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難測難量。
只有進入了聖地的菩薩,才能明白它的真義。
但是,如來卻恒以此十八不共法,爲衆生謀福,伺機點化衆生,令得智慧、大能與解脫。
(五)佛陀的叁身
善男子,佛陀能住于叁身之中,以此叁身處于不同之境界,起不同的妙用。
是哪叁身呢?
善男子,就是法身、報身和化身了。
法身是什麼呢?
善男子,佛陀住于大涅槃時,與萬法合—,與真如同體,契入—切:宇宙原理之內,與—切生滅的力量並行。
這時,他本身就是萬法、真如、本體,一切宇宙的原理、一切生滅的力量。
他以—身能處于萬法之中,因此,這圓融並包之身,就叫做法身了。
善男子,一切恒河沙數佛陀,皆以此同—法身,爲最後的歸依處。
報身是什麼呢?
善男子,不同的佛陀,成道的時間不同,修行度世的經曆有異,與衆生的因緣亦複有極大之差別。因此,在法身之外,于生滅法中,他們便憑過往的經曆與志趣,現一獨特之身,與他佛有別,能供自己受用,也能給衆生識別于相對世間之中。
佛陀能以此身,承受從前一切的閱曆與功德,與過去世相續無間,仍成—獨特的個體,遊戲神通于宇內,而無湮滅消散之虞。
善男子,這個與過往—脈相通、承繼從前生命遺産總報之身,就是報身了。雖同是覺者,亦存差異于其中。
化身是什麼呢?
善男子,佛陀不受生死輪轉所縛。—切做作,不起有漏桎梏的業力。因此,能現身于一切處自由做作,作後亦複自由來去。
他能以神力,化種種身現于—處或多處;又能以此種種身,從—處或多處滅。
他能現佛、菩薩身,亦能現天、人、阿修羅,以至地獄、餓鬼、畜生之身。
他能現有情衆生之身,也能現無情衆生之身,以至木石銅鐵。
佛陀現如是無量繁多之身,只是爲了點化救度衆生,使他們能夠以境調心、漸登解脫之階梯。
善男子,這些權宜變化之身,就是化身了。
(六)佛陀的叁不能
善男子,諸佛世尊雖成正覺,得—切種智,自在解脫,能作無量不可思議神變,但仍有叁事不能隨意成就。
是哪叁件事呢?
善男子,就是不能滅定業、不能化導無緣和不能盡度衆生界了。
什麼是不能滅定業呢?
善男子,菩薩雖成正覺,證得佛位,但若成道前有定業未結果報,則仍須親身領受,始能對一切無所虧欠,住于徹底的清淨解脫之中。
自身定業也不能即滅,令不能生報,那麼,就更不能爲衆生滅除個別定業之果了。此是佛陀之一不能。
什麼是不能化導無緣呢?
善男子,衆生若種性愚癡下劣,顛倒執迷過甚,或時機根器尚未成熟,難以接受佛陀的教化,那麼,佛陀縱是慈悲,亦無法強度無緣,逼使他們接受佛力的救度。只有待因緣成熟時,始能再行點化了。此是佛陀之二不能。
什麼是不能盡度衆生界呢?
善男子,佛陀度衆,雖是永無休止,能度衆無量,但亦難—身親度—切衆生。因佛陀與衆生皆是無量,只能各度與其有緣之衆。若是因緣際會不合,便終難得滅度了。此是佛陀之叁不能。
善男子,由是觀之,定業不可逃避,雖得正覺,亦複如是;一切隨緣,雖大能如佛陀,亦不能度無緣之衆;諸佛平等,各度有緣,並無高下之別,衆生毋生尊卑之意。
第十叁章 涅槃解脫的狀態
(一)自由自主、隨心所欲的大涅槃
善男子,證得大涅槃的聖者,已經遠離一切系縛、—切執著,妙存于不生、不滅、不老、不死、不破、不壞之中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
善男子,生、老、病、死、破、壞皆是世間有漏、汙染、相對、不平等、遷流不居、不真實的法。
聖者已超越這些名相所附帶的桎梏,因此,這些名相,再不能加諸他的身上了。
大涅槃的境界,是沒有任何世間所見的汙染不淨。因此,若用任何世間語去描述它,便會把它的超越性破壞,使它墮入塵網的知見裏,不能反映它的真實。
雖然,要了解大涅槃的實相,是要親身體驗才行,不能解說,但是,憑以下的描述,可略勾起它的輪廓,使對大涅槃的狀況充滿好奇、不略知—二:就不肯修行的衆生,得到某一程度的滿足,以免因聖境的不可解說,而成礙道的絆腳石。
善男子,證得大涅槃的聖者,是清淨無垢、安靜和悅的,能與萬物並行無悖,安然穩住于一切時空之中,再沒有任何的怖畏與憂愁。
他並不如學識膚淺的人所說,好比燈熄滅了一樣,熄滅了便永久不再存在。
剛好相反,他比從前,更具可資運用的生命力,雖然他現在的生存形態,與世間六道衆生完全不同。
現在,他已經不受任何汙染,不受任何約束禁製,他已超越了任何生命體形相心識上的系縛,能起無量無邊的神變,遊戲神通于宇宙之中。
住于大涅槃的聖者,體相與功能、智慧與解脫,皆甚深微妙,凡愚難知難量。
他于一切處、—切時、一切神變、一切應化之中,皆心靜無波,寂靜自得,深住一切平等叁昧,無分你我,與萬法融成一體。就是身于六道,仍然不減涅槃之解脫。
他已渡過了煩惱苦海,滅盡了一切愛欲糾纏,遠離廠—切貪嗔癡的系縛,因此,能舍一切世間凡愚所不能舍,對世間的—切,確實能視如空虛幻化,絕不起執著。
