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義釋演密鈔引文
朝議大夫行起居即充幹文阇待製史館修撰
騎都尉賜紫金魚袋臣趙孝嚴奉敕撰
大哉!如來之教也,有顯有密。所謂顯者,五性叁乘是也;所謂密者,總持秘藏是也。
若夫圓修萬行,具證十身,頓了一法界心,直超叁無數劫,此乃神變加持之力,不可思議也,故毘盧遮那佛親爲口說,金剛秘密主次傳心印,玄之又玄,秘之甚秘。
粵從唐代有叁藏善無畏者,自中天來持以梵本,與禅師一行受诏同譯。其理甚深,尚難趣入,乃請無畏再爲敷說,一行遂增潤其文,號曰《義釋》,斯則啓明門之關鍵也。暨我大遼國有叁藏摩尼者從西竺至,躬慕聖化,志弘咒典,然廣傳授未遑論撰,曆歲既久,逮今方興。
伏惟天佑皇帝钗智如神,聰謀出俗,以至公治國,賞罰無私,以大信臨人,恩威有濟。
閱儒籍則暢禮樂詩書之旨,研釋典則該性相權實之宗。至教之叁十二乘,早赜妙義,雜華之一百千頌,親製雄詞,修觀行以精融,入頓乘而邃悟。
肇居儲邸,已學梵文,有若生知,殊非性習,通聲字之根柢,洞趣證之源流,欲使玄風,兼扶盛世。
時有總秘大師賜紫沙門覺苑,幼攻蟻術,長號鵬耆,學贍群經,業專密部,禀摩尼之善誘,窮瑜伽之奧诠,名冠宗師。诏開講會,最上乘之至理,由此發揚,因集《科文》五卷,通行于世。師自是談演之暇,乘精運思,複撰成《鈔》十卷。文無不周,義無不攝,鏡先製之幽隱,燭後學之昏疑,意者近報國恩,遠弘佛道。亦既進奏,亟命雕馊,申谕微臣,得述前引。
道安天闊信,側管以徒爲,澄觀月高慚,隔谷而莫睹,強據鄙素,聊贊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