悲心,教化一切衆生。自古至今,無論是顯教、密宗,或是那一個宗派、那一個法門,在佛教史裏,每一個朝代,依照這些理論、方法修行的,成果都非常殊勝,這是真實不假的呀。這一代是衰落了、迷失了,真正的佛教不知道了,所以成果比較少、比較暗淡!要知末法時期,衆生業障比較重,所以念佛法門特別的殊勝方便。念佛的殊勝,就在它簡單容易,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也不需要任何儀式。無論什麼人,隨時隨地都可以修行,所以這一個法門,在近代成就的人特別多。臺灣,這個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這四十年當中,我最保守的估計(一點不會誇張的),真正依念佛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至少有五百人。這是很了不起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去成佛了。這麼個小地方,有這麼多人成佛去,真正是寶島啊!中國大陸寬律法師寫了一本近代往生傳,記載大陸上念佛往生的,大概有一百多人,當然一定還有漏掉的。這是講淨宗成就的殊勝。淨宗要成就,諸位一定要記住(這再特別提醒諸位同修),五經一論是理論的依據;經典上明白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重要的方法。只要依據理論,掌握方法,我們沒有不成就的,這是說修行果德的殊勝。

  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裏面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迷、邪、染”,這是惡業!是本來沒有的。“佛性正知”這是至善,是本來有的。本來有的,當然可以恢複;本來無的,當然可以把它斷掉。“罪業”是迷、是邪,是本來沒有的!當然一定可以消除;“佛道”是本有的,所以佛道一定可以證得。在理論上我們找到了根據,證實業障確實可以消除;所以我們就用一句“阿彌陀佛”把心中的舊習、惡習掃除;再用苦行來堅定我們的志向;用真誠懇切的心念佛,時間久了,自然得念佛叁昧(即是一心不亂),這個時候身心自在,萬境如如,這是功夫現前成就。往生西方,實在講,自在往生啦。什麼叫自在呢?想那一天去就那天去,想在這個世間多住個幾年也不妨礙,這叫自在啊。人家能夠得到,我們爲什麼得不到?不是我們得不到啊!是我們的功夫不夠。那麼也許大家要問:“那要念多久功夫才夠呢?”我老實告訴你,根據古來的經驗,許許多多的人,叁年就夠了,就自在啦。那個時候,你住在這個世間不必害怕了,心安理得。假如遇到第叁次世界大戰,原子彈在頭上爆發,你那時笑咪咪的:“嗨!我到極樂世界去了。”不受苦、不驚不怖,真得自在了。這才是經上講的:“惠予衆生真實利益。”

  歐陽竟無大師說:“當知佛法,方便多門,不拘形式。”正面教學有利益,就用正面的;反面教學有好處,就用反面的。所以佛法教學手段上是變化多端:可以用正,可以用反;可以用順境,也可以用逆境,但是它只有一個目標——利益衆生,幫助衆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如果打罵能夠達到這個目標,打罵也可以是教學的手段;像禅宗的棒喝,那叫真正的慈悲。反之,一切虛妄的、感情的、迷惑與執著,統統都不是佛法,這是我們要認識清楚的。希望各位學佛都能遠離迷惑、執著,朝著「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正確目標邁進。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淨空法師講于美國邁阿密

  附錄一

  達拉斯佛七講話(一九九叁年)

  經雲:“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等何幸得人身?何幸得聞大法?尤幸者,竟聞如來無上至圓至頓之淨宗妙法,則此身誠大幸之至者也。

  我等生命充實,淨定安樂,實皆得自淨宗。淨空自學佛以來,無日不思上報四恩。而報恩之唯一途徑,即是將自己一生真實受用,盡心盡力廣爲一切大衆推介宣揚,這是我發心弘經的原因。晚年尤深感迫切需求,才以專修專弘淨宗經論爲己任。

  今日道場,新廈啓用,舉行佛七法會,粗具規模,在韓瑛董事長領導之下,欣欣向榮,從此光明遍照,恒利一切衆生。諸佛欣慰,龍天稱慶,誠令人禮贊無窮爾。今年叁月,華藏圖書館組團前往祖國參學,即以極淺近語句,向大陸同胞簡介佛法:

  一、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衆生至善圓滿的教育。

  二、釋迦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

  叁、知覺名佛、菩薩;不覺名凡夫。

  四、修行,就是將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看法、想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

  五、佛教修行綱領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並依戒、定、慧叁學,以求達到此目標。

  六、修學的基礎是叁福。待人依六和;處世修六度;遵普賢願;歸心淨土。佛之教化能事畢矣。

  經雲:“佛所行處(指佛陀教育普遍推行的地區),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淩弱,各得其所。”這一段經文,說明了佛陀教育的真實利益。

  梅光羲居士說:“欲弘佛法于今日,必須提倡淨土;欲弘淨土,必須先弘大經。果能人人持誦,則因果自明,身心自淨(心淨則土淨)。劫運自轉,太平自至。”

  今世亂極,人各望治。欲求普濟全球,救劫難于眉急,化乖戾于無形,務令一切衆生,人人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做好人。欲達此目的,唯有極力提倡大覺教育,以古今中外聖哲之金言教訓爲依歸,以期建立共識。佛曰:見和同解,戒和同修也。于是有彙集群書,采撷格言的想法。如:佛教大藏經、中國四庫全書、荟要、史鑒,群書等,皆可摘取編成菁華錄流通。務令一切衆生能讀、能解、能行,則不辜負古來聖哲垂化之婆心也。采撷要領:

  一、取明白易曉之短句,不取長文。

  二、取急切實用之教誨,不取不切實際之玄談。

  叁、必利于自身之修養,家庭幸福,事業成敗之教訓。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世界和平,各民族、各學派、各宗教,共存共榮之諸目標爲撷取之標准。

  四、分類彙集編訂一冊,譯成各種文字流通世界。介紹中華文化精華,促進世界大同,爲吾人理想之目標也。

  五、他如西洋學術菁華:伊斯蘭、新舊約、金訓格言菁華,若能普遍流通全球,必能建立共識、共存、共榮、和睦大同、互助互惠的美滿世界。

  淨宗學會同學,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期望此處新廈能作新大陸專修專弘之淨宗道場,效法印祖芳規,實踐緣起所列之願行。經常舉辦佛七暨淨宗講習,解行並重,定慧等學。然佛法並非消極,佛法非退屈。治世禦難,濟亂扶危,大乘學者分內事也。願在同一理念中,弘法利生,努力精進,以求全球人民離苦得樂,家家幸福美滿,社會祥和繁榮,國家富強,世界大同。佛光普照寰宇的宏願,早日實現。則佛祖應化大事因緣,無過于此。願共勉之!

  一九九叁年十月一日淨業沙門釋淨空于達拉斯

  附錄二

  淨宗學會緣起

  大覺世尊,愍念有情,示成正覺,隨機演教,雖有大小權實之異,要皆爲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究竟成佛而已。然末世衆生,業障深重,智淺福薄,知識難遇,未能直下暢佛度生本懷。于是特開普度一切衆生,當生成就之淨土法門。昔南昌梅大士雲:果能受持,如說修行,不但拔將來之苦果,實已獲現前之福利,非真修淨業者,不覺其妙,非曾涉教海者,莫窺其深。又雲:欲弘佛法于今日,必須提倡淨土。

  “淨宗學會”者,乃夏蓮公大士于大戰後所倡導之專修淨土專弘淨土之組織。淨空法師,弘揚大乘叁十年,深知此宗所依,確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度生成佛之第一法門,是以近年來于臺、港、星、馬、美加各地,極力宣揚,又印大經及注解叁百余萬冊,流通十方,深望此一組織能普遍推展至全球各處,願諸大善知識,皆能弘演正法,明叁世因果,示六道輪回,表佛性真常,贊淨土超勝;讀誦大經,勸進行者,求願往生,圓成道果,誓志宣化,普令群萌,同歸淨域,爲本會建立之唯一理想目的。

  本會蓮友,修學理論,鹹共遵修《淨土五經》、《淨…

《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 (淨空法師主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