他已經祛除了一切驕慢與愚癡,于—切時,皆生活在至高的真知淨智之中,舉手投足,也與宇宙的解脫原理契合。
他是—切的究竟,在法界之中,再沒有比他更高的生命了。
他是唯一能超越淩駕一切其他法者。
善男子,這樣的—位聖者,已開拓了完全的佛性,得到了究竟的心性發展,是唯—常住不變之法。
他善解生死煩惱的因由,善說微妙解脫之方,使六道凡愚,能離苦得樂。就是這緣故,他堪作一切衆生的導師和救護。
善男子,住于大涅槃的聖者,能示現種種身,于十方世界之中,以種種神通方便,爲衆生隨機說法,無分貴賤上下、鈍根利根、持戒毀戒。
善男子,于—切法中,唯涅槃之功德,無量無邊,永無變易。
(二)涅槃四德——常、樂、我、淨
善男子,無常、苦、空、無我、不淨的道理,是爲了引導衆生遠離愚癡顛倒的思想和行爲而說的,目的是除去他們對世間煩惱的執著。
但是,鈍根的衆生,不以無常、苦、空、無我、不淨的原理作爲去除煩惱、放下愁哀的工具,卻執著它們的本身,陷落一切皆虛無、無希望和無意義的邪見。
他們不能從這些原理之中,悟出創造與解脫之道。
他們不知道:無常的原理,使一切現象皆能有所更變改進,使自己能從一切解放出來。
他們不知道:知苦是開拓佛性、踏上滅苦解脫的第—步。
他們不知道:空的原理,使萬物的建立與轉化變得可能,使新的世界能夠出現。
他們不知道:無我的原理,使生命力能得到不斷的新生,可從你我執著的煩惱中解放出來。
他們不知道:不淨的原理,能揭示他們生活的汙染,令他們明白淨化身心的重要性。
善男子,他們看不到無常、苦,空,無我、不淨的建設性,看不到它們對生命和宇宙的創造力,對它們的真義,簡直一無所知。
因此,他們對一切都不感到興趣,雖不作惡,也不行善,滯留于毫無進取、被動無助的境地裏,不但不能利他,更不能利己,這樣便令煩惱斷絕無期了。
善男子,若有衆生把無常、苦、空、無我、不淨的原理,視作消極怠惰、放任不求上進的借口,那麼,他們只是邪魔的門徒,絕不是趣向解脫的佛弟子。
爲什麼有些衆生會墮下這樣的邪見呢?
善男子,這樣是因爲他們領悟力和洞悉力下劣,意志消沈,慧根未種的緣故。
因此,他們只知世間法表面的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卻不知道在他們背後,有出世事的常、樂、我、淨。
以此之故,他們與世間一切,都感到無可奈何,不但不能從佛法裏得到解脫,反而因自己錯誤的見解,放棄了作功德、得解脫的機會,更以自己顛倒的行爲,令其他衆生,誤解佛法的真義,成爲佛門的異端邪種、千古罪人。
那麼,什麼是常,樂、我、淨呢?
善男子,無常的,是世間諸法的生住異滅,衆生的生死輪轉不息。
常的,卻是衆生本來具有的佛性,清淨常住、不起變易的真如本體。
世間法的無常,令衆生不須永恒地處于任何—境,卻能憑自己的意志,勤奮修行、達到自己所期望的境界,直到解脫的顛峰,住于法性真如、涅槃之內,解脫無減,永不變易。
善男子,苦的,是一切導致苦惱的見解和業、一切與修行解脫相悖的論說和行爲。
樂的,就是放下這些妄執,淨化身心,證入涅槃解脫的狀態。
在世間裏,除了世間法的真苦假樂之外,並存出世間的涅槃解脫,從放下妄執而生,使衆生在生死無常之中,能得真樂。
善男子,空的,是一切不能獨存,必要賴因緣和合才生的法。
在這些因緣生法中,是沒有一個永恒不變、能作主宰的“我”。
因此,空與無我,是一切世間法的特性。
但是,證入大涅槃的聖者,超越了因緣果報的製約,能任意造物,造因造緣,恒處于主動的現行中。
他與凡夫相比,便擁有極高的自製與主宰環境的力量。不比衆生,心隨物轉,沒有自主。這時候,他已住在超越生滅與緣生的自性之中。
以此緣故,解脫者能經驗到一個超越了世間相對我的真我,亦即是佛心的覺性。
善男子,不淨的,是世間生滅之法,導致苦惱之法。
淨的,是宇宙解脫的原理,是涅槃中出現的—切法。
善男子,常、樂、我、淨,是真、是實、是常、是主,永不變易,也就是諸佛如來住于涅槃的四種德性。
—切行者,須知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以斷愚癡執著,也要知常、樂、我、淨以作精進修行的目標。
(叁)涅槃不可說
善男子,說涅槃是常、樂、我、淨,是爲除凡夫于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所起的恐怖,對治施設。若執涅槃實有法如世間義常、樂、我、淨者,則損是涅槃法,墮外道邪見,實未解涅槃真義。
是故行者不應于涅槃執常、樂、我、淨如世間語者,應知涅槃乃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不可言說、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爲世間相對桎梏的言語概念所不能诠釋者。
《佛法—解脫的原理和行法 (原理篇)(淨行法師編著)》全文閱讀結束。